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一個星球都可以探索,每一個星球都不一樣。
每一個星球,都有無比逼真的環境和地貌。
所以這裡麵的地圖麵積,是近乎無窮無儘的。
因為,它們全部都是有ai通過最合理的計算生成的。
而且,這些ai采取的數據,都是三百年後星際探索後,從無數星球真實采集回來的各種數據,各種地貌,各種環境,比nasa的資料還要豐富,還要真實。
三體小說的中阿爾法星座,也會真實呈現。
所以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炫技類遊戲。
當你登陸地球的時候,會發現這裡已經滿目蒼夷,幾乎毀滅了。
當你登陸月球的時候,會發現這裡比真實的月球,還要真實。
在這款遊戲裡麵,你可以無比近距離觀察火星的孤寂,近距離看到奧林匹斯火山。
你可以金星的魔鬼狂暴,如同地獄。
你可以親臨驚豔巨大無比的木星,可以近距離探索可怕的木星之眼。
你可以看到土衛六裡麵的山川河流,還有密密麻麻的暴雨,隻不過那不是水雨,而是甲烷雨。
你也可以登陸海王星,看到滿天下鑽石雨。
還有各種各樣神奇的小行星。
他是網絡遊戲,但是也可以個人單機玩很長時間。
當然,這款遊戲的本身,還是爭霸遊戲。
全世界的玩家要發展文明,發展艦隊,進行星際大戰。
裡麵有各式各樣的種族文明。
碳基文明,矽基文明,蟲族文明,純粹靈魂狀態的文明等等等等。
但是……玩家能扮演的,隻有人類。
總之,這是一款升級許多倍版的。
是絕對的神作,哪怕觀光也足夠神作了。
但也是對絕大多數玩家都非常不友好的神作,注定隻有極少數玩家才能堅持下去,會永久霸占遊戲的最頂端。
這是網遊,但是要賣錢。
沒有免費嘗試這一說,你想要玩,先用單機的錢,買這一款遊戲。
然後,還要買點卡包月。
價格定得很貴,遊戲本體300塊人民幣。
包月150人民幣,國外50美元。
至於哪一款單機遊戲,描述的是五十年後的地球。
中美兩國爆發核大戰,世界毀滅,文明毀滅。
有點像是輻射。
或者說很像輻射。
但是遊戲體量會遠超於輻射,會有一個非常震撼的故事。
畫麵會遠遠超過輻射4,地圖也會大很多。
還有一個賣點,就是幾乎完全還原真實地圖。
遊戲地圖會選取中國某個特大城市,然後按照這個城市的基礎,90還原該城市的山川河流,甚至還有大多數建築,當然是毀滅核爆之後的。
在另外一個世界,輻射幾乎是最負盛名,最成功的遊戲大i之一。
當然,其實還有更成功的i。
比如。
但末日遊戲,更酷,更適合炫技。
王歡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利用未來科技,未來的遊戲引擎,未來的ai。
讓2011年的電腦和主機,實現2025年的遊戲效果。
領先整個遊戲界15年。
就如同拍攝電影一樣,最大的盈利不是電影票房,而是壟斷全世界的高端影視特效製作。
而遊戲也要領先遊戲界十幾年,震撼全球。
然後,開始賣遊戲引擎,之後再從每一個遊戲進行抽成。
這樣才能源源不斷保證現金流。
當然,以帝國科技和夢境科技的勢力,想要達到王歡的目標不是非常容易。
但是……
如果效果達不到期待值,王歡會把這兩個遊戲拿進末世之塔,讓文明星進行優化的。
遊戲的進步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
2011年的硬件,不管是遊戲主機,還是電腦,就是這個水平,短時間內很難突飛猛進。
但軟件水平,因為有末世之塔,提升幾乎是沒有上限的。
那麼能不能做到在2011年的電腦和遊戲主機上,實現2025年的遊戲畫麵效果呢?而且還要流暢運行呢?
舉一個例子。
2013年,s4發布了。
當時的遊戲畫麵已經還不錯了,比如孤島危機3,但當時遊戲的畫麵主流還是,的水準。
而到了2020年後,就會出現畫麵驚人的,還有嗎,不對說錯了,是。
這兩款遊戲比起2013年的畫麵效果,那簡直是突飛猛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這兩款遊戲,都能在s4上玩,還挺流暢的。
這就是軟件升級的威力。
王歡掌握著末世之塔的科技,想要在2011年的電腦和遊戲主機上表現出2025年的畫麵,完全可以。
領先整個世界15年的遊戲畫麵,屆時會給整個遊戲界帶來何等震撼?
完全可想而知啊!
王心看了的文案,問道“哥,這遊戲裡麵,中國可是被毀滅了的。而且遊戲地圖就在杭城,遊戲畫麵很暴力,還挺血腥的,審核會不會通過?”
