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虐渣將門嫡女颯翻天!
魏昌帝育有六子。大皇子魏嘉旭、三皇子魏嘉霄為淑妃之子,淑妃身為妃嬪之首,頗為聖上看重。自皇後病逝後,一直代為掌管後宮。
太子魏嘉陵為二皇子,是皇後嫡子,聰慧過人。太子幼時皇後就病逝了,又逢宮中走水落下肺病,動不動便咳暈過去,聖上心疼萬分便親自撫養,太子身子這才逐漸好轉。
四皇子魏嘉灤為昭妃之子,昭妃速來不愛管事,四皇子更是個隱形人,聖上至今都未給其安排試煉之事。
聖上近兩年最疼愛的,便是怡妃了,怡妃接連產下五皇子魏嘉衡、六皇子魏嘉瑞。盛寵不斷,連淑妃都要禮讓三分。
魏昌帝少年登基意氣風發,連禦史都稱其治下年間為“昌元盛世”,可隨著最小的兒子六皇子也長成大人,開始與五皇子拉攏大臣後,逐漸坐立難安起來。
大魏朝律令,太子居住至東宮直至登基,皇子封王後即可出宮建府。魏昌帝先是勒令太子搬出東宮建府,又是將成年的皇子遷出府去。
又因政見不合在朝堂上責罵太子,怒斥大皇子結黨營私。各皇子眼見聖上動了怒這才安穩了一陣。
於是朝堂表麵風平浪靜,私下可是波濤洶湧,雖然太子占了個頂好的位置,聖上又偏寵,但身子實在是弱,連太醫也說,是撐不了幾年的。於是各個皇子都在等機會大顯身手。
此次便是魏昌帝聽信了怡妃意見,將鎮疆四王宣召回京,開恩於家人。各位朝臣心思各異,順水推舟竟都成全了。
這些都是曾經的康燕寧不知道的。當時的她,看倦了西域的景色,滿心隻想去看看京都的風光,對於爹爹的凝重表情和娘親的唉聲歎氣充耳不聞。
康燕寧看著窗外域城的藍天,算著時日。
那一年,太子宣讀完聖旨,與康王清點完軍餉,未多做停留就先行回京複命了。康燕寧並未與他多接觸,等到了京城,康燕寧更是喜歡參加詩會,等與三皇子大婚後,除了第一天入宮請安外與太子再無交集。
在回京都途中,康王府遇到了大批訓練有素的山賊,若不是康王的副將杜將軍及時趕到,恐怕不一定全身而退。可杜將軍她聽得清楚,魏嘉霄說是他的人。
恐怕是早在這時候,魏嘉霄便已經開始走棋了。
魏嘉霄此人,心思是極深的。康燕寧自詡自己前世雖然是單純任性些,卻也並不傻。若早發現一點點不對,也不至於淪落至死。
魏嘉霄為了康家的兵馬做了那麼多的事,恐怕整個局是早已經布好的,隻等她入甕了。
康燕寧知道,即使重生了,她也隻能靠自己。她沒有辦法將發生的事告訴康王。魏昌帝多疑,若康王有一絲動作,恐怕還沒開始複仇家族便要擔上叛亂的名聲了,況且康王正直又忠心,事關皇子,康王就算知道,沒有證據,憑借他的性格依舊會提醒聖上。但魏嘉霄是聖上的皇子,在沒失去聖心之前,這顯然就是在找死。
康燕寧還記得爹爹最後給她的家書,分明寫著與太子有恩,卻不知是何時的事情。康燕寧盤算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既然三皇子就是奔著皇位,爹爹托付的人,無論怎樣,她都得一試。
也不知最後太子處於什麼境地,康燕寧皺了皺眉,她知曉京都的事情還是太少了。
她靜靜的思索,此事需要探清楚。回京凶險萬分,如果有太子在,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新的轉機,何況她也想試試,未來究竟能不能改變。
“小姐。”隻見康王妃身邊的婢女芍藥走到她身邊微微行禮,她趕緊拉起了她的手“快起來,是娘親找我嗎?”
芍藥點了點頭“王妃讓我尋您,太子到了,您需換身得體的衣服接駕。”
終於到了!康燕寧眼睛亮了起來“那是自然,你去回了娘親,燕寧馬上來。”
康燕寧換好了衣服,到了正廳,眾人俱在,太子魏嘉陵正端端坐在主位上,手捧茶盅。似是不太舒服,對康王說了聲抱歉便低聲微咳。
聖上相貌本就俊朗,更彆說他的妻妾們國色天香。所有的皇子均是好顏色,其中以太子和三皇子最盛。
即使太子看起來虛弱極了,也像一朵白蓮堪堪開在俗世間,溫潤如玉。
他一身月白鑲銀細花紋底錦服,大片的金邊牡丹在白衣上若影若現。仿佛聽到了她的腳步聲,他輕輕側轉回頭來,柳眉下黑色眼眸像灘濃得化不開的墨。
康燕寧腳步未停,行至正廳,盈盈下拜“臣女康燕寧,拜見太子殿下。”
這是魏嘉陵第一次見康王的一雙兒女,他在內心歎了句,果真是才貌出眾。
眼前的女子五官秀美,眉色遠望如山,眼同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這樣的相貌放在滿是美人的京都也是上佳的。
魏嘉陵是個君子,如此絕色也隻略劃過,不做停留笑道“是燕寧吧,快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