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希望_我要當球長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穿越架空 > 我要當球長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希望

第四百三十六章 希望(2 / 2)

與林阿海擔負著相同任務的人還有不少,這些人進入到鴻基城以後,就要努力的融合進鴻基城的民眾中去,如此還能更好的知道些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

這是‘三傑’們無可奈何之下的法子,現在的他們隻能這樣。

如果河內的鄭主向陳逆求援,甭管複漢軍答不答應出兵,鴻基城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林阿海的任務就是老老實實的在鴻基港乾活,觀察著鴻基城的一舉一動。沒有大發現的話,千萬彆去聯係上級。

鴻基港港口區的鐵路軌線已經被確定了下來,連相配套的設施都建好了很多。隻等著瓊州的石碌鐵廠生產出鐵軌了。

在馬拉火車,額,或許更該稱作是有軌馬車,這個時代下的鐵軌全部是輕軌,沒有枕木的——枕木那個東西即便是配了,也要凹在地表下,相互間的所有的空間都要填平,讓鐵軌與路麵完全水平高,就跟城市輕軌一樣。這個時代的鐵軌甚至可以是嵌入式地麵凹形馬車軌道。反正是不能絆著馬蹄,妨害馬匹的速度和安全。所以眼下的鐵軌雖然乍然一看跟火車鐵道很相似,但它們間還是有很大區彆的。

複漢軍的馬車鐵道要比曆史上歐洲的馬車軌道窄一點,因為複漢軍現下所使用的馬匹要比歐洲馬匹個頭小一些,拉力當然也要小不少。現在的蒙古馬唯一指的表揚的就是他們的耐力和好養活。至於西南馬,複漢軍組建的山地部隊裡倒是配了不少這樣的馬匹,當馱馬用還是很好地。

改良馬種的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複漢軍現在手裡唯一適合養馬的濟州島。眼下擠滿了逃難來的朝鮮人,也不適合放養馬匹。在徹底拿下北方,推平滿清之前,陳鳴都不指望能有大規模的騎兵和充足的馬匹了。

有軌馬車這玩意兒短時間裡甭想在國內鋪展開來。不僅是粘杆處的存在,還有馬匹的短缺。陳漢現下能夠保證少部分重點區域鋪設已經很緊手了。像安南的鴻基城,不僅配置了一部分蒙古馬,連西南馬都給送過去了兩批。第一師現在已經拿下了半個貴州,要搜集一些西南馬當然不費力氣了。並且在矮小的西南馬中,貴州馬還算矮子裡的高個了。那個頭看了能讓人哭!

若是林阿海再等上半年來到鴻基港,他就會看到各種直道、軌道交錯縱橫,馬車與有軌馬車彼此並肩,哨子和吆喝聲此起彼伏。如果再有二十年,蒸汽機如果能被大批量的應用之後,大大小小的煙囪向空中噴吐著黑煙,整個碼頭上空都會被蒙上一層猶如雲霧的煙塵。

林阿海所乘坐的這艘船並非第一次來到鴻基港,港灣內停滿了船隻,船老板卻熟門熟路的招來了引水員,很快就將船隻帶到泊位上停靠。

船剛停穩,一小隊公人就趕了過來,為首的五個人都穿著公服——三黑兩紅,黑色公服是文職,紅色公服是武職,前者是清查貨物、收繳管理費、辦理船舶登記證等等,船老板可以拿著他們的表具到海關辦手續。兩個武職卻一個代表水警,一個海關稽查。

林阿海對這些很基本的情況都已經知道。陳逆的工人就一黑一紅兩種公服,公服本身也就是一簡簡單單的長袍,沒有補子,也不是絲綢的,隻是棉布的。頭上戴著黑色的沒有了翅的烏紗帽。

凡是陳漢手下做公的都穿這個,正式入品的官員則在烏紗帽上還原兩個翅膀,他們到船上來是例行公事,可對於林阿海來說卻也是他即將麵臨的第一關考驗。

此刻同一個艙房的人都站起來,聚集到窗口,瞭望者鴻基港。

這些人有的還留著辮子,一個個拖兒帶女的。他們才是真正來投靠陳逆掙口飯吃的難民,也有如林阿海這種孤身一人的,隻是不多見,幸好也不是沒有。

林阿海麵上不顯,彆看他乾瘦如柴,一副要掛的模樣。他可是洪映暉手下的精英,而洪映暉又是陳傑最得利的密探首領。若是連這一關都過不去,林阿海潛入鴻基港潛伏就是一句空話啦。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兩邊人熟門熟路的,船老板運了一船人過來,給自己賺了不少幾分,因為這一船人裡有不少的明鄉人,他們的待遇顯然要比林阿海這些人強。憑著證明,船老板就能到海關拿錢繳稅,然後再優先從鴻基港這裡買到優惠的鐵料、茶葉、絲綢等等,雖然這數量可能隻是整艘船隻運載量的一兩成,但隻要運到河內或是北麵去,那都是幾倍的利潤。其他的貨物即便是正常價格購入的,運到廣南國去,那也是利益肥厚的。

