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98!
返回1998正文卷第573章那麼巧鄉下出來的人,有些生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比如嘮嗑。
自從徐同道在縣城買了房子,葛小竹搬來住也有兩年了。
這麼長的時間,她和左鄰右舍也基本處熟,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跟左鄰右舍的小媳婦、老太太等人聊個天、嘮個嗑。
眼下這個季節,白天天熱,她也隻能在早晚的時候,與她們嘮嘮,其它時間太熱了。
唔,主要還是傍晚吃過晚飯以後,搬個小凳子,一邊在巷子裡納涼,一邊與同樣出來納涼的小媳婦、老太太嘮嗑。
因為清晨的話,她有家務要做。
比如做飯、洗衣、掃地、拖地……等等。
今天傍晚,也沒例外,吃過晚飯,她又端著小凳子,順便帶上今天去菜市場買的毛豆,在院門口的巷子裡,與人一邊聊天,一邊剝毛豆,兩不耽誤。
此時和她聊天的有幾個寂寞的老太太、兩個老頭,還有兩個小媳婦,以及幾個半大孩子。
老太太們聚過來,純粹是閒聊。
兩個老頭……一個是其中一個老太太的老伴,另一個老頭純粹是因為沒有老伴,所以來這裡尋找樂子,打發時間。
至於兩個小媳婦?
一個已經吃過晚飯,帶孩子出來玩耍。
另一個手裡還端著飯碗,蹲在對麵院門口,一邊往嘴裡扒飯、塞菜,一邊樂嗬嗬地聽著老頭老太太們聊天,不時湊趣說一兩句。
好一副和諧的鄰裡氛圍。
很難說,這其中沒有葛小竹的功勞。
本來這條小巷裡,傍晚時分是沒有這樣氛圍的。
但自從葛小竹與鄰居們處熟了後,隔三差五在院門口與人聊天,慢慢的,加入她們聊天的人,就越來越多。
漸漸的,連老頭子也開始混入進來。
後來,小媳婦、大姑娘、小屁孩,也越來越多。
反正每天傍晚,小巷這一截的氛圍,越來越像農村了。
說起來,這也都是寂寞憋的。
丈夫徐衛西已經失蹤幾年,葛小竹平時一個人陪著兩個正在讀高中的兒女住在這小院裡,多數時候,其實都找不到人說話。
大兒子徐同道常年在外忙生意。
小兒子話越來越少,自從上高中後,平時在家,除了吃飯、洗漱、或者上衛生間的時候,會出來一下,其它大部分時間都一個人窩在他自己房間裡看書、做習題。
女兒葛玉珠,雖然性情活潑,但她多數時間也是在學校。
人到中年的葛小竹,平時除了一個人在家看電視,真的閒得慌。
但自從跟鄰居們熟了,特彆是每天傍晚在院門口與鄰居們嘮嘮嗑,她的心情倒是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