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黎整體結構類似一個√形,而這個大√內還有一個√形的山脈鑲套,五宗就分布在其中。
【虞淵山流光宗】位於塵黎西部最外側的平原,【見空山明鏡宗】位於塵黎西部√形山脈的左側中,【虛神山泰冥宗】位於√形山脈中心的盆地,【寐羽山坐幻宗】位於√形山脈的右側,而【洪浮山潢洋宗】位於東部最外側的平原與大海。
塵黎西南是大辰的西山大域,而西部過海便是妖靈的太淵群山之域,而北部是狂亂的天海和終日被暴風雪肆虐的極北冰原。
冰原並非大陸,而是嚴寒凍結的海水,數萬裡厚的太古玄冰下據說還有懷虛大仙人鴻蒙創世之時留下的原初造物之海殘留,擁有不可思議的偉力。
甚至,有人說,在那沒有一絲光芒和溫度的黑暗玄古冰洋最深處,古老濛澒巨獸的血脈寂靜地在那裡沉眠,這些偶爾蘇醒的古老神獸如山脈般龐大,它們僅僅是翻身,就足以攪動著冰原之底的暗潮,令冰原不斷崩碎又重組,讓整個極北冰原永恒變化不休。
見空山脈以北八萬裡,冰原沿海的一處寒冷山脈。
於這人跡罕至的嵯峨群山深處,有著一座妖靈洞府,喚作‘遊風洞’。
五位神藏級的妖王因為天生性子平和,能力互補,不像是其他山海群妖那樣互相爭鬥,故而聯合在一起,組建了一個不入流的妖靈門派。
在懷虛界,界定入不入流的不是人,而是天道,是昔日道庭定下的天則。
沒有顯聖真君,沒有福地洞天,沒有大道垂青,便稱不上下門,登不上道庭天冊,入不了舉世聞名的十天一百零八山,八百洞天三千福地之流,自然也就沒有天道給予的氣運,門中的持命子也就會少,沒有後繼者。
若是人族門派,沒有後繼者,便是速生速死的蚍蜉,迅速崛起又隕滅,百年一個生滅。
但妖靈壽命悠長,沒有後繼就沒有,尤其是這遊風洞五靈其中有一位是活過了兩萬年的柳木妖靈,甚至經曆過禦神大廷的魔性餘孽被那時還是六宗亦或是七宗年代的塵黎諸門聯手剿滅的【除魔時代】。
隻要它還活著,遊風洞就不會消亡。
而剩下的四靈,也都各有神通:一個是巨石感孕天光而生的石猩,一個是北海冰洋中的巨龜,一條是棲木而居的樹蛇,一個是深海潛伏的永光水母。
簡單來說,就是長壽!
五靈改造山脈周邊的風水,以柳木靈為中心,在極寒之地造出了一個小小福地,庇護周邊生靈,一些冰原人族也加入其中,負責造一些器械符籙,建造城池據點,一同抵禦偶然出現的凶獸和天魔襲擊。
這麼幾千年來,遊風洞治下倒也算是一方淨土,生活在其中雖然有些寡淡,但也稱得上是安樂。
但從十幾年前,瀚海魔災與霜劫開始,事情就發生變化了。
首先是北疆一地天魔數量驟增,各路遠比之前強大的魔化凶獸和邪魔和浪潮一般不斷湧現,而從未關心過這種蠻荒地帶的塵黎五宗也開始派遣宗門行走四處剿魔,順便乾掉一些不聽號令的妖靈。
按理來說,常做善事的遊風洞是無須擔心這點的。
但正所謂人老成精,妖老更是精明。
妖活了這麼多年,還不懂人類乾活是什麼態度?
對方問了還好,知道它們是良妖,是忠臣,最怕的就是這群人過來把它們打一頓,然後惡狠狠地逼問自己等妖勾結天魔的原因,這才發現自己打錯人了,結果為了遮掩恥辱就把它們滅口……那才沒處說理呢。
這不是開玩笑。
遊風洞以東三千四百裡,便有一群鼠妖和昆妖設下的妖洞,裡麵也有七位神藏妖王,統轄數千裡山域,日子好不快活。
可突然間,便有十幾位宗門神藏突然出現在妖洞周邊,追殺一位同為人族的修者。
雙方大戰一場,餘波便將妖洞崩碎,瞬息間就殺死了數十萬有智生靈。
七位神藏妖王還想要反抗,但那可是上門真傳,打它們這些鄉下神藏都算不上,根本就是野外刷新的野生神藏根本要不了兩下,很快就齊齊魂飛魄散。
那群追殺的人類神藏手段狠毒,順手就將周邊橫死的生靈魂魄全部都煉化為鬼物,作為神通的彈藥轟擊向那人族修者,又被那修者以一口鏡子裝載,大概是被煉化,神魂俱滅了。
而被追殺的人族修者卻不同,他注意到了他逃跑路徑上的遊風洞,便施展大神通逆轉光影,朝著另一個方向遁逃,一時間讓那群人族神藏找不到蹤跡,泄憤般將妖洞中那些幸存的鼠鼠和昆妖全部殺光,補給了一番彈藥後繼續追蹤。
遊風洞五靈瑟瑟發抖地看著這群大概率是泰冥宗的神藏追殺人族,又將妖洞諸妖滅口的行徑。
無論怎麼說,那都是幾十萬近百萬智慧生靈啊,就這樣兩刻鐘內全都死了,要不是遊風洞為了抵擋霜劫加固了山嶺大陣,陣基也是柳樹靈這種自然之靈的本體,隱蔽性夠高,那它們絕對必死無疑。
不過還好,這隻是人族內戰,殺完之後就離開了,而且大概率不會再回來。