五個公人後麵是十幾個‘幫閒’,對於陳漢的臨時工,那在林阿海看來就是‘幫閒白役’。而實際上他們都是勞務處的,不著公服,看著當然就是臨時工了。而對於鴻基城的本地人來說,勞動服務處,那是比阮春手下的勞工征召處更要吃香的所在。

裡麵屬於安南人的隻有很少數的一部分,並且安南人進勞務處的第一要求是他們每個都能說的漢話,至少能聽得懂幾句。一個個還都要悍勇無畏,是勞動處的金牌打手。而餘下的人,就像現在這般登船檢查的人,那要麼是明鄉人,要麼就是投來鴻基城掙飯吃的兩廣難民。

那裡也是林阿海短期內的奮鬥目標。

幫閒,白役啊,這些人的消息比普通的老百姓更靈通。

兩個武職都是短發,這樣的人要麼是退伍兵,要麼就是‘趕時髦’的。其他的十幾個人,裡頭一半人是蓄著長發的明鄉人,這些人對待同是明鄉人的人十分友好,臉上笑容不斷,安慰著那些明鄉人放下心來。可輪到林阿海了,眼睛就立刻竄到頭頂上了。

這些人戴不得烏紗帽,一個個都戴著藤盔,腰間挎著一根短棒,上身穿著短衣,下身是直筒褲,一身打扮落在林阿海眼裡,是感覺著說不出的怪異。

而離近了,林阿海才看清楚,這些人掛在胸前的還有一個白色的小牌子,上麵用黑色墨跡寫著所在勞務處的所屬小組編號,成員的名字和以及個人編號。

所有的人都臉色紅潤,一看就是好吃好喝養出來的光色。這讓林阿海想起了躲在大山裡的他們隊伍,正在感慨,耳畔飄來船老板和陳賊公人的幾句對談:“可以啊,又給你運來了一百五六。光明鄉人有五六十……”

“嘿嘿,財運來了擋都擋不住。就是派人往內裡走了走,就有找到了十幾戶。裡頭還有好幾家死活不願意搬的。真是不知道好歹。”船老板知道那幾家人為什麼不願意搬,不就是顧及幾畝地嗎?他們那點地能有船老板家的地多嗎?又不是啥高門大戶。船老板這些日子裡賺了那麼多的錢,家裡人不一樣搬到鴻基港了?不知道好歹。

“人各有誌,人各有誌。”陳賊公人們不以為意的說著。接過船老板遞來的一根煙,一群人站在船艏噴雲吐霧。

下船後林阿海一群人被直接送到了一處獨立營地,林阿海知道,自從鴻基城這裡發生過幾次病疫之後,陳逆就建立起了一種所謂的隔離製度。凡是要在鴻基城掙口飯吃的人,到了這裡先被隔離半個月。這半個月裡還要頻頻洗澡,剃發,剪指甲等等。

從兩廣逃亡安南的人,在廣西被複漢軍平定以後,很多人都陸續的回老家了。還願意留在安南的,如此‘三傑’這一類的人外,就是一些不能、不想回家的人。這些人在他們老家的故事已經被淹沒在硝煙裡了,但是異國他鄉的謀生又談何容易?

最近一年來投靠鴻基城的不僅是明鄉人,這些前明遺民,還有很多南下的難民。

林阿海腦袋被剃了個精光,進到隔離營地以後,穿著十分清涼的套衫和肥腿褲,他感覺自己像是進了和尚廟一樣。但這裡的人的情緒都很穩定,對未來更是充滿了期頤。。



最新小说: 回到1929我曲線救國 大膽僵屍,吃我一記閃電奔雷拳 顧醫生你節操掉了 活玉生香 一念破碎 唐倪 冥武玄荒 頂流從綜藝開始 華夏神武闖異界 我,用熟練度加點,成就武林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