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兄弟,自應有福同享。
在這風起雲湧的亂世之中,首當其衝的,無疑是蘇皇後那雷霆萬鈞的一擊。
她親自操刀,以廢帝為靶,以當今聖上突患重疾為由,公然篡奪了天命,自詡為聖德光耀皇帝,獨自坐鎮朝堂,掌控天下大權。
而在這一波未平之際,南疆的燎原軍也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他們,由威名赫赫的踏雪侯蕭保立引領,高舉著光複炎陽正統的大旗,義無反顧地舉起了反叛的旗幟。他們北上的征途,直指西京,目標明確,意圖清除那些蒙蔽聖聽、禍亂朝綱的奸佞之徒,意圖恢複炎陽王朝的清明與繁榮。
此刻,大地似乎都在為這即將到來的風暴而顫抖,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兩大勢力之上。誰將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笑到最後,誰又將淪為曆史的塵埃,一切都在未知之中。
在那動蕩的時局裡,山南和京畿兩地的十四處藩鎮,如風中搖曳的燭火,紛紛倒向了蕭保立的麾下,他們響應了踏雪侯那激昂的勤王口號,仿佛一股暗流在悄然湧動。
然而,這股暗流並未能掀起滔天巨浪。西京的皇城禁衛,如同鐵壁銅牆,迅速而果斷地將這些反叛勢力鎮壓下去。大部分反叛者都在這場風暴中消散,隻有寥寥數人,如同漏網之魚,僥幸逃脫,一路南下,最終與蕭保立的燎原軍會合。
這些消息傳到東都,對於李延鶴等人而言,雖如冬日的寒風刺骨,但卻也帶來了幾分欣慰。至少,那位看似超脫的踏雪侯,在關鍵的時刻,並未倒向西京一側。隻要燎原軍北上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那麼他們對於東都的掌控,便多了一分希望。
在這亂世之中,每一絲希望都如同燭火般珍貴。李延鶴等人深知,隻有緊密合作,才能在這風雨飄搖的局勢中站穩腳跟。因此,他們不斷密謀,計劃著如何利用燎原軍的這股力量,為自己在東都的地位再添一分保障。
在珈藍寺的巍峨山腳下,駐軍營地的中心,主帳內燈火通明。李延鶴,這位以智謀著稱的將領,正將他精心收集的各式情報,一一遞交給麵前的兩位得力助手——管驍與葉當聽。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如同山間的岩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正如我們那位智計無雙的青嵐先生所預料的那樣,那位踏雪侯終於按捺不住,露出了他的獠牙。此刻,正是我們展露鋒芒,給予回應的絕佳時機。”
管驍,這位久經沙場的勇將,眼中閃爍著戰意“將軍,我提議,我們與北燕王的部隊互通有無,攜手並進。在烏夜騎還未完全反應過來的刹那,兩軍聯合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他的建議,如同戰鼓擂動,激蕩在營帳之中,激起了眾人的熱血與鬥誌。李延鶴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知道,這一戰,將是他們展現實力,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
葉當聽靜靜地凝視著手中的軍報,那泛黃的紙張上,字跡如同戰場上的烽火,跳躍著、閃爍著。他沉默了片刻,仿佛是在與那些字跡對話,又似是在與自己的心魔交鋒。終於,他深深地吸了口氣,聲音低沉而堅定。
“即便我們此刻同心協力,攜手並進,那北燕王所屬一旦得知風聲,定會暫緩攻勢,退守觀望。”
管驍本欲出聲詢問,但話到嘴邊,他忽然明白了葉當聽話中的深意。他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欽佩。
“葉莊主所言極是。那踏雪侯已然北上勤王,北燕王若是此時強行攻入東都,隻怕這繁華之城到頭來不過是蕭保立的囊中之物,為他人做了嫁衣。”
在這些漫長的日子裡,管驍無疑是協助言彆出兵、增援鎮東門次數最多的人。他像一把銳利的劍,在戰場上披荊斬棘,同時也像一名精明的軍師,用他敏銳的洞察力剖析著北燕王軍伍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意圖。
管驍看穿了北燕王的戰略布局,也洞察了對方對於未來戰事的精心策劃。他像是一個孤獨的獵人,靜靜地觀察著獵物的一舉一動,尋找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而對於軍功的爭奪和分配,他更是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徹。葉當聽隻需稍作提點,他便能迅速領悟到其中的奧妙和陷阱。他明白,軍功雖然誘人,但背後的權謀和陷阱更是令人防不勝防。
葉當聽點頭,沉聲道“你說的沒錯。我們還需要再觀望一陣,等待那位言統領親自前來,提議兩軍一同發兵攻城。到那時,我們才能徹底探清他們的真實意圖。”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明白,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他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在這場波詭雲譎的戰局中立於不敗之地。
李延鶴微微頷首,聲音沉穩而堅定“既如此,便依此行事。近日來,一切照舊,還請管將軍繼續與言彆將軍攜手,穩固鎮東門之防線。同時,我也會加緊駐軍營地內兵卒的整備與訓練,確保萬無一失。”
正當管驍準備恭敬地抱拳回應之際,營帳之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一名來自南地的兵卒慌亂地衝了進來。他的麵色驚慌,仿佛遭遇了什麼不可告人的急事,連基本的禮節都顧不上了。
李延鶴見狀,眉頭微蹙,但語氣依舊平靜“何事如此慌張?但說無妨,無需拘禮。”
兵卒急匆匆地闖入,聲音中帶著幾分緊張和不解“稟告大人,情況有些異常。那言統領與寧小先生,竟一同朝著弈劍山莊的營地行去,似乎有某種緊急之事。桂信將軍已經親自前去攔截,並命我速速前來向您稟報。”
李延鶴聽聞此言,瞬間站起身來,目光如炬。他瞥了一眼葉當聽,後者亦是麵色凝重,微微頷首。
兩人目光交彙,僅在一刹那,便彼此讀懂了對方的心思。這突如其來的行動,必定與薑硯臨之事有關。言彆與寧珂,這兩位原本互不乾涉的人物,此刻卻聯袂而行,顯然是察覺到了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此事非同小可,我們需立即作出應對。”李延鶴沉聲道,眉宇間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
李延鶴,這位果斷的男子,毫不遲疑地繞過了主座,目光堅定,顯然已下定決心,準備向弈劍山莊的營地進發。每一步都踏得如此穩健,彰顯出他內心的堅韌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