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在潛力爆發這種素質類天賦麵前,沒形成軍陣的神洛五校基本上都被碾壓了。
沒有辦法,彆看著靈氣武器這種天賦很牛,但實際上在打架的時候不能變化出武器來,頂多就是給自己身上套上一層靈氣鎧甲,或者給自己的拳頭套上拳套。
但是麵對著潛力爆發這種直接增幅自身力量的素質,這種外在的花裡呼哨的能力對於驍騎營來說,是真的沒任何意義,反正都是一拳把它給打穿掉就是了。
當然也正如此,西涼蠻子的聲音就更響亮了。
在這以後,驍騎營與神洛五校雙方見麵時,那都是你楸啥,楸你咋地的友好關懷。
李適並沒阻止這件事,畢竟李適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客軍。
比如,盧子乾在安排事情時,也是儘量把李適的驍騎營隔離在整個神洛五校的體係外。
倒不是盧子乾故意如此,而是因為盧子乾的指揮體係是基於靈氣。
想要讓李適的這隻驍騎營融入到整個體係中,肯定要把驍騎營改成靈氣類天賦。
而李適不願意,那就隻能作罷。
這就是盧子乾指揮體係的缺陷,也是他所率領的神洛五校的缺陷。
盧子乾借助這個靈氣類天賦與聚靈陣能夠指揮的人數甚至能夠超過十萬。
所以盧子乾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大軍團指揮,但盧子乾本身也受限於這兩者。
如果遇到張角這種與其說是統率,更不如說是教主的對手,對付起來自然是遊刃有餘。
但遇到真正的大軍團統率,盧子乾很可能被人窺探到了破綻,就直接被打死了。
可沒辦法,像盧子乾這般走旁門的大軍團統帥就算整個大仙朝來說都是很稀有的。
整個神洛,手中真正成熟大軍團統率數來數去也就皇甫明,朱俊和盧子乾三人。
李文優與秦雄現在根本就沒資格與大軍團指揮靠邊,至於李適就更不行了。
但盧子乾作為一名大儒老師,教育李適有關兵權謀的指揮著絕對是非常適合。
自己親自觀察盧子乾指揮大軍打敗了張角,接著在戰後又受到盧子乾言傳身教講解。
可以說,經過盧子乾的打磨傳授,李適對戰場局勢的觀察,絕對有了飛躍提升。
尤其打戰時,不再隻駕馭者自己的驍騎營頭鐵硬莽,而是會看準戰術目標再莽了。
把自己的每分力量用在對的地方,而不是肆意浪費自己驍騎營堆積起來的戰力。
畢竟驍騎營想再擴大幾乎是不可能了,因為李適手上產業不可能支持驍騎營繼續擴張。
嚴格意義上來說,吃的食物,醫療體係,教師數量,甚至還有其他方方麵麵的經濟製約。
至少僅以天水一個城市的產業鏈,對培養驍騎營四千八規模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大軍團指揮這種眼界,對李適來說真的很重要。
這種眼界的提升,讓李適能清楚知道,驍騎營應該砸在什麼位置,最能保證它的價值。
當然,大軍團指揮最重要的還是指揮能力,但對於指揮盧子乾並沒有太多教授李適。
這點,盧子乾倒也敞開了更李適說過了。
如果李適願意把自己驍騎營改成走靈氣體係軍團天賦,那自己把自己摸索出來的指揮體係交給李適也沒有什麼問題,就當做繼承衣缽了。
但李適既然不打算走這個體係,那自己這種旁門左道的指揮交給李適隻會害了李適。
為將者終歸是要自己想辦法走出自己的指揮道路的。
反正自己把基礎東西都已經交給你了,如果你真的有天賦的話,那肯定會有一天能成為大軍團指揮。
因為大軍團指揮是真正吃天賦的一種能力,沒天賦的一場戰鬥下來就死翹翹了。
畢竟在十萬人以上的戰爭中崩潰,想要活下來基本屬於做夢。
而有天賦的話,肯定會越打越強,越打越有自信,自然也就有自己的體係了。
所以,李適便耐心的跟在盧子乾的身邊進行學習,雖然對自己沒上戰場有著少許的失望,但自己水平的提高李適還是很樂意的。
而就在李適與盧子乾一邊學習,一邊開始對廣宗進行包圍的過程中,李適獻上了堆土法。
說實話,李適壓根就沒指望過這個辦法真正能夠發揮作用,因為這辦法太蠢,太費時了。
但盧子乾卻對李適提出的堆土法相當欣賞,也覺得這個戰術非常的適合。
說穿了,也不過隻是把那些挖溝渠堆積出來的泥土,開始慢慢在廣宗城下堆積起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