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肯動腦筋,完全可以多上報出大量的物資出來。
這些就都是他們的油水。
有了利益作為引導,每個士兵都開始發揮主觀能動性,捉摸著怎麼扣出更多的錢來。
看著整個大隊的樣子,魏武滿意的點了點頭。
現在,整個大隊已經有了初步的樣貌。
現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守好基本盤,然後順勢往上爬,把這股風氣帶到整個聯隊,整個師團,甚至整個戰區。
如果整個東北百萬關東軍都變成這幅樣子,那抗戰形勢將會好上不少。
魏武在這邊積極的給士兵們洗腦。
另外一邊,新恒環奈也在幫魏武進行運作。
回到國內之後,新恒環奈就幫魏武寫了一份專訪。
其中內容九成都是編造的。
主要核心就是為魏武吹噓功績。
雖然內容是編造的,但是配合上巨幅的黑白照片,說服力就提升了數倍。
這個年代,還不是後世的互聯網時代。
普通人獲取的信息的途徑有限。
基本上都是道聽途說。
能看看報紙,就已經是了不得的渠道了。
而主流媒體的報紙,更是幾乎等同於官方認可。
新恒環奈所在的《朝日新聞》就是一家主流媒體,再加上巨幅照片的佐證,在普通的人眼裡,就等同於官宣。
不少小報紙在看到之後,紛紛轉載。
一時間,整個日本,到處都傳揚著魏武的功績。
在民眾的口口相傳之下,幾乎成為了帝國英雄一般的人物。
在新恒環奈的操作下,很多大人物都聽到了魏武的事跡。
這是她在德國進修的時候,學到的經驗。
哪怕是謊言,隻要不斷的重複,也會成為真理。
新恒環奈現在玩的就是這一套。
不斷的利用信息對民眾洗腦。
讓民眾在聽到魏武名字的時候,就將其與帝國英雄等同起來。
然後,讓上層的人記得這個名字。
等到有合適的機會,她隻需要在後麵輕輕的推一下,就可以讓洶湧的民意替自己發聲。
果然,在新恒環奈的操作下,就連陸軍大本營都聽說了魏武的名字。
特地派人來詢問事情的情況。
早有準備的新恒環奈立刻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事跡記錄”。
這裡不光有魏武的專訪,還有其他士兵等“證人”的證詞。
從各個角度佐證魏武所說的真實性。
再加上海量的照片,直接把這些材料做成了鐵證。
此時,日本的電訊和照相攝像工業還極其落後。
尤其是上層官僚,對相機的認識還停留在鎂光燈的時代。
看到照片後,就認定這些都是真的。
根本想不到,還有擺拍和修圖這種技術的存在。
“吆西,這個東野武是個人才,居然如此的勇武,竟然能單人獨騎斬殺108名敵人,果然不愧帝國英雄的稱號。”
“可惜不是陸軍大學出身,不然,憑借這些功績,可以直接提拔成聯隊長了。”
陸軍大臣平沼騏一郎,看著手中的照片說道。
“雖然不能提拔,但可以頒布嘉獎令以示鼓舞,等到下次有機會,我們再酌情提拔。”
幕僚長在一旁說道。
“好主意,就按照這個辦,以陸軍部的名義,頒發嘉獎令,為了彰顯其勇武,授予佐官刀一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