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敗家子!
正當陳郡楚軍秦軍雙方混戰的時候,遠在臨濟的韓信和劉邦也在戰鬥當中!
韓信對於劉邦現在是無比的厭惡,他覺得劉邦整個人都滑不溜鰍的,這是他看到頭一次這麼猥瑣的敵人,韓信剛準備出兵,甚至是剛剛升起要出兵的念頭,劉邦就先行布置,直接撤退了,完全不給韓信一絲一毫的機會,對此,韓信隻覺得無比的頭疼,也許十次出兵之中會有一次能夠和劉邦正麵相碰,可劉邦總是在付出幾百具屍體的代價之後順利的消失在韓信的眼前!
有這樣的洞察力,當屬劉邦麾下張良的功勞,靠著自學太公兵法,張良對於韓信心中所想,能夠揣摩個十之七八,但即便是這樣,韓信的指揮能力還是太過於變態了,若說章邯打仗,能夠預判到敵人的走位,進行提前布置的話
韓信打仗,就能夠靠著自己的調度能力,逼著敵方隻能夠去韓信想要他們去的地方,如此一來,所有的動作都跟著韓信的規劃再走,敵軍不敗就有鬼了!
所以每次劉邦正麵和韓信相遇,想的就是怎麼樣才能再第一時間內脫離韓信對己方大軍的影響,每次都是第一時間放棄掉已經被裹挾的士卒,其餘人全數撤退!
麵對這樣根本沒想著要交戰的對手,韓信再強,也麼辦法做到讓地方不跑吧!所以,一個半月一來,雖然韓信每次作戰總有收獲,但卻收獲不大,讓韓信心中也有些急躁,他心中非常清楚,若是章邯被破陳郡之後的三川根本就沒有什麼士卒駐守,根本攔不住項羽的大軍,胡亥可就危險了!
無奈之下,韓信隻能想著一些彆的招數,解開眼下的困局,他召來了涉間,涉間站在韓信麵前,滿眼的崇敬,韓信到來之後,隻用三天時間,和劉邦打了兩仗就直接征服了涉間,他親眼看著韓信用三百人換取了劉邦麾下兩千士卒的性命,兩仗下來,劉邦死了快五千士卒,而韓信的傷亡不到一千,這般能力,涉間自認自己是拍馬難及的!
涉間麵前,韓信無奈歎了口氣
“間啊,這劉邦太過狡猾,根本抓不到機會給他來個狠的!”
“上將軍勿要煩心,眼下雖然劉邦一直在跑,但是現在將軍您抓住他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時間一長,他必然會敗在將軍的戰法之下!”
“你不是不知道,此地劉邦必然隻是為了牽製於我,前些時日,邯鄲發來戰報你也看到了,齊王田榮帶著八萬人馬,攻下了巨鹿,與邯鄲的太尉相持住了,而章邯將軍,傳來的消息是項羽軍將楊款將軍圍住,並未開始攻城,不知道再謀劃些什麼!
這三方人馬看上去似乎都是佯攻,但終究會有一路是正麵強攻的,此地的劉邦一點兒都沒有要強攻我的意思,必然隻是牽製,而邯鄲,百年堅城,絕不是短短時日就能夠攻下的,田榮占領巨鹿之後沒有了動作,正是證明了我心中所想,所以,就隻剩下陳郡的項羽了!
可問題就是,我這邊和太尉那邊,無論誰帶兵前去支援章邯將軍,都會給對應的敵軍以可乘之機,所以,我想,趁著夜色帶領軍中剩下的兩萬鐵騎,前去支援章邯將軍,並不求破敵,求得隻是幫助章將軍擺脫項羽軍,
我猜測,以章將軍對於陛下的忠誠,恐怕會帶兵如同釘子一般駐紮在陳縣,讓項羽心生顧及,從而不再進攻三川,而是圍堵陳縣,再加上糧草供應短缺,我們這邊還好,他們那邊若是真的打起來,怕是隻剩下兩月不到的軍糧了,時間緊迫,不知道涉間將軍可願意冒著風險駐守在這裡?”
涉間神情一肅,一字一句的說道
“將軍放心,間,絕對不會擅自出擊,必定儘全力守好這裡!”
韓信滿意的點點頭,雖然韓信的性格有些孤傲,但是對於命令的傳遞,這關乎於正常戰爭的勝利與否,所以他一定要讓涉間知道,他守在這裡的戰略意義是什麼,告訴涉間自己想要怎麼做才能解開眼下的危局,所以,這次韓信的解釋,非常的具體,將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要讓涉間怎麼做全部解釋的清清楚楚的!
從臨濟趕往陳郡,哪怕有著騎兵相助,恐怕也要六七日的時間,所以韓信當夜,令士卒帶上足夠的乾糧和水囊,趁著夜色出城,朝著陳郡的方向迅速的前行,此刻,韓信心中已經預感到有些不妙,若是自己不加快速度,恐怕章邯危矣!
劉邦並不知道韓信已經走了,但就在韓信走後的第三日,張良敏銳的感覺到事情有些奇怪,原本韓信進攻的頻率應該是一日一攻,有棗沒棗打三杆的類型,哪怕有事耽誤了,兩日也會進攻一次,可這都第三日了,為何會如此平靜?
所以張良找到劉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沛公,眼前的臨濟有些奇怪,韓信居然不再進攻,以韓信的天賦,他一定已經猜測到我們乃是佯攻,所以他才不停地對我們主動進攻,想要尋找到破局的機會,可眼下,我們一直都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這幾日,他居然不再進攻,有些奇怪!良擔心,這城內可能發生了什麼變故!”
劉邦原本還在開心的和周勃說著些什麼,聽到張良的說辭之後,劉邦一拍大腿
“良啊,我們的想法簡直不謀而合啊,我早在昨天就開始擔心這點了!”
一旁的周勃滿頭問號,心裡想著
“你不是剛剛才和我說韓信被你打退進城裡,兩日不敢出城攻擊了嗎?”
張良還以為劉邦也注意到了這點,心下一鬆
“既然沛公也曾留意,想必已經胸有腹稿了,良不再多言,請沛公多多小心!”
就在張良說完,準備離開的時候,劉邦卻拉住了張良的袖子,臉色絲毫沒有尷尬之色,而是厚顏無恥的說道
“良啊,正如你所說,我早就注意到了,也想到了該如何去做,不若你也告訴我你想怎麼處置,我們對比對比,看看誰的主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