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軼事!
在政事堂的召集下,兩製以上大臣很快來到垂拱殿,其實最近的事情在東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作為兩製以上的大臣,他們自然是知道這些事的,政事堂忽然急召兩製以上大臣,想來就是因為此事了。
臣子們來到垂拱殿,案卷已經擺放好了,趙佶說道“諸卿請看吧!”
一眾臣子們翻看案卷,垂拱殿裡隻有翻閱案卷的聲音,半晌後,範純禮長歎一聲,說道“國朝未有之大案,國朝未有之醜事!”
孔家做出的這些事,確實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其實什麼欺壓百姓,霸占田產,都在臣子們的容忍範圍內,畢竟就算是聖人苗裔,也總有幾個不肖子孫吧,但是私藏甲胄弩弓,伏殺朝廷大臣,這就是不可容忍了。
韓忠彥說道“官家已經決定設置勘院,專司其事,務必要審明真相,給天下一個交代!”
這麼大的案子,設立置勘院來審理,也是正常。下麵就是選拔乾吏來審斷此案了。
蘇轍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官家,此案一乾人犯,數量甚多,押赴東京,關押於何處?”這確實是個問題,孔家案涉的人員可不少,一律押到東京來,關押於何處,確實是一個問題。
趙佶首先讓範純禮和蘇轍介紹開封各處的監獄,開封府內的地方監獄有府司監獄、左右軍巡院獄和左右廂監獄,殿前馬、步軍司獄以及四排岸司獄等。這些監獄首先被排除在外,因為這些監獄魚龍混雜,容易串供或者自殺等等,而且防守不嚴,容易走漏消息。
殿前馬步司獄是專門用於關押犯罪的士卒武官的,也不適合。
除此之外,就是刑部獄、禦史台獄、大理寺獄,當然還有兩個特彆的監獄,一是宗人府獄,這關押犯罪的宗室,可以排除,還有就是皇城司獄。
趙佶的本意就是將他們關押於皇城司獄,一來是皇城司獄戒備森嚴,可以保證人犯不發生意外,保障案件正常審理。二是將人犯關押於皇城司獄,就在趙佶的掌握之中,萬一有變故,趙佶也能及時彌補。
但是大臣顯然不希望這些人犯關押於皇城司,很顯然,很多大臣還是認為,這些口供說不定是皇城司刑訊逼供來的,大家都是做過州縣官吏的,大宋的州縣官吏審斷案件時尚且隨意用刑,皇城司這些人什麼鳥樣,大家都清楚。
故而大臣們都主張將人犯羈押於大理寺獄。
因為刑部獄關押了大批州縣送來的死刑待決罪犯,也是魚龍混雜,並不安全。禦史台獄是為了關押犯罪官吏設置的,雖然條件尚好,但是過於寬鬆,而且恐怕也不夠關押這麼多人的。
唯有大理寺獄,戒備森嚴,規模龐大。大理寺獄作為中央監獄,負責審理三司及諸寺監等處,除本司公人杖、答罪非追究者以外的各種案件。官員犯法者“體大者多下禦史台,小則開封府、大理寺鞠治焉’。大理寺監獄的管理有著嚴密的製度。犯人入獄前必須經過嚴格地檢查“凡金刀若酒及紙筆、錢物、瓷器、柞棒之屬,皆不得入”待犯人入獄後,嚴禁獄官、獄吏泄漏獄情。
和東京其他監獄不同,在設立大理寺獄時,就考慮了保密,大理寺右治獄規定“係公人泄露獄情杖一百”。獄卒的使用遵循回避法“大理寺手分、獄子,令本寺於外州軍差撥”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保密性。
趙佶思考了一下,說道“除主犯及孔家嫡支關押於皇城司獄外,其餘人犯,關押於大理寺獄,不得虐待,不得法外施刑!”
接下就是考慮置勘院的組成人選了,先考慮排除哪些人,韓忠彥認為“糾察在京刑獄司、大理寺、皇城司及中官不得預置勘院。”
大理寺不參加很簡單,因為大理寺是複核機構,置勘院作出判決後,由大理寺和糾察在京刑獄司複核後,就可以上報趙佶和政事堂批準了,而且皇城司、大理寺現在都關押人犯,為了避免法外用刑,故而他們不參加。
糾察在京刑獄司相當於巡視組性質,糾察在京刑獄司對禦史台、開封府、大理寺、中央的諸寺監、左右外廂、三排岸、馬步軍司、臨時詔獄等二十餘處在京的司法機構有糾察的權力。其中禦史台、開封府、大理寺以及臨時詔獄是常見的詔獄審理組織,糾察在京刑獄司對其的糾察權,實際上也就是對詔獄的監督權。
和大理寺主要負責複核判決不同,糾察在京刑獄司主要負責對司法過程進行監督,在京的司法機構需要定期向其彙報斷案禁囚的情況。同時,糾察在京刑獄司還可以主動索取卷宗進行審查,即有權“逐處斷徒以上罪,於供報內未儘理及淹延者,並追取案牘,看詳駁奏。”
而且糾察在京刑獄司都是皇帝親信,為了確保糾察在京刑獄司的權力能夠不受除皇帝以外的其他人員乾擾,還賦予糾察在京刑獄司隨時麵見皇帝的權力,即“糾察刑獄官,如有公事上殿,即赴內殿起居,仍免常朝”。這也表明,糾察在京刑獄司不受其他任何機構管轄,隻需要對皇帝負責。
當然依靠彆人不如靠自己,作為皇帝,趙佶也有自己製衡置勘院的手段,就是錄囚。
所謂錄囚,就是皇帝和政事堂宰執親自訊察囚犯、平反冤獄、梳決淹獄、寬宥罪犯的一項綜合性的司法製度。錄囚的判決是最終判決,不可更改。
所以趙佶對諸位臣子們說道“本案經置勘院審斷後,吾與政事堂宰執們錄囚決獄。”趙佶決定先把事情說開,表明立場,這個案子若是置勘院的審理沒有讓趙佶滿意的話,趙佶就要動用皇帝的權力,親自錄囚,審斷此案。
呂惠卿說道“官家,不若置勘院審斷後,先三司推事,再報聖裁!”
趙佶當然知道呂惠卿的意思,相較於置勘院的封閉審理,三司推事政事堂就可以施加影響了,若是有不滿意的,政事堂在三司推事階段就發回置勘院,免得趙佶直接和臣子衝突,這樣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