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小子怎地變的如此乖巧,不喊老夫‘老頭兒’了?”
“此一時彼一時!再說學生剛剛失憶,往事都記不起了。”
見他神態滑稽,言辭詼諧,幾人都忍不住樂了。
這時,仆人送來茶水,韋師邀請幾人落座詳談。
宇文愷潤潤嗓子,將信將疑地問道:“孝逸,南城開發區真是你設計的,不知你師承何人?”
聞弦歌而知雅意。
王貞已然猜到宇文愷的心思,但他還真沒有建築學方麵的師傅。
但俗話說沒有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
非要說師傅。
那也是後世家庭環境影響的,又經曆房地產大起大落,多少也有點心得體會。
再加上這一世涉獵的諸子百家書籍,所以在土木工程學方麵才有點造詣。
“哎,實不相瞞,學生在土木工程方麵那是生而知之。”
聞言,其餘三人都懵逼了。
咋恁地不要臉?
宇文愷思想進入誤區,以為王貞礙於師門規矩,不願意透露師傅信息。雖然非常遺憾,卻也沒再多做糾纏。
王貞和韋琮是好兄弟,韋師遂也不當他是外人,目光轉向宇文愷。
“安樂兄,陛下不是委任你開鑿大運河嗎,怎地悄無聲息到了汴州?”
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得知老頭兒就是宇文愷,王貞還在想怎麼把話題引入大運河工程上,未曾想韋師這麼快就幫了自己一把。
“伯父,小侄猜測先生肯定是提前來考察河段了。”
宇文愷眼前一亮,心裡暗讚這廝聰明。
接著又聽王貞道:“運河經過汴州是樁天大的好事,既方便客商南來北往,又能幫助當地緩解旱澇災情。”
分析的鞭辟入裡。
這下就連韋師也投來讚賞的目光。
“孝逸說的不錯,但你似乎隻看到了運河的好處,卻忽略了修建運河所耗費的人力物力。”
身為一州長官,韋師不得不為民生考慮。
目光若有若無地瞥向宇文愷,神情有些哀怨。
宇文愷頓覺老臉尷尬,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聖命難違啊!
見時機成熟,王貞拱手笑道:“學生有一策,願替伯父和先生分憂。”
“哦,如何替老夫分憂?快說來聽聽。”宇文愷也想為百姓謀福利,聞言迫不及待。
“學生主持的南城開發,伯父和先生都是看過的,以為如何?”
見二人點頭,王貞也不再賣關子。
“鴻鵠建築公司是經過實踐檢驗的,若汴州大運河工程交由學生的公司承辦,也能替朝廷省下不菲的經費。
再說勞役問題,百姓苦役大家都是知道的。
若是本公司有償招募勞役,既能提高百姓參與工程的積極性,也能幫朝廷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言畢,廳內一時鴉雀無聲。
這個想法實在太大膽!
朝廷基建,向來都是工部親力親為,委托給民間商股未有先例。
半晌,韋師方才疑惑開口:“可你又出錢又出力,到底圖的什麼?”
宇文愷也是連連點頭附和。
“對啊,老夫也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