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揚明!
北京的九門雖然都有五城兵馬司的官兵把守,但在辰時初到申時末對所有人都是敞開的,隻是遇有皇室儀仗和二品以上大員進出時才會臨時禁止其他人出入,待儀仗或官駕過去之後才解禁。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七,五城兵馬司的官兵早早驅散了閒雜人等,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將崇文門戒嚴了起來,禮部賢良祠的驛丞帶著一品大員的儀仗等在城門口,帶隊的人竟然是因嚴嵩去職之後剛剛受命署理部務的侍郎高儀。消息靈通的人一看就知道,定是那剛剛被起複的內閣輔夏言回到了京師。
抵達京師的夏言被高儀和禮部官員接到了賢良祠住下,剛剛換上了正一品的朝服準備進宮覲見皇上,就聽到有人來報,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呂公公前來探望。
夏言平生最看不起閹寺,將他們視為奴才而不屑一顧,因此在內閣任職期間,與呂芳這位中宮第一貴鐺巨宦並無私交,見過禮分賓主坐下之後,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呂芳早就了解這位幾經起伏的內閣輔的脾氣,也不以為忌,主動開口說“咱家是奉皇上口諭來看望夏閣老的。”
夏言大吃一驚,曆來傳旨之人便是皇上的化身,不尊欽使就是不敬皇上,呂芳剛進來時並未說明自己是來傳皇上的口諭,還以自己年輕官職低微為由搶著在在下手坐了,如今突然說自己是奉旨而來,此事若是傳到皇上那裡,又不曉得那個尖酸刻薄的主子會做何之想,難道說是這天殺的閹寺給自己下了一個套?想到這一層,他趕緊跪到了地上“臣夏言恭請聖安。”
呂芳趕緊伸手將夏言攙扶了起來“夏閣老莫要如此,皇上還要咱家帶兩句話給你。因是私話,皇上特地吩咐咱家,著夏閣老坐聽便是。”
“呂公公請說。”
“皇上第一句話是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柄國大臣還是老的好。”呂芳停頓了一下,才說“皇上第二句話是雖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但朕曉得,夏閣老還能吃得一鬥米,拉得十石弓。”
這兩句話如同一針強心劑,將夏言心中的顧慮徹底打消了,他當即表示要進宮覲見皇上當麵叩謝天恩。呂芳勸他旅途勞頓,還是先歇息半天,明日早朝時分就可以見到皇上,可怎麼也勸不住,隻好先派人回宮請旨,很快皇上就回話,著呂芳帶著夏言在雲台候見。
雲台是皇上召見內閣大臣、征詢國事的地方,彆說是已經下崗了四個月,自從嘉靖十九年皇上一意玄修以來,就很少在這裡召見自己這個輔,今日再次來到這裡,夏言不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說是讓他“候見”,皇上卻早已等在那裡。夏言又是感動又覺失禮,忙跪下來正要開口謝罪,皇上主動開口了“夏閣老,好久不見,你一切可好?”
這第一句話就讓他老淚縱橫“回皇上,老臣一切都好,謝皇上記掛。”
朱厚熜不會相麵,但看多了電影電視,第一次見到夏言,見他身材健碩氣宇凝重,很有一副正麵人物的樣子,對他很有好感,更知道他為何流淚,很不好意思地說“朕以前那樣待你,讓你委屈了!”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身為人臣不敢言‘委屈’二字……”
“委屈便是委屈,朕都覺得委屈了你這一心謀國的老臣,”說完之後,朱厚熜做出了一個幾乎令夏言崩潰的動作——向他拱手作了一揖,誠懇地說“朕以前多有得罪之處,如今給你賠個禮,你我君臣就把這一頁揭過去,如何?”
任憑淚水洶湧流淌在臉上,夏言抬起頭,怔怔地叫了一聲“皇上……”,再也說不出話來。
朱厚熜似乎也有些激動地背過身去,擦拭了眼角的一滴淚水,吩咐一直侍立在一旁的呂芳“給夏閣老賜座。若朕記得不差,夏閣老今年也該有六十了吧,今後見朕一律坐著回話。”
呂芳心裡撇了撇嘴什麼叫你“記得不差”?明明是我昨天才告訴你的嘛!但主子這樣禮賢下士倒是一代明君聖主的氣度,他欣喜地看著主子不斷生的變化,不可能更不願意點破其中的關節。
夏言趕緊跪了下來“臣不敢……”
“你比朕年歲大著許多,豈有你跪著或站著跟朕說話之禮?”朱厚熜笑著說“尊老愛幼的道理朕還是懂得滴。莫非你要朕親自攙扶你起來,才算是肯原諒朕麼?”
