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什麼時候才可以讓我帶兵打仗上戰場立功”
胡亥拍了拍韓信的肩膀說
“信,若是有戰,朕必然會讓你上戰場立功,你要相信朕,朕比你還著急,你是個人才,必然會如同武安君武成侯一般,光耀千古。”
胡亥確是著急讓韓信去戰場上瞎指揮一番,眼下北方匈奴遠遁,北軍章邯並無戰事,隻需要防備東胡即可,南軍任囂趙佗雖有不臣之心,但胡亥已經決定暫時不對南越有所動作,讓任囂多積攢些實力再說。
眼下大秦雖然根基不穩,可還算穩得住。胡亥也沒有理由主動出擊開戰。至於媲美白起王翦,單純是胡亥為了塑造韓信的信心,他對韓信的期望很高,希望韓信能如同趙國趙括一般,初戰就送個四十五萬大軍出去。
韓信聽到胡亥這樣說,連連點頭,臉上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陛下,那咱們就說定了,您可不許反悔!”
…
路途中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眨眼間三日便過去了,馮去疾也從沛縣趕上了車隊。
聽聞自己的右丞相回來了,胡亥立刻就將其召見到車裡,看著風塵仆仆的馮去疾,胡亥歎了口氣
“是朕之過,右相為了國事辛苦了,居然還要到小小的沛縣之中尋找人才,不知丞相可否找到賢才了?帶過來朕要考教一番!”
“陛下,這…臣是找到了賢才,名叫蕭何,可這蕭何…他…他不願做我的屬官!”
胡亥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拉著馮去疾讓他坐下,眼神發光,一副看熱鬨的神情
“右相,來,與朕說說仔細說說!”
馮去疾聽到胡亥的詢問,老臉一紅,說出了原委,此番前去沛縣,確實讓他找到了一個名叫蕭何的人才,這蕭何,是沛縣的主吏掾,是縣令的屬官,前麵三個縣令都是因為有著蕭何的輔助,這才將沛縣治理的井井有條。
但蕭何這人,就好似沒有什麼大的誌向一般,沛縣前兩任縣令在調任之前,都曾經舉薦過蕭何擔任新的沛縣縣令,可蕭何都拒絕了。
在馮去疾知道這些之後,便以丞相之尊親自前往蕭何家中,與蕭何相談,這一談便是半日,兩人越聊越投機,馮去疾發現,蕭何在協調各個官員,處理縣裡的糧食運輸,分配郡裡下發的賞賜等等方麵都十分的擅長。
並且對於秦國的諸多政令當中不合理之處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來。而且很多都比馮去疾自己下發的政令要高明,這讓馮去疾感到十分震驚,
要知道,馮去疾可是出身豪門,在右丞相這個位置浸潤數年,就這樣都自覺某些政令不如在沛縣當一個丞相屬官,沒見過多少世麵的蕭何。
麵對這樣的大才,馮去疾當然第一時間就極力邀請蕭何擔任自己的屬官。
當馮去疾開口邀請之後,他都已經想到回到鹹陽後怎麼和李斯炫耀自己找到的賢才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蕭何居然拒絕了,他居然拒絕了!
一個縣令的屬官,拒絕了當朝丞相的邀請,不肯擔任丞相的屬官,
要知道,這可是進入大秦政務中心的大好機會,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可蕭何就是拒絕了。
馮去疾聽到蕭何拒絕的時候,都已經不是不解了,他還以為是他聽錯了。
彆說馮去疾,就連胡亥都感到無比詫異!
“這蕭何,可有說因何不願擔任你的屬官啊?”
“陛下,他說,他的老母如今已經年過花甲,身體不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去了,作為人子,他不願離家,想在家照顧自己的老母親,之前拒絕擔任縣令也是這個原因!但臣以為,這並非是他拒絕臣邀請的原因,至少不是全部原因。”
按照慣例,秦國的縣令幾年就會根據年終的考核調動一次,若是蕭何擔任沛縣縣令,便很有可能便會調動到彆處。
胡亥也是十分驚詫,心中默默記住了蕭何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