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98!
返回1998正文卷第479章徐同道的態度徐同道看著吳長興,眯眼看著。
此時的吳長興臉上的苦笑中,透著的無奈,以及眼裡的懇求之色,讓徐同道一時間,心裡有點複雜。
怎麼說呢?
有點同情,也有點恨他太沒用。
一個女人而已,還是一個離異的女人,有這麼舍不得嗎?天下女人都死光了嗎?
放棄這個女人,給他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天下其他女人一個機會,就那麼難嗎?
這方麵,徐同道有點難以理解吳長興。
如果吳長興才十幾歲,情竇初開的年紀,那吳長興舍不得昌敏,他徐同道倒也能理解。
但吳長興是嗎?
不!
吳長興已經三十好幾,結過婚,也離過婚,跟他徐同道重生前,是差不多的狀態,甚至比他徐同道還要好一點。
因為重生前,他徐同道離婚後,孑然一身。
而吳長興現在至少還有一個兒子。
三十幾歲的離異男人,大概是什麼心態,他徐同道自己體會過。
也許他自己隻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普遍的狀態吧!
他記得重生前,自己對女人的想法,已經和二十幾歲的時候,完全不同。
比如二十幾歲的時候,隻要是美女,他就想多看幾眼,再多看幾眼,會有憧憬,會有幻想,總覺得如果怎樣、怎樣,自己說不定就能擁有這個女人。
而三十幾歲,離異之後,他再看見美女,最多也就看幾眼而已,看完之後,原來的心態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不會幻想什麼的,因為幻想出來的各種如果,真去踐行的話,他都會覺得麻煩,而麻煩,正是他當時最煩的一種狀態,誰會讓他覺得麻煩,他就會遠離,再漂亮的美女,如果讓他覺得麻煩,他都會迅速散失興趣。
為何?
因為三十幾歲,又處於離異狀態的他,已經隱隱看見人生的歸途。
心裡知道如果命長的話,大概還有三四十年好活,如果命短……可能已經快了……
在隱隱能看見人生歸途的年紀,愛情、或者愛情運動,在他心裡的地位已經直線下降。
降到什麼層次?
這麼說吧!
那時候,在他心裡最重要的已經是家人,其次是事業,再次是自己,再再次大概是鈔票了。
那幾年他覺得以上這些是他餘生的基本盤,其它皆可崩,唯獨這基本盤不能崩。
愛情?
偶爾會想想,但要他再花一年以上的時間去追求,他會馬上搖頭,如果一個月時間能得到,他或許會試試,如果超過一個月,他就要考慮值不值得。
所以,徐同道有些理解不了三十幾歲,已經離異狀態的吳長興,為什麼還能對昌敏這個離異女人,有那麼長的耐心?
這一年左右,就他聽說的,吳長興跟昌敏求婚,就不止一次兩次了,每次都失敗。
就這樣,吳長興還是舍不得這個女人。
人有千萬種,或許吳長興就是個天生癡情種子?
眯眼看了吳長興五六秒,徐同道才展顏一笑,點了點頭,“行吧!去哪兒?你帶路。”
雖然他理解不了吳長興的癡情,但他可以尊重。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或許,吳長興在這不斷被拒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愛情的愉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