問鏡!
喬天尊自家施展的神通,自然可以消除。
一念動處,“流星錘”的巨大“錘體”,質性便又逆轉,這時候的結構強度,根本抵不住粗藤魔龍的折騰,再旋半圈,便是轟然崩碎,煙塵四起。
未出手的“武器”碎掉,粗藤魔龍反倒是沒了束縛,當下兩邊一分,真似有著天龍般的凶橫和靈性,齊噬而至。
這還不止,半空血光透染,連綴成幕,一直暗中寄生在其間的火瘟嗡然而動,得了魔國加持,疫毒催化,絕滅生機。
在淵虛天君的月光神通之下,火瘟這等個體較弱的存在,很難存活,所以它們一開始就是以“燃燒”的方式,催化為疫毒,要滲入喬天尊界域之中,汙穢靈光,遲滯氣機。
喬天尊依舊不動,然而身側汩汩水響,又化為清光妙氣,轉眼將疫毒隔絕、淨化。
至此,他才微微一笑“謝過尤道友。”
在暗處出手的,乃是清妙宗地仙,尤雲真。
這位老牌地仙大能一向低調,雖是鎮守宗門,卻是百十年都不見得出一次頭。
比較親近的人才知,其實是修行出了岔子,“天人相搏”有失,長年積病,閉關以消解。當年王人野殺得清妙宗丟人現眼,這位都沒有出麵,最後還是讓八景宮出頭了結,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久病成良醫,其人醫道,在修行界乃是首屈一指,對付疫病、毒素,正合其用,也可以助人療傷回氣,八景宮專門請他出來,便是為此,而他能做的,也僅此而已了。
火瘟疫毒失效,但此時粗藤魔龍一左一右,上下齊攻,有強橫的血氣加持,便如開山巨斧,什麼界域,也是一斬便破。
其上所綴的根須式的“細枝”,則更具靈性,利用界域被斬破後的空當,吞吐穿刺,交織成漫天羅網,將喬天尊罩在其中。
喬天尊此時展現出了極其強硬的一麵,即使界域被粗藤魔龍斬破,卻是憑著專門修行、強化的不壞法體,硬生生擋著“細枝”足以洞穿金石的穿刺、劈斬,不退反進。
他的身軀與粗藤魔龍相比,幾若螻蟻,然而爭得也是一線之機。幾乎以毫厘之差,與其中一條粗藤魔龍先期接觸,以拔山之力,強行扭轉了其軌跡,使之砸向另一條“同類”。
粗藤魔龍的體積畢竟還是太大了,再怎麼深具靈性,在麵對喬天尊時,也是各種不便,兩條“粗藤魔龍”當即便給砸在一起,“細枝”互絞,錚錚之聲響成一團。
喬天尊還重施“指地成鋼”的神通,這次直接就落在兩條“粗藤魔龍”身上,強行改易物性,雖然大半都被旺盛的血氣屏障,終究還是起了點兒效果。
其柔韌的身軀變得僵硬,直接就砸出了千百裂紋,纏繞在一起的枝條,有的直接斷裂,一時血氣彌漫。
可是,還沒等喬天尊喘一口氣,在粗藤魔龍後段,一段區域突然鼓脹、撐開,撕裂的枝條之間,一個通體光赤的丈二巨漢,緩緩走出來。
此人通體都是烏金顏色,嗬氣成霧,其中仿佛有千百鬼麵,層層疊疊,看不清麵目,隻有寒意透骨的雙眸,穿雲破霧,釘死在喬天尊身上。
金剛魔俑,而且是已經有天魔寄生,已經實現了相對完美控製的金剛魔俑。
由此可見,外道魔國已經是多麼的完備。
喬天尊咧嘴苦笑了下,目光越過眼前的強敵,極目遠眺,看向參羅利那。
那位域外霸主,除了最初往這裡瞥了一眼之外,對他的阻截,近於無視。
顯然,已經不是剛入界的那會兒了,葬星將成,外道魔國已經成了氣候,有了相應的機製。
現在,不是他們如何對付參羅利那,而是如何處理有參羅利那坐鎮的外道魔國體係。
其實就算是對付參羅利,沒人指望能擊殺它。
雖然有陸沉的成功案例在前,可誰都知道,那是多方因素造成的意外,更何況,身為域外霸主的參羅利那,從來都不是孤家寡人,隻看它登陸真界,也要外道魔國先行,就知道其行事風格。
