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輕撫胡須,似乎很滿意李玉的態度,笑眯眯的做了一個請的動作,繼續說道“早就想與正淳你暢談一番了,可惜這幾日一直忙於公務,騰不出時間來。”
“相國為了秦國勞心勞力,大秦有如此氣象,相國勞苦功高!”
李玉滿臉正色,一臉認真的看著呂不韋,一副極為敬佩的神情,認真的拍著馬屁。
那眼神,那神色,那語氣。
仿佛秦國沒了呂不韋,當真走不到如今這一步。
李玉這馬屁拍的呂不韋渾身舒暢,嘴角的笑意都濃了幾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隻要是人,都喜歡聽好話,忠言逆耳,也隻是難得聽聽
有誰喜歡天天被人罵的,犯賤麼不是~
呂不韋笑了笑,看著如此上道的李玉,擺了擺手,說道“談不上勞苦功高,老夫也不過是為了報答先王的知遇之恩。”
李玉差點被呂不韋的話騷到,還先王的知遇之恩。
呂不韋要不是眼光獨到,奇貨可居,送上侍妾趙姬,再搭上全家家產,哪裡有先王的什麼事情。
更準確點說,呂不韋是硬生生將自己賭到了如今這個位置上。
想想呂不韋的一生,也可以用牛逼二字來形容。
“在官場混的人,沒一個臉皮薄的~”李玉心中嘀咕了一聲
不過他並不介意,畢竟他的臉皮也不薄,都是千年修煉的老狐狸,臉皮厚那都是基本功。
臉皮不厚還混什麼社會~
“先王乃是慧眼識珠,當然,更多的還是呂相國的能力出眾,若無真材實料,相國又豈能讓秦國大殺四方,俾睨天下,尤其是占領han國上黨郡,並重建太原郡,隔絕韓趙魏,並觸及燕國,如此大手筆,為秦國一統天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單單這一點,我敬相國。”
李玉一臉鄭重的看著呂不韋,沉聲的說道。
仿佛自己所言的話語都是發自內心深處,容不得一絲一毫的作假,呂不韋要是再謙虛,那李玉就要急了!
“哈哈,大善,孟德,老夫與你當真是相見恨晚啊,相見恨晚!”
呂不韋聞言,目光微閃,隨後忍不住大笑了一聲,一臉感慨的說道。
世上很多人都看到他權傾朝野,卻未曾看到他的布局和努力,李玉單單這句話,就值得呂不韋以上賓待之。
“恨不得早生數十載,為相國效死!”
李玉重重的點了點頭,滿臉遺憾和感慨的說道。
那一臉狗樣,有多少真情實意,估計就隻有這貨自己的知道了。
“如今也不遲,你我同為秦國臣子,當共同為秦國效力,為天下一統而努力!”
呂不韋笑意收斂了許多,看著李玉,淡淡的說道。
“自然,晚輩必不會辜負相國期望,王上所托!”
李玉坐直了腰杆,像極了前世被老師訓話的小學生,一絲不苟頭的對著呂不韋說道。
呂不韋頷首,淡淡的繼續說道“孟德,老夫對你寄予厚望,切勿讓老夫失望,讓秦國失望!”
“晚輩明白!”
李玉沉聲的應道。
“老夫年事已高,精力早不如前,這秦國的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
呂不韋輕聲的歎了一口氣,似一個老人的感慨一般,緩緩的說道“如今還能再堅持幾年,老夫也不知,隻希望這最後幾年,能看到老夫為之奮鬥一生的大秦再進一步,助你們和大秦走上正途,正淳,你明白嗎?!”
這老東西話裡有話啊~
呂不韋這話翻譯一下不就是,老頭子我還能再乾幾年,你還得再等等,彆急,老頭子給你的才是你的,不給你,你最好不要搶,不然老頭子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再乾多少年。
權力心還挺重。
不過可以理解,坐到呂不韋這個位置,想要功成身退,太難。
坐的越高,得罪的人就越多,一旦沒了權力,想要他死的人更多,這一點呂不韋不可能不清楚。
李玉心中門清,一臉動容的看著呂不韋,感慨的說道“相國大人為秦國當真耗費了一生,晚輩當以相國大人為榜樣!”
“孟德,凡事不可操之過急,此言,老夫贈與你。”
呂不韋突然表情認真了幾分,看著洛言,緩緩的說道。
李玉這倒是虛心接受,秦滅亡的最主要一點就是操之過急,幾代人的事,始皇帝總想著有生之年完成。
最後經過整整一個漢朝的過度,才切切實實的完成了七國的大融合,才有了名族這個概念。
隻不過,曾經有個偉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李玉既然到來,華夏文明的大融合,應該會容易一些
百年戰亂,死的太多的人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希望將來統一的步伐能減少傷亡。
滿目瘡痍的統一中原,可不是李玉所希望的,雖然知道戰爭傷亡不可不免,如何能讓傷亡減到最少,還是有可操作性的,比如第一目標han國~
想到han國,李玉眼神略顯曖昧的看著呂相,低頭彎腰,用手扶著嘴巴,輕聲細語的對著呂不韋道“相國附耳一聽,晚輩有一個不成熟的計劃,可兵不見血刃,收複han國!”