王心還是太年輕了。
對文化產品的審核尺度,是非常彈性的。
比如某個導演的電影,哪怕衣服也在,褲子也在,但露溝的畫麵太多了,可能都審核不過。
但是換成另外一個導演,哪怕連這種電影都能上映,儘管是刪減版的。
還有一點。
國內的有關部門對非常優秀的文化產品,還是有很大包容性的。
而王歡提交上去的項目,怎麼可能不通過?
………………
在王歡的拍板下。
帝國科技的三個項目,正式啟動。
其中夢境遊戲引擎是最省事的,王歡直接從末世之塔裡麵拿出來就是了,然後交給帝國科技的遊戲部門進行再加工。
緊接著和兩個遊戲項目,同時開始製作。
一般來說,一款3a級大作的開發周期還是很長的。
號稱開發了8年,也號稱開發了七八年,不過真正的遊戲製作大概也就是三年多而已。
而王歡的帝國科技這兩款超級大作,開發周期僅僅隻有一年。
兩個項目組,大概1300人。
看上去時間非常非常緊張,但實際上已經很充裕了。
因為,他們使用的遊戲引擎可是未來幾十年的產品,整套遊戲製作工具也是未來幾十年的。
那個時候,製作遊戲就和搭積木一樣了。
很多獨立的遊戲製作人,都能單獨開發一款大型遊戲了。
而且,無處不在的ai,都能自動生成非常遊戲的遊戲畫麵效果。
因為這款遊戲引擎太過於牛逼了,所以王歡接下來授權給其他遊戲公司的引擎,當然是減配好縮水版的。
還是要讓那些遊戲公司,好好體會遊戲製作過程的艱辛的。
……………………
時光如歲,歲月如梭。
一眨眼功夫,2011年過去了。
帝國科技燒錢速度,遠比想象中更快啊。
幾個項目的研究,絕大部分不是軟件,而是實業,頂尖科技的實業。
理論成型很容易,但現實中成型,出現效果太難了。
燒錢太狠了。
原本預料中,大概2012年底才會出現的虧空。
可能在六月份就會出現。
太缺錢了。
某種程度上,這是好消息,代表帝國科技各大項目組,成果頻出。
儘管這些成果距離王歡想要的目標還很遠。
不管是cu,還是柔性屏幕,還是電池技術,至少還要五六年後,才能達到王歡的要求,才能進入市場。
事實上,他的這種行為是不科學的。
任何一項技術,最好的催化劑是市場。
隻有足夠大的市場,才能養活那些無比燒錢的尖端科技研究。
但這種說法對王歡不成立。
因為,那些尖端科技本來就好好躺在那裡,前進的方向,理論知道,都是非常清晰的,不太需要指引和進步。
所需要的就是在現實中,把這些理論技術變成成果。
甚至,該怎麼變成成果的辦法,都是清楚的。
每一步都很清晰。
但需要帝國科技自己一步一步去走。
這個時候,市場檢驗和淘汰就不是最好的辦法了,瘋狂燒錢進步,才是最好的法子。
氪金讓我快樂。
氪金讓我進步。
缺錢,缺錢,缺錢!
最終,為了避免資金鏈斷裂,王歡終於接受了銀行的巨額貸款。
很多高層也鬆了一口氣。
王歡這個大爺,終於接受貸款了。
幾乎剛剛簽下貸款合同,那筆天文數字的資金就進入了帝國科技的賬戶。
至於利息?
比房貸利息還要低很多。
老實講,銀行拿著這筆錢不管去做什麼,利潤都比貸款給王歡要高得多。
不過這個合同一簽,王歡就背負著六十億的巨額債務了。
鸚鵡翻譯器現在還有銷量,因為每年都有新晉的富人,需要出國旅遊。
但銷量已經越來越少了,每年帶來的利潤不夠了。
夢境科技那邊給影視公司製作特效,收益也是相對固定的,就算是增長也有限。
所以接下來的現金牛,完全就要靠即將發行的這兩款遊戲了。
和。
如果這兩款遊戲不能大賣,不能賺來海量的金錢,那王歡真要另外想辦法賺錢去維持帝國科技,並且償還銀行的貸款了。
………………
2012年,3月9日!
和兩款遊戲,全部製作完畢。
帝國娛樂的總裁將這兩款遊戲交給王歡。
“boss,這是來自未來的遊戲。”
“這兩款遊戲起碼領先這個時代20年,它們絕對會給整個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甚至超過當年電影。”
“boss,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就用這兩款劃時代的遊戲巨作,碾壓整個世界遊戲市場,讓它們寸草不生,鬼哭狼嚎。”
“讓我們教全世界的玩家,怎麼跪著玩遊戲。”
…………………………
注昨天狂失眠,但還會有第二更的,大家彆等了,應該會很晚的。
然後,我象征性地求一下月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