此時,八景、上清早絕去一切僥幸之心,對付體係,隻有體係。
不是空洞的法則結構,而是一個擁有層次齊備的生靈、可以自我繁衍生息的完整體係。
就像現在的外道魔國一般。
現在參羅利那營造的是一種生態,從噬原蟲、火瘟,到千毒龍、刀蟻,還有皮魔、金剛魔俑等等,各有各的生存環境、層次。同時,還有大量的天魔受到吸引,暫時與無量虛空神主的共鳴分離,進入了這個體係。
魔國生生不息的氣象已經呈現。
對付這樣的強敵,如果玄門戮力同心、準備充分、心無旁騖,不計損失,應該是有一戰之力,有成功的機會。
可是這四條,現在一條也做不到。
八景宮,還有上清宗,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帶個頭,起一個號召、突前的效果。
喬天尊自認為就是體係的一部分,他麵對金剛魔俑,也不會逞個人的勇力,陷入無休止的纏戰,當下便向後退。
天空中,烏雲密布,轉眼間就有雷光轟落,密密麻麻,形成了電光織就的詭譎“森林”,殷殷的雷鳴,也是碾壓而至。
金剛魔俑無懼雷霆,可寄生在它體內的天魔,卻必須要有所忌憚,當下止住了前移的步伐,伸手護住頭麵。
而此刻,在地麵上彈動的粗藤魔龍,終於用血氣衝開了“指地成鋼”神通的壓製,後半截盤起,給了金剛魔俑護持,前端則嗚嗚沉嘯,頂著雷霆衝上半空,竟要以其龐大的身軀,強行揮散雲層。
不隻如此,因為烏雲暫時遮住了月光,構成“粗藤魔龍”的血精源木,還趁機發揮了“輸送甬道”的作用,一波又一波火瘟衝起,刀蟻也沿著其上粗大的脈絡,嚓嚓而來。
這就是體係衝突時的消長變化,從來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彼此針對,彼此破壞,誰能先一步搶占先機,後續的消長中,就可能逐步占據主動。
說白了,這也是一次強者碰撞時,法則衍化、逐層對抗的過程。
對抗不是特彆直接,但涉及的層麵更現實,衝突的結果也就更慘烈!
現在玄門體係最為被動之處在於,參羅利那掌握了“真界大日”這樣一個短時間內,可以源源不斷能源的根基,十三外道獨特的生態養成,在這種環境下,幾乎沒有任何的成本可言。
更不用說那些無窮儘的天魔。
相比之下,修士的數目總是有限的,培養、成就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慘烈的衝突中,天然就處於下風。
為此,多劫以來,不管是玄門、佛門、巫門等,都拿出了道兵、傀儡等替代品,儘可能地利用體係之中的龐大資源,更迅速、更直接地生成實質性力量,上清宗的“諸天神明”,其實就是這種想法的終極體現。
此次與外道魔國對抗,“四禦”體係也不知整合得怎麼樣了。
一念至此,喬天尊也忍不住抬頭,望向漫天陰雲之後,暫時掩蓋光芒的明月所在。
與之同時,參羅利那再一次抬頭,血眼穿透雲層,準確鎖定中天明月的位置。
用相對超然的視角觀察了一周,它可以再度確認,此時真界一界體係運轉的樞紐,就在那裡。
當體係建立,參羅利那的視角就從中拔出來,指向更宏觀的層麵。
埋白講,搭建起來的玄門體係結構,多少有些出乎它的意料。
不是八景三十六天,不是上清三六十天,而是二者的某種融合,就像是沸騰的熱湯中,汩汩生成的氣泡,每一個氣泡,都是一處相對獨立的虛空世界。
看到這個,參羅利那本來不太舒坦的心情,開始轉好。
此界那些碌碌這之人,真要以為它會把真界變成葬星,又或是十三外道的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