這段時間,呂芳早就見慣了朱厚熜那些莫名其妙之語和驚世駭俗之舉,但在外臣麵前這樣說話,實在有損天家體麵和皇上威嚴,他趕緊出來打岔,一邊伸手攙扶夏言,一邊說“夏閣老,主子賜你坐你就坐,六十歲的人了,主子看你跪著也於心不忍……”
被三十幾歲的呂芳幾乎是強拉起按在矮凳上,夏言還在掙紮,說“皇上如天之仁,老臣受之有愧啊!”
“不過一隻矮凳而已,你卻如此言不由衷地推辭,讓朕如何再開口與你說話?”朱厚熜揶揄了他一句之後,正色說“你忠直剛正,才能卓異,又久在內閣,熟識政務,可堪中樞之任,隻是不善識人,那嚴嵩便是你一意向朕舉薦的吧?世人多是趨炎附勢之徒,你對他們講仁義,他們卻不對你講情分。你這幾次被朕罷黜,雖是朕自家一時糊塗,可也與嚴嵩等人推波助瀾不無關係。朕雖貴為天子,但畢竟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皆能洞察先機,儘知隱情,你如今重回內閣,替朕掌管九州國運、億兆民生,定要知人善任,不可再誤國誤身!”
十冬臘月裡,皇上這番話卻說的夏言頭上冷汗潺潺而出,身不由己地從矮凳上滑落下來,說“主子聖明……”
朱厚熜歎了口氣“聖明就不會讓你幾經蹉跌了,”然後擺手阻止了夏言進一步的表白“你我君臣晤談,那些俗話倒不必再說了,且請夏閣老坐回原位,朕還有要緊國事要與你商議。”
夏言老老實實地坐回去,躬身說“請皇上示下。”
“朕雖不才,既膺天命承襲大統,便要上理陰陽,下安黎民,內修仁政,外禦強敵,開創我大明王朝中興盛世!”朱厚熜說“此中還多有倚重你夏閣老之處。還請夏閣老多多指教才是。”
“請皇上容罪臣放肆,‘指教’二字且請皇上收回,莫要折殺了罪臣。”一見麵皇上就拋出了這麼大的一個話題,夏言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客氣了一句之後,吞吞吐吐地說“皇上……皇上有此願心,乃是社稷之大幸,蒼生之大幸。以吾皇天縱聰明,定可為奮有為、垂範後世之英明君主,臣定當殫精竭慮,輔佐皇上開創一代偉業……”
這樣官場琉璃蛋的話等於沒說,但因為每一個皇帝都不會自甘平庸,即便不做開創偉業、留名青史之想,至少也不願意將祖宗家業在自己手裡折騰乾淨,因此夏言倒也不算是諂言媚語,讓朱厚熜聽了心裡也受用。隻是他這段時間潛心讀書,再跟以前自己掌握的那些情況對比,才現嘉靖皇帝那個混蛋給他留下的這個攤子實在太難,重症必須得用猛藥來治,因此也不跟眼前這個執行總裁廢話,直接說“話雖如此,卻是任重而道遠,你我君臣風雲際會,要開創嘉靖新政,還是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吧!”
夏言自從正德十二年考中進士,並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就一直置身在京城的政治漩渦之中,曆經幾番風雨,幾番坎坷,終於當上了內閣輔,能將自己滿腹經綸用以報效朝廷報效皇上,一展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夙願。可嘉靖卻是最難伺候的一個皇上,喜怒無常,說話也是雲山霧罩,經常讓他這樣的朝廷重臣猜不著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因此他也不敢妄加猜測,躬身說“還請皇上示下方略,老臣也好秉聖意施行……”
朱厚熜也知道這個話題實在太大,根本就沒有讓夏言費神猜測,直截了當地說“依朕看來,如今還遠非盛世,旁的不說,隻那北邊不靖、四海難平,便是我朝心腹大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朝需加緊整飭軍備以備不測。你夏閣老複蒞內閣理事,要之務便是抽調都察院禦史、翰林院翰林並國子監監生,會同戶、兵部清查全國田畝並點驗衛所兵馬。”
夏言微微有些怔,朝廷多年未曾清查田畝,新墾或拋荒的田土眾多,皇上要厲行新政,摸清家底也在情理之中,隻是不知道皇上為何提出要點驗全國衛所兵馬,莫非要對大明軍製武備進行改革了嗎?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