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帝國傳!
自得父親開解,宇文君豁然開朗。
既然鐘情於那登徒子,任它外界洪水滔天,又與我何乾呢?
此時她向小荷打聽外麵消息,無非是給枯燥的生活增添點樂趣罷了。
“小姐呀,估計那幫嚼舌根的也累了,最近倒是沒有啥新鮮說辭。隻不過……”
見小荷欲言又止,宇文君好奇地問道:“隻不過如何?”
小荷撅著小嘴兒,神情有點憤憤不平。
“隻不過之前來咱家提親的幾家再沒來過,真是可惡至極。”
撲哧!
聞言,宇文君笑的很開心。
“這不是最好嗎?難道你盼著本小姐嫁出去呀?”
“怎麼會,小荷整日盼著小姐和王公子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小丫頭歪著腦袋,一臉的憧憬之色。
宇文君羞澀一笑,旋即臉色黯然下來,遙望東方怔怔出神。
小荷吐吐舌頭,眼神裡儘是歉然,無心之語卻是勾起了小姐的相思之苦。
眼珠子咕嚕嚕轉幾圈,小荷計上心頭。
“小姐,咱們在開封搞的南城棚戶區開發,也不知道進度如何了?婢子覺得可以寫封書信問問王公子。”
憑欄遠眺的宇文君身子一震。
自己怎麼就那麼傻!
既然思念那登徒子,又為何不能主動出擊呢?
想我宇文家世代軍旅出身,我宇文君雖為女兒身,卻也應該行事果斷大方,又何必整日做小女兒姿態。
想到便做,豁然轉身。
“小荷磨墨!”
……
大興皇宮。
天光微亮,百官分文武兩列入朱雀門進皇城,參加今日大朝會。
大朝會,凡七品以上在京文武官員悉數到場。
所以,今日官員格外多。
官職高者入殿參政,親聽皇帝訓話。
官職低微者,隻能依序候在殿外,重要政令由宦官高聲傳唱,若想一睹龍顏,唯有等待皇帝召見。
殿內群臣就位,睡眼惺忪的楊廣落座後,三呼萬歲之聲響徹雲霄。
楊廣渾濁的眸子也終於清澈起來,掃視群臣一眼後,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
“眾愛卿平身。”
“謝吾皇!”
內史侍郎虞世基出班奏道:“啟稟陛下,下月初一乃黃道吉日,宜遷都。”
內史省作為替皇帝起草召令的機構,首官內史令常年空缺,虞世基實則是內史省的扛把子。
也是楊廣最信任的人。
除了近水樓台先得月,虞世基諂媚迎上的本領居功至偉。
關於遷都事宜,朝堂上已經討論三月有餘,起初以太常卿高熲和上柱國賀弱弼為首的兩朝元老是堅決反對的。
但楊廣也非孤軍奮戰,一幫新晉權貴為其搖旗呐喊,元老們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
見皇帝的喉舌把黃道吉日都算好了,群臣有人歡喜有人愁。
“臣附議!”
“臣等附議!”
內史省幾個通事舍人帶頭呼應老大虞世基,其他親近官員也紛紛站隊,表示堅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