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加上以前的儲備,勉強能夠頂過去,但要吃飯的人太多了!
一條鄭國渠修建好了,也隻能算勉強滿足這些人生存而已,還需要開拓新的糧倉。”
“莫非……你想要軍進攻漢中,取得都江堰?”荀公達在這時候,若有所思道。
“現在秦老大不會讓我出兵的!”李適想想現在一直躲在郿塢的秦雄不由歎了口氣。
十月份時秦雄被伍孚刺殺,整個朝廷都牽連了很多人。
而秦雄更仿佛嚇了膽子,然後就待在了郿塢裡麵不出來了,要不是有李文優撐著,西涼政權都要崩潰了。
李適就不明白了,在進神洛前都很正常的秦雄,怎麼去了神洛一趟,直接就頹廢掉了。
是打戰不舒服,還是征伐天下不刺激,你頹廢個什麼勁,害怕個什麼勁啊!
一想到這裡,李適說道“我打算在鄭國渠基礎上,進行修建第二道水渠。
它首起穀口,尾入爍陽,然後注入渭河。
有了這第二道水渠,與這鄭國渠並行,想來我們西涼以後再也不需要為糧食擔憂了。
我已經讓桑君長與鄭渠去探查一下,等到了鄭國渠翻新完畢,想來便是能夠動工了!”
李適說的這條渠叫做白渠,是漢武帝時候修建的重要水利工程。
但這時代沒有漢朝,而大仙朝因為西涼屬於秦朝餘孽的原因,關西地區也沒大幅度開發。
所以現在壓根沒白渠,而李適便想要把這水渠給開發出來。
聽到這話,鐘元常與荀公達兩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怎麼搭話。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自己應該要勸誡李適不要勞民傷財,這種事情應該統一之後再辦法,你這麼基建,你是閒得慌嗎?!
但在見到過李適沒錢也成功的翻新鄭國渠後,這句話實在說不出來了。
他們雖然不知道李適是怎麼操作的,但他們也能看得出來,李適修建這個有著非常好的穩定效果,他們也毫不懷疑,隻要李適在朝廷中提出來,那朝廷肯定會應允。
因為李適製造這些東西,又不需要朝廷把錢投進去。
這樣的情況下,在朝廷主導人還是李文優,又怎麼可能會拒絕。
畢竟李文優製定的最初戰略就是,秦取六國的策略,自己興修水利,積蓄穀糧,等到天下疲憊時,西涼大軍一湧而出,席卷天下。
隨著秦雄討伐戰後,這個天下幾乎已經進入到群雄割據了。
至少這近乎一年的時間,已經讓這群曾經去討伐的秦雄的人反應過來。
現在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麵了!
首先是孫文台死了。
他拿了玉璽原本離開袁術打算單乾,結果在經過荊州時被皇族王景升逮住了機會,蒯良設謀,手下第一大將黃祖埋伏,然後萬箭齊發射死孫文台。
之後,孫文台之子孫策奮勇征戰,奪回了孫文台的屍體,便投入到了袁術的麾下。
而袁術也沒對孫策手中玉璽有什麼想念,反而給了孫策三千兵馬,讓李文優計策報銷了。
總之因為這件事情,孫策算是跟王景升結仇了。
而與此同時,袁紹則是單騎入冀州,靠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聲,直接奪取了冀州。
但韓馥到底沒死,隻是比袁紹晚回來了一個月,結果看著袁紹已經自稱翼州牧了。
那還有得說,到底是仙門九家出身,哪怕韓馥再怎麼樣的暗弱倒也不能這樣在臉上踩啊。
所以韓馥這次選擇召集舊部進行反抗,畢竟韓馥在冀州也算是地頭蛇了,手裡肯定有人。
雙方廝殺在了一起,而鞠曲義雖然被李適打敗了,但對上韓馥手上的一些將領,幾乎是單方麵的虐殺,所以在李適看來韓馥能活過今年就很不錯了。
至於曹孟德,現在還在跟著袁紹混著,還沒有真正的獨立出來。
曆史上曹孟德在討伐董卓傾家蕩產後,袁紹因為怕冀州南部黃巾軍猖獗,袁紹需要一邊防禦黃巾軍,一邊與公孫瓚交手,所以給了曹孟德幾千人馬作啟動資金去東郡討伐青州黃巾。
這才有了曹孟德最初班底青州兵。
