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科學正在大踏步的前進,所有關注科學界的人都知道。
最近半年各家權威的科學雜誌發表的增刊比從前十年加起來的還要多。
那些20?、30影響因子的文章好像變得一文不值一樣,是個人就能寫出來。
佐德希斯看著《自然》、《科學》這種專業性強到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雜誌,雖然上麵很多知識對於他來說已經算是很落後了,但是溫故而知新,說不定就有什麼地方是自己沒有發現的靈感。
托尼也是會看這些雜誌,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跳著看的。
他專攻的方向是新能源和機械,所以最多看看材料學的文章,其他的就是簡單的看一眼並沒有特彆關注。
而真正仔細看這些文章的反而是班納博士。
對於科學方麵的事情,班納博士很樂意跟彆人探討,比如說常人接觸不了的佐德希斯、理查德博士、托尼史塔克等等。
隻不過班納博士對於理查德博士總是有一種完全搞不懂的情況,他感覺自己如果跟理查德博士深入探討的話,好像就會陷入什麼恐怖的情況,所以深交這個事情被一直擱置。
在佐德希斯、托尼史塔克還有他自己的三個人蜘蛛網討論群之中,班納博士發出了消息。
“佐德希斯,鋼鐵俠,你們有看最新一期的《科學》嗎?”
班納博士艾特了兩人。
“看了,來自中國的王博士對於量子通訊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文章一舉把量子通訊領域往前推進了至少二十年。隻要能夠實現產業化,以後整個世界的信息通訊產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佐德希斯的回複非常迅速。
“我隻看了納米材料那一章,怎麼了?”
托尼史塔克慢了半拍。
“你們不覺得奇怪嗎?最近這一類有影響力的文章未免太多了。”
“奇怪什麼?”
“這對於科學界來說不是好事嗎?”
“是好事,但是未免太集中了。不是嗎?”
班納博士對兩人說道。
“這樣的文章在往常的時候一年也就出現一兩篇,最多也就是篇。”
“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現在才剛剛過去半年,你看看出現了多少這樣的文章。從材料學,到通訊領域,再到細胞學等等。所有的領域都在大踏步的前進。隻是這個前進的步伐未免太大了。”
班納博士摸著自己的下巴。
“大到我們在短期內無法將這些科學進步全部應用起來。要是我們能把這些科學全部應有自如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可以跨入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描繪的近未來場景了。而我們普遍認為那種近未來場景需要在一百多兩百年後才會出現。”
“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史塔克?”
“你想說什麼?”
托尼史塔克看到班納博士這麼說,翻開了自己訂購的《科學》查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