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說道。
“如果是不凍港的話,他們肯定會動手的。”
喬納森也知道不凍港對於毛熊的誘惑。
從彼得大帝時代開始,沙俄就一直尋找不凍港。
十次俄土戰爭,東擴運動,日俄戰爭,全都是圍繞著不凍港打起來的。
如果能讓他們獲得一個不凍港,北邊的毛熊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這點我原則上同意,不過還需要說服國內,雖然我們意識形態不同,但看在共同的敵人的份上,我相信他們會同意的。”
喬納森說道。
魏武對此也毫不懷疑。
在蘇聯打的最艱苦的時候,米國可是一直在援助蘇聯汽車和糧食。
雖然也是基於利益考量,但麵對共同的敵人的時候,雙方還是樂於放下成見的。
不然,在曆史上,也不會在打敗德三之後,米英就一再催促蘇聯南下消滅關東軍了。
“除了,蘇聯之外,北方大國也是一個可以拉攏的對象。”
魏武的教鞭往下挪了挪。
“他們不是正在打擊日本人嗎?還能抽出兵力嗎?”
喬納森問道。
“你的消息已經落伍了。”
魏武笑眯眯的說道:“他們已經實現了國土光複,並且消滅了270萬的日軍,自己還組建了大量的火炮和戰車部隊。”
“他們的短板是缺乏造船廠和設備,缺乏海軍,無法出海作戰。”
“我的意見是,米國出一部分工程師和設備,幫他們建造造船廠,他們從陸地上南下,襲擾東南亞的日軍,這樣可以讓日本的陸軍無暇難顧瓜島方向,這樣就能減少南方米軍的阻力。”
魏武說道。
“居然這麼厲害嗎?”
喬納森站了起來,看著地圖。
北方大國和東南亞的邊界線綿延千裡。
如果真的有能力南下襲擾日軍的話,將能極大的牽製日軍的力量。
米軍雖然在瓜島占據優勢,但也吃了不少苦頭。
如果有人能牽製一下的話,那再好不過了。
至於援建造船廠什麼的,更不是事兒。
現在米國的產能過盛,正好外遷一些,消耗一些產能。
“還有嗎?”
喬納森有些激動的問道。
“英屬印度次大陸。”
魏武的教鞭往西一指。
“他們和東南亞緊密相連,如果他們能出兵的話,或許可以牽製一下。”
魏武說道。
“啊這……”
喬納森猶豫了。
哪怕身處米國他也深知英國人的不靠譜。
賣隊友獨自跑路幾乎是家常便飯。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們的手下帶領的,還是更不靠譜的印度人。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具災難性的嗎?
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當場給你拉個大的。
說是盟軍這邊的意呆利也不為過。
而且,這些家夥及其貪婪,本事不大,胃口不小。
見利忘義,占便宜沒夠。
不過,本著多一個人也是一份力量的想法。
喬納森還是說道:“可以和他們接觸,不過,最好要規範他們的作戰區域,不要影響了我們的大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