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帝國傳!
曹州,離狐縣。
徐蓋和兒子徐世績剛到家半日,管家就拿著書信找到書房。
“少爺,這是給您的。”
聞言,十一二歲的徐世績起身接過,好奇地追問道:“可知那人身份?”
管家搖頭,褶皺的老臉上滿是無奈的笑容。
“那少年公子大不了少爺幾歲,他說少爺見信便知。”
徐蓋輕撫胡須,笑道:“我兒何不拆來看看?”
“爹說的是。”
徐世績撕開信封,讀到最後竟然輕笑起來。
“爹,您也看看吧。”
徐蓋接過,快速瀏覽一遍,也是頗覺好笑。
原來,有個叫王貞的家夥,言他敬仰徐蓋樂善好施,又聞徐世績天資聰穎,久仰大名,欲要結交。
反正是各種不要錢的驢屁奉上。
奈何無緣得見。
最後言及王家生意,想要與徐家合作,在曹州開辟分店。
“爹,孩兒看這王貞是想借助咱們家力量在曹州站穩腳跟罷了。”
徐世績雖然聰穎,卻是年幼,看的並不如徐蓋透徹。
“我兒言之有理,卻並不全麵。”
“唔,願聞爹之高見。”
“這小子除了開篇恭維爹一句,其他都是與你有關,看來他挺看好你的,哈哈哈哈。”
少年心性,徐世績稚嫩的臉龐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
王貞嘛,尋機定要會會。
……
東都洛陽,紫薇宮宣政殿。
耗費巨大人力財力,用時近一年營造的新都,楊廣甚是滿意。
神清氣爽地高坐龍椅,俯視群臣,目光落在將作監大匠宇文愷身上。
“宇文愛卿。”
“臣在。”宇文愷出班。
“愛卿營建新都有功於社稷,今日起擢升工部尚書。”
“謝陛下!”
宇文愷神色從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令百官折服。
確實,宇文愷畢生熱衷於土木工程事業,做大官還真不是他的追求。
接著在封賞其他有功之臣時,反而令百官眼紅不已,心裡想著要不要活動到工部去得了。
突然,民部尚書裴矩出班奏道:“陛下,今歲河南大旱,灌溉水源短缺,秋收恐將減產,需要做好賑災準備。”
楊廣卻是不以為意。
“若有災民,開倉放糧即是,眹豈會餓著自己的子民。”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裴矩苦笑道:“稟陛下,含嘉倉餘糧隻夠維持京師所需。”
聞言,楊廣麵沉似水,伸手拍了下龍椅,怒聲道:“既如此,那就從江南運糧。”
不待裴矩答話,內史侍郎虞世基火上澆油道:“陛下,道路崎嶇,恐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見貼心小棉襖也來給自己添堵,楊廣剛想罵娘卻又止住了。
虞世基非莽撞之輩,此言定有深意。
略加思考,楊廣就想通了這老狐狸的深層用意。
幾個月前,他就有了開鑿大運河巡遊江南的想法,隻是遭到朝內老頑固們的反對,加上遷都之事煩擾,也就不了了之。
未曾想,今日民部送來一個天賜良機。
想到這裡,楊廣佯怒道:“諸位愛卿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