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特知道兩人的關係一向很糟糕,不過他們的關係糟糕都是因為立場和公事,互相之間並無私怨。
拉裡弗萊舍站起來和莫斯特握手,四人坐下後,奧爾巴赫解釋道:「我過去和拉裡的關係是不好,但那是因為立場和公事,我們隻是各儘其職。今天拉裡來波士頓主動找我,是要和我談一談海外市場開發的事情,我正好和拉裡吃一頓,讓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
奧爾巴赫能感覺到,NBA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尤其在斯特恩上台後。
奧爾巴赫雖然有他頑固的一麵,但他能在30年時間裡讓凱爾特人屹立不倒,說明他絕對不是固執己見的死腦筋。
相反從他過去一係列的操作可以得知,這是個道德底線很靈活的人,為了球隊利益,沒有什麼真正的敵人,也沒有什麼非得要堅持的原則。
當下,拉裡弗萊舍是聯盟最有權勢的兩個人之一——另外一個是大衛斯特恩。
他們一個代表了資方,老板,管理層,一個代表了勞方,球員,還有球迷。
這兩股互相合作,又互相對抗的勢力,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保證整個體係運轉。
奧爾巴赫現在必須和這兩個人搞好關係,以保證凱爾特人在新的規則下繼續保持競爭力。
目前看來斯特恩對奧爾巴赫是不感冒的,上任後一係列新規都有些針對凱爾特人的意思。
既然如此,奧爾巴赫如果再不和拉裡弗萊舍建立友誼,凱爾特人未來的日子會更艱難。
弗萊舍手裡可是掌握著聯盟很多大牌球員的經紀資源,包括今晚勾手絕殺波士頓的甘國陽。
而拉裡弗萊舍之所以來見奧爾巴赫,一方麵他也不想繼續和紅頭敵對,兩人互相之間還是很欣賞的,重歸於好有助於以經紀人的身份和凱爾特人談判,他手裡有兩個球員在凱爾特人打球。
另一方麵,他是為了1985年夏天的中國行來和奧爾巴赫商量的,他希望凱爾特人、湖人、開拓者、尼克斯這四支球隊能在夏天訪問中國,作為耕耘開發中國市場的先行者。
不過要說先行者,奧爾巴赫才是真正的先行者。
奧爾巴赫在1967年卸任凱爾特人教練成為經理後,帶領球隊去往日本、台灣和東南亞,在台北、香港、吉隆坡、東京進行訪
問,希望能打開亞洲籃球市場。
可那時候籃球運動在各地還不算流行,加上傳媒落後,去了這些地方都沒有人認識他們,基本沒起到什麼市場宣傳的效果。
因為奧爾巴赫覺得台灣的中餐不錯,所以在台灣停留了很久,到處找中餐館吃飯,還去藝伎館踩背、按摩,和當地官員會麵,但奧爾巴赫很討厭喝白酒,太辣喝不下。
之後帶著品嘗中國美食的目的,他們跑去香港呆了一段時間,沒想到正好遇上了67年香港***,待在酒店裡哪兒都去不了,不甘寂寞的奧爾巴赫帶著球員們試圖假裝成俄國人,跑去免稅店買了一堆東西,最後帶回了美國。
飯桌上奧爾巴赫說著這些十幾年前的往事,一邊當做故事,一邊認為中國行可能不靠譜。
「那邊的人對籃球不夠熱愛,我不看好那邊的市場。」
「我的想法和你相反,你去的是台灣和香港,一個小島和一個英國屬地,我們要去的是真正的中國,廣袤的大陸,比美國還要大,人口是美國的很多倍,完全不一樣的阿諾德。而且時代不同了,現在我們有電視,有可口可樂,有麥當勞,有更多的球隊,更好的球員,我們還有阿甘。」
奧爾巴赫沉默了一會兒,他吃了兩口菜,沒有正麵回應弗萊舍,而是岔開話題,問道:「拉裡,聽說阿甘做菜很好吃?」
弗萊舍頓了一下,道:「你從哪兒聽說的?」
「聯盟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傳的很快的。」
「好像是吧,他家是開中餐廳的,在舊金山,很出名,他爸爸是中國來的正宗大廚。」
「什麼時候讓阿甘給我做頓飯給我吃,我會好好考慮讓凱爾特人參加中國行的事宜。」
弗萊舍深深看了眼奧爾巴赫,心想這真是個愛吃中餐的老饕。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