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與子同仇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四十一章 與子同仇

第四十一章 與子同仇(1 / 1)

我欲揚明!

看著這些內閣大臣、六部九卿同仇敵愾的樣子,朱厚熜心裡稍微安寧了一點果然是當民族矛盾激化時,階級矛盾都能退居次要位置,更不用說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相信大敵當前,那些滿腦子“忠君報國”思想的官員士子該能分得出輕重緩急,不會再為爭論新政得失而怠廢了政務。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韃靼入侵給了自己緩衝的時間和挽回政爭危局的機會,這倒是不幸中的萬幸,但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必須打贏眼前這一仗。

議定了戰守大計,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內閣督導著六部等各大衙門去辦,他就來到了設在豐台的京師營團軍大營。毫不誇張地說,他的信心和希望全在俞大猷、戚繼光訓練的這三萬營團軍健卒身上了!

皇上駕到,俞大猷、戚繼光自然要出來迎接,以前他們總要整軍跪迎,被朱厚熜罵了好多次,後來見他經常來,不勝其煩之下禮數也就遵照皇上的吩咐改了,如今見他隻是躬身抱拳行禮,說一句“甲胄在身,請皇上恕末將不能行參見大禮!”文官出身的高拱身為監軍,也裝模作樣地穿著一身甲胄,也省了給皇上跪拜叩頭三呼萬歲。

跟直來直去的軍人說話不用客氣,朱厚熜就直截了當地說“集合全軍百戶以上軍官,朕要講話!”

京師營團軍組建成軍剛剛一年,但俞大猷和戚繼光治軍甚嚴,訓練已見成效,不待三通軍鼓的響聲停歇,幾百名軍官就列隊站在了皇上的麵前。

看著眼前這些勇武的武將,朱厚熜緩緩地說“我大明立國近兩百年,曆來隻有戰死的勇士,並無投降的將軍。可惜,這一切都已成為曆史了……”

眾多軍官還沒聽明白皇上的意思,站在前排的高拱、俞大猷和戚繼光臉上立刻變了顏色。

不待他們跪下詢問,朱厚熜說“韃靼俺答部興師二十萬犯邊,大同鎮總兵、鹹寧侯仇鸞獻關投降了!”

他的話無異於平地而起的一聲炸雷,原本鴉雀無聲的隊伍“轟”的一聲亂了起來,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高拱、俞大猷和戚繼光立刻跪了下來“請皇上旨,末將願帶本部兵馬討伐叛軍,捉拿逆賊!”

所有的軍官都跪了下來,齊聲說“請皇上旨討伐叛軍,捉拿逆賊!”

“不勞各位將軍勞師遠征,仇鸞逆賊已經帶著所部十萬兵馬,與韃靼大軍合兵一處,殺奔京師而來。”

眾位軍將正在驚諤之中,俞大猷已不顧禦前禮儀,狠狠地罵道“他娘的!我大明軍中竟有這等辜恩背主、認賊作父之人!”

戚繼光也憤恨不已地說“待末將捉住那逆賊,定要將其碎屍萬段!”

“大家都起來吧。”朱厚熜說“仇鸞逆賊曰新政‘亂祖宗之成法,毀國朝之根基’,他要‘清君側,正王道’,這才起兵靖難。”

高拱是何等聰明之人,立刻明白了皇上在試探他們,想知道京師營團軍對嘉靖新政的態度。維護軍隊對皇上對朝廷的忠誠是監軍的職責,他當即說“皇上聖明天縱,親賢臣,遠小人,奮萬世之雄心,開中興之偉業,嘉靖新政上膺天命,下安黎民……”

朱厚熜不耐煩地擺擺手“罷了罷了,你如今已不在翰林院,這等阿諛奉承之話不必再說。”

高拱悄悄使了個眼色給俞大猷和戚繼光,兩人會過意來,趕緊表態說他們雖然是粗人,不懂得政治,卻也知道新政利國利民,是天大的仁政,不但天下蒼生頌聖之聲不絕於耳,軍中弟兄們閒暇之時談及新政也是讚不絕口。那仇鸞逆賊說什麼新政“亂祖宗之成法,毀國朝之根基”,不過為著一己之私利,蜀犬吠日越犬吠雪而已。那些宗室豪紳持強不法,恣意淩辱盤剝百姓,早就該收拾他們了,請皇上放心,京師營團軍三萬將士一定效死疆場,殺敵衛國,以報君父知遇之恩雲雲。

他們這樣君臣奏對之時的套話與高拱方才所言如出一轍,當然不能讓朱厚熜滿意,陰沉著臉一直沉默不語,直到兩人說到目前將士們每月都能按時支糧領餉,也不用到軍官家中應付差役,受軍官責打欺辱,將士們感懷聖恩,訓練熱情高漲,都決心以死報效家國之後,他才露出了笑臉,對全體軍官說“前元無道,太祖興兵滅之,一承大統,逐蒙古諸部回蒙古,但其染指中原、南下牧馬之心無一日不有。近年來,韃靼虜賊更是屢屢犯我邊境,往來剽掠,使我北邊諸省田不得耕,民不得息,百姓死傷無數。如今又興二十萬大軍大舉入侵,自大同至京師沿途城池村鎮想必難以保全,數十萬百姓不死於虜賊之手,便要死於流亡道途之中,更與我天朝積下血海深仇。朕隻想對你們說一句血債血償!”

