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般上學習軍陣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學習玄襄之陣,然後用玄襄之陣自己去推演出《軍陣十法》就算是你初步掌握了。
再然後,在用自己推演出來的軍陣,去構建屬於自己的大陣。
這樣學成後,想要什麼樣的陣法效果,自己都能捏出來。
甚至就算遇到什麼難解軍陣,你自己也能想辦法破開。
這算是最正統的學習方法,不過學習條件有些高,走這條路的人並不多。”
“你就是走這條路的吧!”李適看著賈文和開口問道。
“咳咳,會一點點,不是很精通。”賈文和繼續道,“至於第二種,就是給那些軍陣才能不足的人準備的。
根據衛青將軍把玄襄之陣進一步演化成了《軍陣十法》。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十個模型,人們隻要把士兵往這十個模型中套就足夠了。
當然有的人隻能掌握一個,有的人卻能夠掌握多個。
掌握多個人,也可以先學完《軍陣十法》,再在根據玄襄之陣推演自己的大陣。”
“也就是易學難精與難學易精的區彆,但實際上兩者終歸是殊途同歸的。”李適道。
“你這麼理解也沒有錯,到最後都是根據軍陣十法構建出屬於自己的陣法!”賈文和道。
李適點點頭,但也沒把這東西給放在眼裡,因為這就隻是故事,正常人是弄不出來的。
整個曆史長河下來,能夠構建出自己軍陣的,不用想最起碼也是四聖之下最頂尖水準,比如諸葛亮的八陣圖,李靖的六鏡花,戚繼光的鴛鴦陣等等。
這種人要麼是顛覆戰場規則的四聖,要麼是把戰爭規則發揮到極致的十哲水準,就算最次那也是能跟七十二將的家夥們正麵廝殺勝負五五開的怪物。
而隻要能構建出自己的軍陣,基本上都是兵權謀大佬,任何人對上那都是注定被碾壓的。
所以李適所需要的也並不是自己要吊到能創造出一個陣法來,隻要自己能強悍到根據戰場需要把軍隊切出自己想要的軍陣也就可以了。
李適對著賈文和問道,“我想要學第一種,先學學玄襄之陣,看看有沒有天賦!”
賈文和聽到李適的話,也不多話,卻是拿起了一根樹枝,便是在地上畫去。
樹枝隨著賈文和的手而動,卻仿佛刀刻斧鑿一般,輕鬆在地麵上刻下痕跡。
“你這個家夥不會是個高手吧!”
李適看著賈文和手中的樹枝,心中默默吐槽。
這時候,賈文和仿佛不知道李適的心思,很快便畫出了一個相當複雜的不規則圖案。
這團有橫線,有豎線,有斜線,有縱線,相互交叉,卻也有平行,更是長短不一,看起來讓人感覺有幾分的頭疼。
然後賈文和化完後,便指指這上麵,道,“找出裡麵三條哪怕延長後,也互不交叉的線。”
李適隨手拿出樹枝,便指了指道,“這條,這條和這條!”
說實話,這題目真的很簡單,平行線這種基本上都是初中的知識了,甚至現在怕是連小學都能夠接觸到,甚至以三維立體的空間去看,甚至絕大多數都能做到不相交。
“咦!”看著李適隨手解析出了相應的答案讓賈文和很是吃驚。
要在這一堆複雜圖紋中找出三條互不乾涉的連線不難,但速度之快的確出人意料。
賈文和便是又畫了一些圖形出來,這次考研得是圖形的麵反求周長。
李適倒也很快便給出答案,小學級彆的題目,李適表示做起來不算難。
接下來,賈文和又是出了幾道題,李適越做越疑惑,這些基本上都是與圖形有關。
李適卻也不知道自己的資質如何,硬著頭皮做下去唄。
反正彆觸碰到高中級彆的解方程,李適表示隻是幾何解析,自己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微積分什麼的,李適表示自己走得是文科,大學時沒接觸過這東西,不過對自己這種渣渣來說,絕對是天書。
不過,賈文和越測越吃驚,等到全部的題目測完,賈文和已是滿頭汗水。
他抬起頭看著李適,李適卻是一臉輕鬆的樣子,賈文和不由感覺到疑惑。
有這樣腦子的人,怎麼會在戰場上,成為一個走兵形勢的武將呢?
這不正常啊!
賈文和咳嗽了一聲,道“咳咳,你的資質還可以,應該能學習一點玄襄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