呂不韋也略顯好奇,這年輕人到底想乾什麼……
出門時,呂不韋親自相送,認真的打量著遠去的馬車,直到儘頭不見馬車背影,才歎息道“此子之智近乎於妖!好深了的~”
坐在馬車上的李玉,不知道呂不韋對他的評價,要不然定會矢口否認。
誰妖了,你們全家都妖~
六天滿滿當當行程,李玉也身心疲憊,回到侯府,洗漱完畢,吃飽喝足後,倒頭便睡~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
自己一個人在院子裡溜達,
正在考慮著怎麼改造自己的新家
這時小何走了進來,對李玉一禮道“老爺!宮裡來人了,正在門外侯著,請老爺過去~”
李玉這才想起,今天是第七天了,好像得去朝堂早朝,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趕緊向著大門外跑去
坐在馬車裡,李玉有點不好意思,就像上學遲到時的尷尬情景~
而且還是快放學的時候,才想到今天得上學~
第二次早朝居然就遲到,也就李玉,還是秦王專車接送
走進朝堂,隻見眾人歡心喜悅,李玉的心也放了下來,對著大殿前的秦王政一禮道“王上,吾昨日夜觀星象,發覺我大秦將有喜事發生,所以睡晚了些,還請王上責罰~”
嬴政見台下李玉,頓時開心大笑道“先生何罪之有,先生於大秦之功勞,周文王之薑尚堪比勾踐之範蠡,先生之功將明標青史,受大秦萬世之摩拜!”
被嬴政說的李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才哪到哪啊~
這時呂不韋也站了出來,難得的笑嗬嗬道“督造府今早傳來消息,小兄弟的技術,今早已得到驗證,效果甚佳,尤其是造紙術,小兄弟的多種配方,都行得通!”
李玉這時也上前一步
對著嬴政道“既然紙張已得到驗證,那在下前些日子向王上提議建書院之事,也可以提上日程”
這時旁邊的呂不韋,忙道“書院?什麼書院?”
李玉對著呂不韋一禮
後,雙手向後,仰首道“吾師曾言讀書人,為何而讀書?
然後為了尋找答案
周遊天下
直到在下被吾師乾下山
吾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直到有一天
吾經過一戰後之地
屍橫遍野
滿目瘡痍
十室九空
斷壁殘垣
吾有所悟
吾輩讀書人
當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說完全場安靜,就連垂簾後的趙太後都覺得振聾發聵之感
橫渠四句
隻要是讀書人
第一次聽到都會感到振聾發聵
李玉就這麼安安靜靜的站著
等著他們感受這四句話的威力
呂不韋,第一個反應過來,對著李玉一禮道“先生胸懷,天下絕唱,請受老夫一拜!”
說完就拜了下去
李玉趕緊上前攙扶
這是朝堂眾人也都跟著向李玉拜禮
情真意切的那種~
嬴政也激動的站了起來
走到李玉麵前,拉著李玉的手
對眾宣布道“現在寡人宣布,李玉為我大秦大良造,可有異議?”
眾人紛紛喝彩,祝賀連連
李玉等了許久,等到眾人激動完畢,才對嬴政道“王上,建書院是為科舉,科舉才是立國之本,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法,書院的建立,可以為大秦網羅天下之英才,可以打破百家門戶之對立,可以物儘其才,物儘其用,可以讓天下英才百花齊放,可以打破門閥之壟斷,可以讓天下學子皆為王上之門生!”
最後一句話才是點睛之筆,李玉就不信,嬴政不感興趣,天子門生,天下學子皆是嬴政的學生,這種yy的感覺,不相信嬴政不想要
果然,李玉剛說完,嬴政點頭讚許道“先生說得不錯!這件事,就有勞先生多費心!有什麼需求,寡人定當權利支持先生!”
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嬴政還是稱呼李玉為先生
這時呂不韋站了出來道“王上,現在正是我大秦準備東出之時,老夫覺得,這書院之事,應從長計議!”
嬴政凝視著看了一眼呂不韋道“相父所言多慮了,寡人意已決,相父不用再多言了!”
這是要鬨掰的節奏啊!李玉心想
秦王政有了軍權,人也硬氣了很多
槍杆子裡出政權,偉人的話誠不我欺啊~
這時垂簾後傳來聲音打破僵局
“李玉~你那香皂我已使用,我很喜歡!當賞!”
李玉趕緊回答道“太後喜歡,臣之幸”
“政兒說七日後,讓本宮認李玉為義子,政兒怎麼忘了?”
嬴政回答道“母後決定當然記得,但是,母後何不問問先生的意見不是?”
“李玉,你覺得呢?”
“太後決定的事,臣自當遵從,但臣身份卑微,不敢有非分之想”
太後一聽,臉色一下就不高興了,什麼意思?推脫啊!我趙姬雖然有些小脾氣,但又不傻,看看我政兒多聰明,我教的~我想認個兒子怎麼就這麼難?
也不言語,生悶氣了……
這將整個朝堂尬在這
這時嬴政解圍道“今日是我大秦大喜之日,當擺國宴,為先生賀,以示慶祝~”
“彩!~”
李玉望著手中的青銅酒杯,很是無語,按現代標準,李玉還未成年,雖然古代成年較早,趙姬生始皇帝時也就十四五歲,可那是古代標準,作為二十一世紀有誌青年,未成年喝酒還是能克製的
這時蒙驁舉杯走了過來,李玉趕忙起身迎接“蒙老將軍,客氣,得我去敬你的酒,怎勞煩你過來!”
蒙驁“嗬嗬”一聲笑道“小兄弟,你上次說的外傷急救治療法,可沒忘吧!”
李玉笑道“近日繁忙,沒來得及整理,晚輩會趕快整理完畢,交與老將軍!”
蒙驁笑道“不急!這事能成,我也會在王上麵前為你請功,倒是我那孫兒,想念你的緊啊!說你人很有趣!”
李玉想到了蒙恬,上次武遂大營接觸過,兩人相談甚歡,主要還是李玉主動接觸,想拉近蒙家關係,軍權在任何時代都不落伍,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看著蒙驁將杯中酒一飲而儘,李玉沒辦法,也隻能捏著鼻子,喝了下去~
口感還不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頭疼欲裂的李玉睜開了雙眼,環顧四周……
這是哪啊!~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