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跟連姨娘相伴走出了西廂,沈母同沈父說了請人乾活的事,沈父也隻是一句她決定就行。
沈如在外也著實忙,三十畝的棉花地,她頂著大太陽,戴著草帽,在管事的帶領下,都看了。
“東家,大概下個月這棉花就能收割了,到時候東家還要請人手嗎?”
段慶詢問沈如,目前莊子裡已經有十人了,三十畝地的棉花,辛苦點,還是可以摘下的。
“段伯,如果你還有認識的鄉親缺活,到時候可以請過來摘棉花。人多麼,速度也快些,等摘下來之後,你們還要晾曬,活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讓人過度累到了。”
“那……工錢……”
段慶不由問道,他問的是摘棉花的人的工錢。
“十文錢一天,人多的話,立馬就能摘下來;人少的話,也就多一天,段伯,你算算看吧,怎麼好一點。”
沈如已經是大汗淋漓了,今年的涼州,倒是比去年多下了幾場雨,也讓她的棉花地,長勢喜人。正好能在枯水期之前收割了棉花。
“段伯,就先看到這吧,莊子交給你們打理,我也放心。”
沈如來莊子上,也沒讓其他人跟著,自己曬了一圈,最後去莊子裡轉悠了一下,就準備回城了。
就在回城的路上,沈如看到零零散散的難民,心覺奇怪。
“哎,官差大哥,最近怎麼回事,怎麼有難民啊!”
沈如同守城的侍衛都已經混熟了,不由好奇打探道。
“最近是有難民來涼州,好像因為戰亂的事情。”
“這倒是奇了,隻聽有流犯被發配涼州的,還沒見過人往涼州跑。”沈如調侃道,“涼州怎麼也成香饃饃了!”
“還不就是涼州有大軍鎮守,比起遭受戰亂的地方,我們涼州窮是窮了些,但是沒戰亂啊!”
沈如聽了倒是覺得挺有趣的,戰亂把一些人往涼州趕,這倒也好,涼州多了勞動力啊!
回到家裡,沈如聽到母親跟姨娘在說找做事的人,立馬上前道“回來的路上,我看到涼州多了些難民,娘,你要是想找做事的人,倒是可以去看看。”
“是嗎,阿如,那你說是找涼州的人好些,還是找逃難的人好些呢?”
沈母有些困擾道“其實娘覺得還是去牙行挑,畢竟有牙行做中間人,靠譜些。”
謹慎些倒也對的,沈如見沈母顧慮這個,便提議道“那我讓翠喜去吧,翠喜同牙行的人打過交道。”
“那也行,阿如,娘跟你姨娘,還真是不抵事了,做事情前瞻後顧的,哎!”
沈母自嘲道“感覺,自己是這個家門都邁不出去了。”
“娘,你可不是妄自菲薄的人,這種小事情,本來就不是娘擅長的,若是娘在家悶得慌了,那就約上黃夫人她們幾位,出去喝喝茶咯!”
沈如挽住沈母的手臂。
“娘,姨娘,等過段時日,你們幫我做點事情好嗎?”
“什麼事,阿如你儘管說。”
沈如讓沈母跟連姨娘靠近,便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
等自己那棉墊大批量做出來之後,考慮到這事情對現在的女子來說,都是難以開口的,她就不打算大肆售賣了。純棉的自然價格也不菲,先從有錢人家的夫人小姐身上薅羊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