而這時代,曹孟德既沒有獨自追擊秦雄的威望,再加上袁紹對付韓馥幾乎是壓著打,哪怕加上黃巾軍袁紹也並不害怕。
所以曹孟德除了自己的族人以外,幾乎一窮二白沒有人手。
曹孟德這時候並沒有如同曆史那樣直接脫穎而出,成為一位獨立諸侯,反而更多得是被看成是袁紹的小弟,繼續的跟在袁紹的身邊做事情。
但錯有錯招,正如此見到在袁紹自立為冀州牧後,便去勘察袁紹的荀彧,正好見到袁紹成為了翼州牧時候的自得意滿,隱隱約約感覺袁紹對大仙朝的不尊敬。
甚至袁紹打算重新另立新帝,不承認秦雄手中現在的天子,這就讓荀彧很討厭了。
這時候荀彧見到曹操,兩人倒是相談甚歡,而且頗有種交心之感。
原本準備考察袁紹的荀彧果斷放棄了袁紹,跟著曹孟德混了,
因為他感覺曹操跟自己一樣都是忠於大仙朝的,而有了荀彧的幫助,曹孟德騰飛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隨著秦雄挾持天子到了長安後,整個天下的州牧或者郡守突們突然發現自己的權利頓時變得大了很多,大得讓他們有些迷失自我。
而本地的士卒或是追求自保,或是追求權利,也都開始紛紛的選擇主公,開始在這個亂糟糟的世界想辦法生存下去。
總而言之,所有勢力都非常默契的忘記了西涼勢力存在,開始小心翼翼的獨立著。
所以,這時候鐘元常與荀公達兩人看著李適,卻有種非常棘手的感覺。
他們是真正忠誠於天子,甚至忠誠於大仙朝的。
所以對秦雄越來越囂張的表現感覺到極度厭惡,但對李適這種憨實西涼基礎的人又感覺到相當的棘手。
但他們是真的不想要與李適為敵,這不僅李適個人實力以及名義上的天下第一統帥,讓暴力對付李適幾乎成為一種不可能。
更重要得是李適主導重修鄭國渠這本身就是活百萬人的大功德,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李適的金身。
如果再讓李適成功把這條新的水渠修出來,那李適就真的是金身不敗了。
到時候,麵對李適就不僅是麵對西涼那麼的簡單,更是麵對一個集中了民意與軍權的集合體,更重要得是李適自己還是龍將,是那種呂布不出手就幾乎不死的龍將!
這樣的怪物集合體,卻偏偏是西涼勢力的中堅人物,任何人遇到了怕都是會頭疼啊。
李適看著這兩個家夥沉默了下來倒有些疑惑,道“反對我修建這渠道嗎?”
“自然不是!”荀公達說道“長平侯之能我們已經知曉,隻是長平侯覺得這條水渠大概要多久的時間能夠修建起來。”
“也許兩年吧!”李適思索了一下曆史上的白渠好像是修建了三年。
但自己這裡有個通過鄭國渠磨煉出來的建築集團,花費兩年時間修築白渠,李適感覺自己說不定還低估了現在這整個建設集團的修築速度。
而聽到李適的話,荀公達沉默了一會兒,對李適問道,“長平侯,你是否要做齊國田氏!”
聽到荀公達的話,鐘元常的臉色微微一變,驚訝的看著身邊的荀公達。
“沒有興趣!”李適對著荀公達搖搖頭說道。
“那您收西涼的軍心民心是想逼秦相邦殺您嗎!”荀公達對李適再次的問道。
李適沉默了一會兒,卻是對著荀公達說道,“我現在回答不了你,我需要去長安一趟問一個人,回來之後才能夠回答公達你這個問題。”
聽到了李適的話,荀公達點點頭,對李適說道,“那公達便在這裡等您的回答。”
李適也不多話,便離開了內政廳。
這時候鐘元常擦擦冷汗,對荀公達道,“公達,這一次你可真大膽。”
荀公達苦澀的笑道“因為他不是秦雄,我發現無論我怎麼謀劃,都殺不了他啊!
若正麵戰爭,你敢麵對一個無需擔心後方錢糧問題,且自身是當世名將的人嗎?”
鐘元常張張嘴巴,這時候,他才發現一步步走來,李適很低調,低調得這一年人們都忘記了他曾是在虎牢關殺退了盟軍的名將!
而另外一個名將呢?卻是已經被萬箭射死了!
但正是跟著李適工作過一段時間,他才發現在李適的低調與務實下,隱藏著什麼!
荀公達拍拍鐘元常的肩膀道“所以如果我們殺不了他,那我們就加入他吧,至少他總不可能比秦雄更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