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排臨街的門麵房是最近開發出來的,大部分都還沒有賣出去,徐同道決定把剛剛看中的二樓、三樓那些房子全部買下來。
回去的車上。
譚詩忍不住感慨“小道,你這手筆是不是有點太大了?就為了讓孩子們有個鍛煉的地方,至於開這麼大的健身中心嗎?”
徐同道笑笑,“現在的城市,和咱們小時候住的農村不一樣,平時能讓孩子們儘情玩耍的地方太少了,而且,鍛煉身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希望他們從小都能養成鍛煉的習慣,練出一個好身子,比什麼都重要。”
譚詩失笑,“人家做父母的,都是想著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比如美術、唱歌、鋼琴、小提琴什麼的,你卻花這麼大代價想讓他們鍛煉身體,嗬嗬,你不會是想讓安安、樂樂以後都練武吧?你真不想培養他們以後繼承你的事業呀?”
徐同道微笑,“文化知識,他們要是想學,不用我逼,他們自己就會主動去學,如果他們不想學,那不管我怎麼逼,也沒什麼用。
但鍛煉身體不一樣,不管他們喜不喜歡、情不情願,我都能監督他們完成一定量的鍛煉,效果肯定是有的。
而且,不管他們以後想做什麼,有一個好身子,都是前提。”
譚詩眨了眨眼,微微動容,感覺徐同道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她也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從小到大,見多了父母逼孩子學習,但孩子的學習成績卻總是無法提升多少的例子。
現在想想,究其原因,還真是徐同道剛剛說的那樣——文化知識,如果不是真的自己想學,彆人逼迫是沒什麼用的。
因為學習這事,很難量化。
就算能量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走神開小差,做家長的也很難監督。
畢竟……誰能強迫一個人不走神呢?
但鍛煉身體就不一樣了。
你鍛煉的時候,用不用心、用不用力,那是能看出來的,確實挺好監督。
車子回到竹絲苑。
在徐家彆墅院牆外停下,譚詩跟在徐同道身後下車,走進院子。
跟在徐同道身後的譚詩,剛走進院子,目光就下意識尋找小姨葛小竹的身影,她不好意思打電話問小姨關於她和徐同道的事,所以她就想主動出現在小姨麵前,希望小姨看見她的時候,能自己想起那件事,然後主動找她私下說徐同道的態度。
剛走進徐家彆墅,她就看見小姨的身影。
小姨葛小竹正在客廳沙發那兒納鞋底。
這一幕把譚詩看得愣了愣,這都什麼年代了?還納鞋底?
在她印象中,這年頭也許鄉下還有老太太沒事的時候會納鞋底,手工做幾雙鞋子穿。
但她小姨葛小竹現在過得是什麼生活?她兒子是全省首富呀!什麼鞋子買不起?還用得著小姨親自納鞋底?
“小姨,你怎麼還納鞋底呀?”
看著徐同道去餐廳那裡倒茶,譚詩帶著幾分好奇,快步來到葛小竹身旁坐下,好奇詢問。
葛小竹一扭頭,看見譚詩,葛小竹就無奈一笑,她這兩天沒跟譚詩聯係,不是她忘了那件事,而是她不知道該怎麼跟譚詩說。
因為本來譚詩沒那個想法,是她葛小竹主動提起,勾起譚詩的念想,結果她卻在兒子徐同道那裡碰了釘子,徐同道說什麼也不同意娶譚詩。
這讓她還有什麼臉跟譚詩說呢?
不過,既然譚詩暫時問的是她納鞋底的事,葛小竹就順著她的話答,“哦,玉珠不是要結婚了嘛,我想親手給她做幾雙鞋子做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