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有來有往_穿成七零極品假千金_思兔閱讀 

第515章 有來有往(1 / 1)

穿成七零極品假千金!

狼頭遞給旁邊的會計,村長單獨取出抱有狼牙的手帕,“大妹子,麻煩你轉交給你家夫人,六頭狼的狼牙都在裡麵。”

“好,麻煩你們特意跑一趟了,謝謝你們。”王大丫麵色和緩,揚起一抹輕淺的笑意,“你們進來坐坐嗎?”

知道他們不是來打攪鐘同誌的,王大丫臉色都變好了。

村長心裡明白,不能真順勢應下,“不了,既然你們不要狼頭,我們拿回去送給家裡人口多的人家。”

“隨你們。”王大丫回答的很是隨意。

“大妹子,這是我們幾家湊的謝禮,也麻煩你一起收了。”村長又接過三人懷中的雞蛋何在一個布兜裡,不由分說塞給王大丫;不給她拒絕的機會,三位村乾部對視一眼,告辭一聲快步離開。

王大丫沒弄的一愣一愣的,盯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又低頭看手裡抱著狼牙的手帕跟布兜。

打開布兜一看,雞蛋還真不少,少說二十個出頭。

再抬頭看去,三人已經進了村子,那速度是真用跑的;現在追上去不切實際,還不一定能追上,王大丫放棄了,拿著東西直奔後院,走進三進院;找到鐘毓秀在房間裡陪著孩子們,她邁步進去。

“王同誌,你過來了,是有事嗎?還是村裡那些乾部分完肉來感謝了?”

“您真聰明,一猜就對。”王大丫打開布兜和手帕,給她看,“他們是來送狼牙和謝禮的,這些都是三個村乾部自家湊的謝禮。”

鐘毓秀一看之下,搖頭輕笑,“他們有心了,我們在這邊確實是買雞蛋吃;現在市麵上出了一些什麼洋雞蛋,口感跟土雞蛋差的可太遠了,他們自家養的雞下的蛋,比那些洋雞蛋好吃多了。”

“您說的是呀,幾個大男人還怪細心的;知道咱們搬過來可能缺雞蛋就給送來了。”

鐘毓秀沒反駁,其中緣由,她有猜測;若是沒錯,農家沒什麼好東西拿得出手,送是,她家不缺買雞的錢,對農家來說,一隻雞都是一項收入,對她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怕她看不上的同時,怕她不收,折中一下,送雞蛋;既不會太心疼,到時候把雞蛋往他們這邊一塞,他們也不會為了這點雞蛋推來推去的。

這些人的想法,她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白得她好幾斤肉,給點雞蛋算是謝禮。

“收著吧,等爺爺他們回來後,讓顧同誌開車去城裡買些點心、糕點、煙酒回來;給村裡幾家乾部送些過去,人家有來有往,咱們就得維係住這份關係。”即便不常住這邊,該打好的關係也要打好。

他們家不差這點錢,不心疼。

“好的,那狼牙您收著,雞蛋我送去廚房;正好,三個孩子每天的雞蛋消耗量大,前天買的雞蛋今天快見底了,這些雞蛋正好補上空缺。”

鐘毓秀笑著點頭,由她去了。

王大丫放下抱著狼牙的手帕,提著布兜走了;到了廚房,拉出碗櫃底下的雞蛋籃子,數出僅剩的四個雞蛋放旁邊。布兜裡的雞蛋規矩爭氣的放進籃子裡,又是滿滿一籃子雞蛋。

“王同誌,哪兒來的雞蛋?這麼多,嚴老他們回來?”方國忠在揉麵,一邊揉還不忘看看王大丫的動靜。

方國忠一問,顧令國、馮正、龔招娣都看向王大丫。

王大丫搖頭,“嚴老和嚴先生還沒回來,這些雞蛋是村裡的乾部們送的;說是感謝咱們夫人送他們的肉,都不等我拒絕就走了,想著這些雞蛋不是很多,沒追過去還給人家。追上去還給人家也不合適,要是真這麼做了,人家還以為咱們看不起他們呢。”

“是不能這樣。”顧令國點頭讚同。

人情往來有一個度,這個界限把握住才算是與人為善的交往;否則,再多的善意都會被人誤解。

“下一次給他們回一份禮就是了。”顧令國想的比較多,他的腦神經比方國忠轉的快,跟著鐘同誌身邊這麼久了,以前忽略的人情世故也得重新撿起來。

方國忠比較直接,道“送了他們那麼多肉,收點雞蛋,還回什麼禮呀;肉不比雞蛋矜貴?在鄉下很多人半年都吃不到一次肉的。”

“人家吃不吃得到是人家的事,那些狼肉本就是為了拉攏人脈關係的,不能這麼算。”

顧令國說完,王大丫和龔招娣讚同頷首,“對,該回禮還是得回禮,有來有往才好。”

31。

方國忠完敗。

既然他們都這麼說了,方國忠閉了嘴,他對人情世故方麵確實欠缺;在老家有媳婦出麵,在部隊裡跟戰友們又用不到這麼多,隻要做事無愧於心,基本上都能混得開。

久而久之,他就忽略了這些。

跟顧令國一樣,以前用不到自然會不由自主的忽略,甚至不去重視;跟在鐘毓秀身邊後,他們發現,人情世故並非是在部隊就用不上的東西,他們不能丟。

“等嚴老他們回來再商量回些什麼好,太貴重的,我們敢拿出手,人家不會收;太差了,丟了嚴先生和鐘同誌的身份,得好好想想。”方國忠想的比較實在。

顧令國在這方麵顯然比方國忠強,“買些點心、糖給他們家送去就行,現在的點心和糖不是什麼貴重東西了;但,送人也拿得出手。”不丟份,也送到人心坎上。

誰家還沒幾個孩子老人的?點心、糖正適合孩子老人吃。

“顧同誌說的很是。”王大丫點頭附和,“我覺得布料也行,不用太好的布料,棉布就差不多了;鄉下多是自己做衣服,布料送給他們,隨他們支應。”

八十年代出頭的農村,大家將糖、點心、布料都當作珍貴的東西;以前是有錢買不到,現在是有錢買得到了,但常年收入不高,同樣舍不得買衣裳、布料之類的。因此,農村普遍穿著補丁衣裳,沒有補丁的大多在當家算是不錯的。

等到九零年代,那時候的經濟情況更好,一部分人意識到了社會在變化,大家都在變化;他們會率先做出改變,富裕起來,從而帶動更多的人思維轉化。



最新小说: 禁欲王爺今天破戒了嗎 柯學反套路指南 鈍器行者 暗區突圍:帶男團抗日 快穿:瘋批女配在火葬場虐瘋了 超時空戀人2 我一個刺客全點防禦屬性很合理吧 豔蠱,獵君以毒 洛柯德:重生 美食:我小吃攤被全國高校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