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僅為了吃肉,很重要的一點是,李適需要儲備一點豬鬃。
不論是為將來的工業化做準備,還是自己想要使用牙刷這種東西,最好還是養一些豬來,跟牛奶一樣,也就當做是技術儲備而已。
反正李適也不指望,短短一兩代的時間便能改變家豬的味道。
哪怕是閹割過的豬,怕也需要數代的時間培養才能讓自己吃上東坡肉等級的豬肉。
而且北方地區基本上都是地廣人稀,比較起豬,還是牛羊馬這些飼養起來更好。
另外,李適短時間內不打算實行工業化,主要還是那句話,糧食不夠。
彆看著,李適麾下的哪怕是行軍打戰都有著牛肉吃。
而實際上,這個畝產四石的土地,對於能解放能夠向工業化轉變的脫產人口還遠遠不夠,需要李適更進一步的努力。
而且對比起重工業的轉變,李適感覺從輕工業上發展更加符合社會規律。
比如說改良紡紗機。
實際上整個華夏曆史對於布匹都是相當重視的,這不僅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體製,而且很重要得是,每當到了亂世糧食布匹這些實物都會被當做貨幣使用。
而布匹中比較高等的綢緞,在繁華盛世時也會當做貨幣來使用。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在中國古代布匹便是一種公認的貨幣。
改進紡織機,提升織布效率那就是在直接啟動印鈔機來印刷鈔票。
所以李適對墨家除了紙張這個大工程比較的重視以外,其次便是讓墨家把力量投入到研究如何改進紡紗機身上。
在這時代已經出現了單錠手搖的紡車,甚至這種紡車用繩子帶動可以加撚並股。
而李適讓墨家改變的方向,就是把手搖改成腳踏。
在李適這鍵盤俠看來,隻要加定滑輪改變力的向,加動滑輪改變力大小便能製作出來了。
但實際上,墨家的弟子們按照李適所說的方向研究到現在,隻是確認方向是對的。
至少腳踏式的紡紗機已經製作出了樣品來,隻不過這些樣品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等到這東西真正的投入使用,怕是至少還要一兩年時間慢慢打磨。
而李適對初代產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卻也已經習以為常。
畢竟任何的東西都是發明,實踐,改進,再實踐,慢慢改就是了,反正李適又不認為自己一句話就能縮短研究速度。
畢竟,這紡織機自己以後是打算當做印鈔機來用的,自己對它應該多一點耐心。
當然,還有一點是,李適的鴨子們已經向著三十萬隻一路狂奔,而賈文和感覺箭矢這種東西已經儲備的夠多了,便暫時先叫停了官方收購羽毛的意向。
李適家裡那麼多羽毛不斷囤積,自然也要個出處,而鴨毛能有什麼出處,自然是羽絨服。
而這種腳踩式的紡織機出現,對李適來說,便能讓自家養鴨場再擴建擴建了。
不過,就在李適思索著自己產業的美好未來時,賈文和找到了李適。
“文和,你怎麼有空來找我?”李適看著賈文和說道,“今天沒有什麼政務?”
“的確是有點問題。”賈文和神色嚴肅的說道,“神洛那邊的蝗災向我們關西這邊而來。
現在長安已經出現了蝗災,所以我們需要搶收糧食,否則今年怕就是顆粒無收了!”
“蝗災?!”李適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道,
“若這樣的話,原本今年本來是豐年,每畝應該能夠打個四石的糧食。
若現在搶收,怕能有個兩石的糧食就很不錯了。
更不要說今年西涼率兵出征,雖然朝廷那邊有補貼,但我們自己消耗得也不少。”
賈文和說道“國事艱難,無論如何現在搶收一些糧食還來得及。
否則真等到蝗蟲過來,我們天水怕就是要顆粒無收了。
所以還需要請你的屯田營出來幫忙!”
“好,我知道了!我馬上安排下去!”李適果斷說道。
李適知道輕重緩急,至少現在搶糧食,應該還能撐到明年秋收。
否則等到蝗蟲過境沒有足夠糧食,那真的是要死人的。
而賈文和會找上自己,也是因為屯田營的名聲。
屯田營對附近莊稼戶不說全部認識,但至少認識個七七八八,而且相當有聲望。
所以賈文和在接到了蝗災的消息後,便第一時間找上了李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