靜靜聆聽皇上講話的幾百名軍官爆出響徹雲霄的怒吼聲“血債血償!血債血償!”

等到大家的情緒再一次平息下來,朱厚熜才又緩緩地說“仇鸞逆賊獻關降敵,韃靼虜賊勢必長驅直入,拱衛京師之重任便在你等身上。諸位將軍,京城能否安然度過此劫,就看你們的了!”

俞大猷帶頭喊了一聲“誓死保家衛國!”

所有軍官齊聲吼道“誓死保家衛國!”

戚繼光高聲說道“國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想想大明的朝堂社稷,想想諸位的父母妻兒,我們如今已是無路可退,惟有奮起一戰,保家衛國!把我們營團軍的軍歌給皇上唱起來——”

所有的人都肅容而立,低沉而有力的歌聲緩緩響起在京師營團軍的上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歌聲一起,朱厚熜便聽出來這是秦國著名的軍歌《國風》,不由得象那些軍官一樣肅容而立,凝神傾聽。

曲調是那樣的簡單而又激越,歌詞是那樣的古樸而又悲壯,洋溢著軍人麵臨死亡的無畏、淡然、迎接戰爭的榮譽,以及與自己君王一同作戰的自信和驕傲……

正在操練的兵士聽見了那陣陣的怒吼聲,此刻又聽到軍官將佐們都唱起了軍歌,有人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大,營團軍全軍將士們一起放聲高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隨著《國風》唱響在營團軍演武場,士兵們整齊地邁開腳步,有力地揮舞著手中的刀槍,出低沉而蒼勁的喊殺聲。

歌聲結束了許久,朱厚熜才漸漸平息了情緒,輕聲問侍立一旁的高拱“這是你為營團軍所製的軍歌?”

“回皇上,是臣選的。”高拱偷眼看看皇上,小心翼翼地說“不過,臣不通音律,乃是當日受命為營團軍監軍之時,求著臣那罪員同年趙鼎給譜的曲子。”

“趙鼎啊……論說起來他也是個有才之人,可惜不識大局……”朱厚熜突然說“你當日求朕讓他們在京城歇息養傷後才遣回原籍,朕未曾準你所奏,你可知為何?”

高拱當日曾為此事被皇上罵做“婦人之仁”,見皇上突然又提及此事,忙說“那等罪員不能上體聖憂,非議新政乾擾視聽……”

朱厚熜打斷了他的話“還在埋怨朕當日責罵你嗎?那等境況,朕又怎能準你所奏!實話告訴你,即刻將他們遣回原籍是你恩師夏閣老的主意。”

高拱不明白這樣的主意怎會出自恩師,不禁有些愣。

朱厚熜微微一笑,說“師者,並非隻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已,你可知道,著錦衣衛搭漕船將其遣回原籍也是你恩師的主意……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師學著點!”

高拱恍然大悟,念叨了一聲“師相……”卻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了。

“明白啦?”見他如此機敏聰慧,朱厚熜目光殷殷地看著他,說“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師學著點!”然後轉頭麵對著俞大猷和戚繼光,懇切地說“定要嚴加督導訓練,大明社稷安危、天下蒼生存亡,就拜托二位將軍了!”

兩人不約而同地說“末將誓死報效家國,不負君父社稷之托!”

“對了,你們營團軍複設之初,礙於國朝軍製,現隻有三萬人馬,這點兵力遇有大戰當然不夠。昔日漢高祖劉邦築台拜將,曾問淮陰侯韓信可將多少兵。朕今日也問你們一句,你二人可將多少兵?”

俞大猷和戚繼光對視一眼,為將之人哪個不想手握重兵,但兩人都是才由低級軍官擢升不久,也沒有信心能帶數十萬大軍,沉思了片刻,俞大猷才說“回皇上,末將無法與兵聖韓信相提並論,自不敢說出‘多多益善’這樣的話。不過,以營團軍建製而論,或許五萬兵力較為相宜。”

朱厚熜笑著說“嗬嗬,看來你俞大猷也不是很貪心嘛!朕也以為將不在勇而在於謀,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朕就許你五萬人馬。不過如今情勢緊急,不能再打亂其他軍旅建製,你營團軍所缺兩萬兵員可自行去招募。朕給你們出個主意,除於京師周邊村鎮招募鄉勇從征外,懷柔還有數萬礦工,多是血勇任俠之人,平日又依軍伍之法管理,時下大戰將起,鐵廠少不得要關門歇業。你們若能將其招募入軍中,稍加訓練便可為精兵。”

俞大猷為難地說“末將也知礦工身強體健,是當兵的好苗子,但末將聞說礦工酬勞已幾近軍中百戶餉銀之半,不曉得會否有人願意從軍……”

朱厚熜說“試試吧,朕相信他們也不會坐視韃靼虜賊亡了我大明的!”dd


最新小说: 係統遲到百年,剛來就讓我開枝散葉? 退婚流?不,我靠綁定道侶小姨成大帝 太陽神體:從為仙女解毒開始無敵! 全球貶值!我靠百億資產盤活全家 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 詭異人間,隻有死人會修仙! 斷情絕愛後,師姐師妹跪求原諒 正道斬仙記 修啥仙?不如開個心理康複中心 長於世,生於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