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國馬賽和土倫的海軍無法支援西非。
法國被兩大強國夾在中間彆提多難受了。
開戰又不敢開戰,隻能待在港口裡生氣。
法國都是如此,英國那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他在地中海之外,完全可以繞過地中海,走好望角,繞行非洲,馳援東非殖民地。
但他的本土已經沒什麼可以派的軍隊了。
因為經濟疲軟,英國早就把大量二戰時期的戰艦和軍火大甩賣了出去。
本土艦隊早在埃及獨立的第一時間就派去支援了。
結果全被魏武的回天魚雷送到了海底。
雖然,在本土還有不少艦船。
但這些艦船大多都是沒人要的老舊船隻,停在港口裡湊數的。
在近海當個移動炮台還行,想要繞行兩萬多海裡馳援東非純屬做夢。
可能還沒到半路呢,就沉沒了。
而且,海軍的厭戰情緒也很嚴重。
畢竟,沒有人願意去執行一場必死的戰鬥。
軍情五處甚至發現了一些人在串聯,如果敢強行把他們派到戰場上,這些人就敢再來一次清教徒革命。
這一情報可把軍情五處的人嚇壞了。
上一次清教徒革命可是把國王查理一世都送上了斷頭台。
如果再來一次,恐怕英國王室都得被連根拔起。
其他的相關大貴族說不定也要被清算。
軍情五處的高層盤算了一下,與大英的殖民地相比,還是自己的腦袋更重要一些,更不敢提派兵遠征的事情了。
於是,埃及平叛的事情又落回到了海軍大臣的身上。
首相艾德裡不斷的給海軍大臣發電報,要求海軍大臣加快處理埃及問題,畢竟大環境對他們十分的不利,拖一天,就多一天的變數。
看到艾德裡的電報,海軍大臣氣的差點罵娘。
他也想快點解決埃及的問題。
但是,非洲的獨立運動把他這邊也波及了。
之前,為了調動方便,他將抓來的壯丁都集中在了蘇丹。
這裡是埃及的鄰國,隻要他這邊的軍隊準備好,就可以直接從陸地方向進入埃及。
然後順著尼羅河一路北上,直奔開羅。
但就在昨天,蘇丹的本土進步派襲擊了英國駐蘇丹的駐軍,摧毀了白人社區,宣告蘇丹獨立了。
殘存的英國駐軍,要麼乘船逃離了蘇丹。
要麼被關進了礦場。
英國勢力已經被驅逐出了蘇丹。
他預先準備的壯丁和籌措的物資,自然也全都落入了蘇丹的手中。
他嘗試過討要,但蘇丹的態度很強硬,一口一個沒看見。
還反過來要求英國公開向蘇丹道歉,並給予賠償。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非洲的獨立浪潮已經開始向中東方向蔓延了。
很多阿拉伯部族手裡都拿著大量的米製裝備。
隻不過,這些阿拉伯人一直都是部落狀態,沒有形成統一的部族。
此時正在內部協商獨立後的利益分配問題。
等到他們協商完畢,恐怕就是向英國攤牌的時候了。
到時候,他們的處境將會更加的艱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