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位置不會被某些不懷好意的人所動搖!
這些心機,都是他從互聯網上學到的。
李隊長建議他給司聽瑜送花,但他覺得,給每個人都送的殺傷力更大。
一下子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了!
隻是他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件事情是錯的……
司聽瑜注意到了他眼中的迷茫與不解,斟酌片刻後,選擇用儘量溫和的語氣去表達自己的理由。
“你陸祈川,你想要祝福他們早日康複的心沒錯,但你不應該采用這樣的方式。”
“我我哪裡錯了?”
“七樓的病房你也住住過,你應該知道的,這是呼吸內科的病區,裡麵的病人大多數都患有呼吸係統疾病,鮮花上那些容易隨風飄散的花粉,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導致病情惡化的誘因,你明白嗎?”
這個後果,是陸祈川從未考慮到的。
他以為這件事情沒有損害他人的權益,並且對他和司聽瑜有益,就是可以做的。
他從利己的角度出發,來思考這個問題,權衡利弊後,就立馬讓人去著手執行了。
這是他一貫以來的思維方式,這也是陸家人從始至終灌輸給他的處事理念。
“小川,放心去做,隻要你開心,爸爸媽媽都支持你。”
“小川,不要讓自己受到世俗的局限,咱們陸家永遠能給你安排一條退路。”
“小川你記住,千萬不要讓自己難過,你開心就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不需要你操心。”
“小川,哥哥努力工作的最大意義,就是讓你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你就儘情做你自己,不要過多地去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
這些,都是陸家父母和陸祈承時常對他說的話。
他一直以為這就是真理。
但好像,這些隻是形而上學的真理,並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
他陷入了虛無主義的誤區。
他認為,送花這件事情能讓司聽瑜開心,能讓他開心,所以他去做了。
但他沒有考慮到,這些患者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司聽瑜的情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