歸根結底,在這荒山冰海,又沒有寶物,地脈又是勉勉強強夠幾個神藏日常修行煉寶所用,純粹雞肋,一般人族大勢力的強者根本不會來這。
過了些時日,霜劫正如那莫名其妙的來,也突如其來地走。而因為旁邊的妖洞覆滅,多了不少無主靈脈,七位妖靈神藏的死也滋養了這片天地,多了不少靈物靈地,遊風洞的勢力範圍增大了不少,整個洞鬆了口氣,日子逐漸寬裕了起來,算是度過了這一劫難,且大有興盛之兆。
見狀,五位妖靈也開始廣傳授法,準備再從大山中無窮無儘的妖靈和人族中選拔出一批合適的弟子,擴張一下勢力,將新得的靈地地脈鞏固一下。
畢竟,在這荒野之地,也隻有傳道授法,統禦一方能得到一些氣運。
五位神藏妖靈在沿海的冰造大台上,各自展露真身,而台下的一眾妖靈人類都能從中感知到五位妖王的手段,能挺得過威壓,且對一方氣息感到親近的,就算是符合要求,會被收入遊風洞門下,日後慢慢培養。
這就是鄉下小門小派招收弟子的手法:簡單,粗暴,且有效。雖然會淘汰許多隱藏起來的種子,但能選出來的就代表的確有天賦——反正也沒人和它們內卷,這地方也養不了太多武者。
其中,便有一隻蚌妖,展露出了非凡的天賦。隻見它綻開自己的本體,柔軟粉紅的蚌肉中,一顆圓瑩白湛的珍珠大放光明,頓時投影出了一個麵容清秀端麗的人類少女,身披乳白色的紗裙,眉眼羞澀清純,嘴角帶著一絲微笑,察覺到眾人目光後還微微行了一個禮。
而後,這光影又一轉,化作一個唇紅齒白,英姿勃發的少年武者,腰間佩劍,姿容端正,他拔出佩劍,雖然沒有任何聲音,但所有圍觀的小妖人類心中都響起了一聲鏘鳴。
此乃蚌妖的天賦異能,這隻蚌妖大概率祖上有蜃的血脈,可以投影幻化諸多異象,甚至能於夢幻虛影中,於自己的珠內締造出一片小天地,和體內陣界和妖丹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武道還是真靈都彆有優勢。
接下來,這蚌妖又投影出了許多栩栩如生,根本看不出真假的妖獸:或虎,或鯨,
這等資質上好的小妖種子,頓時引起了同樣擅長虛實幻化,同為海中妖靈的水母真靈的興趣,它正準備開口,要下這年輕蚌妖,卻又見這蚌妖再次投影。
而這一次,它投影出的,便不是什麼人,而是……
它自己。
一個同樣有著青白蚌殼,粉色蚌肉,同樣有著一顆明晃晃珍珠的蚌妖。
看見這一幕,不僅僅是永光靈動容,其他四位妖王也都齊齊側目。
因為這蚌妖投影出的,並不是簡單的投影,而是一種類似化身分神般的,近乎於神通的手段——那投影而出的蚌妖本身沒有任何神異,但卻和它本體一模一樣,無論是靈炁運轉,亦或是生機活性都是如此。
聽上去平平無奇,但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這頭蚌妖對自我身軀乃至於精神的把握,遠超絕大部分智慧生命。
這近乎於‘第二我’的化身分神投影,日後隻需要照著這條道上修行,就絕對可以進階武脈乃至於神藏,成為他們遊風洞的第六大靈,甚至超越它們!
唯一讓所有妖犯難的是,它們沒有任何靈,包括永光靈擅長這條道——永光擅長的是製造幻覺,自我變化,而不是這種分神化身的手段,這位天賦卓絕的小妖,恐怕根本得不到多好的教育。
那浪費這天賦實在可惜,便送給其他大宗門,大妖靈?
說實話,遊風洞五靈隻是妖善不是傻,它們因為長壽自給自足所以很少殺伐,但莫說是其他弱肉強食,大概率一口就把這小妖吃了的妖靈勢力了,就算是送去人族那邊,人族也不會對一個天賦好的小妖靈傳授正法——若是一些心思壞點的宗門,恐怕還會特意傳授給這小妖一點有著後門的修法,讓它自己把自己修成一個活體法器法寶,成了他人手中不得解脫的器靈。
但也就是在這時,突然有一個人影出現在了台上。
這人影胡須拉碴,長發散亂,披著黑色的長袍,雙眸微眯,讓人看不清是睜還是閉。
他腰間挎著酒葫蘆,端起喝了一口,然後一手點在這蚌妖的珍珠上。
霎時間,流光旋轉,光影扭曲,隻是刹那間,這小妖原本還有些原始迷蒙的神智就清晰了起來,體內那水煞幻炁青炁糅合駁雜的靈煞也被洗淨,隻餘一絲玄之又玄的清光清炁。
而這小蚌投影而出的自己,也愈發清晰明了,簡直,就像是從鏡子中倒映出來的那樣!
這小妖還不知道自己得了怎樣脫胎換骨的造化,但在場的五位妖王頓時就齊齊化作人形,然後跪了下來:“拜見明鏡宗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