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方便之門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十四章 方便之門

第十四章 方便之門(1 / 1)

我欲揚明!

嚴世蕃知道父親是在考究他的治政才乾,便說道“兒子今日也為爹想了好久,爹既問到兒子,兒子便將所想的都稟報給爹。爹昨夜也說了,接下來要一力為皇上擋風遮雨,事情真是不好做,但所謂富貴險中求,隻要爹辦好了這天大的差事,皇上自然知道誰才是真正公忠體國的輔弼之臣。既然如此,爹就不能沒有幫手。即便不能象夏言那個老不死的東西一樣能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也要有幾個能真正為我嚴家辦事之人。”

停頓了一下,嚴世蕃又說“時下雖說十八衙門堂官之中,隻有刑部及太仆寺兩個衙門大印空懸,但大小九卿都有傷在身,又受了驚嚇,加之夏言那個老不死的又停職病休,保不準有人便會萌生隱退之心,也能空出一兩個位子,此其一;其二,陳以勤那個老東西當日妄言遷都之議,被皇上斥退致仕,所遺翰林院掌院之職由徐階兼任,如今徐階身負重傷,內閣及吏部左侍郎的差使都乾不了,怎能再兼任他職?有這三、五個位子空出來,十八衙門這盤磨也就可以轉動了,小九卿轉大九卿是擢升;九大衙門佐2改任九小衙門正堂,品秩雖是一樣,事權卻有所加重,也算是擢升,若都能各得其所,他們豈能不對爹感恩戴德?”

嚴嵩微微搖頭“旁的倒也罷了,翰林院一事提也休提,徐階兼掌翰林院是皇上的口諭,他如今又與為父一同位列台閣,怎能隨便打他的主意?”

嚴世蕃那隻獨眼中射出狡黠的神光“依兒子看來,非但翰林院且由他徐階去掌,刑部尚書、禮部侍郎不拘誰做也都無甚打緊,甚或可賣個人情給夏言那個老不死的東西,由爹親往他府上請示,懇請由他舉薦人選予以任用。關鍵是都察院和通政使司,這兩個衙門定要遴選我們的人。既要順著皇上的心意,又要讓爹能做得下去,這兩個衙門便不能落在夏言的人手上。”

明太祖朱元璋為維持皇權統治,將沿用多個朝代的禦史台大幅度分拆,設立都察院,設左右都禦史,置監察禦史110人作為皇帝的耳目,監察百官,出視民情。並設通政使司,專門負責給皇帝遞送各地承奏上來的奏疏,廣泛收集信息以利於皇帝掌握真實情況,儘快做出處置,防止被朝臣所蒙蔽。掌握了這兩個衙門,便能隨時監督百官言行,窺測官場士林風向,嚴世蕃給父親提出這個建議,可謂是煞費苦心。

嚴嵩卻啞然失笑,道“你當你能看到的,夏言便看不到麼?我若是舉薦你歐陽世伯出任這兩個衙門佐2,豈不引起他的疑心,更授人以柄,攻訐為父培植私黨,安插親信於機要部門以固權勢?這兩個衙門還需另外選人才是。”

“兒子也知道歐陽世伯所掌文選司其職也過於重,若不能升任吏部侍郎並實掌部事,那等要職還是不要落到他人手中為好。不過說到人選,兒子倒有一個合適之人可出任通政使司右通政。”

嚴嵩饒有興趣地問道“誰?”

嚴世蕃眨巴著那隻獨眼,說“趙文華。”

“趙文華?”嚴嵩冷笑道“他憑什麼出任那等要職?就憑他曾給皇上進獻‘百花仙酒’麼?”

趙文華是嚴嵩任國子監祭酒時的門生,還拜嚴嵩為乾爹。他曾進獻“百花仙酒”以媚皇帝,得以由正六品刑部主事擢升為正五品工部員外郎。但就是這“百花仙酒”卻讓嚴嵩吃了大苦頭――當日趙文華進獻“百花仙酒”時,曾對嘉靖說其師嚴嵩也曾飲過,確有神效。嘉靖便招嚴嵩來詢問,本是子虛烏有之事,嚴嵩自然不敢欺君罔上,並婉言勸諫嘉靖不要以萬乘之君親身犯險,惹得嘉靖大怒,責其不能事君惟忠,狠狠地冷落了好一段日子,也讓嚴嵩擔驚受怕,終日惶恐不安,因此他提及此事便十分惱火。

這些事情嚴世蕃自然心知肚明,但他在工部營造司當主事之時,趙文華正是他的上司,非但平日不敢對他指手畫腳,更將許多有油水的工程都交給他去做,讓他這兩年賺個了盆滿缽溢,今日許是也聽到了風聲,跑到他的值房又是奉承又是表態說了一籮筐的好話,臨彆之時還偷偷給他袍袖之中塞了一張五千兩的銀票,千萬拜托他在嚴嵩麵前多多美言幾句。因此,嚴世蕃也不顧父親惱怒,說道“爹如今又複任閣臣,怎麼還在記恨當年之事,若是讓外人曉得了,豈不笑爹無有宰輔氣度?”

嚴嵩沉著臉說“休要賣嘴!究竟得了他多少好處,你竟如此幫他說話?若是被你娘親曉得了,怕是又要罰你跪到天明了。”

嚴嵩妻歐陽氏甚賢,治家有法,教子尤嚴,嚴世蕃那些索賄受賄之類的齷齪之事即便不背著父親嚴嵩,也要背著母親歐陽氏,因此嚴嵩才有此說。

嚴世蕃卻滿不在乎地說“娘親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爹從一品少師每月七十二石的祿米,再加上兒子正六品每月十石的祿米,要養活一大家子百多口子人,兒子便是神仙,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嚴嵩默然以對,當初他自南京吏部尚書任上奉調入京任禮部尚書,知道京師官場波濤洶湧,比不得在那山高皇帝遠的陪都南京,要想經邦濟世做一番偉業,便不能給彆人落下什麼把柄,因此他曾嚴厲約束家人,尤其是兒子不得貪鄙斂財。可明朝官員俸祿微薄卻是不爭的事實,闔府上下從眷屬到丫鬟仆役,總共有一兩百人,這麼多人吃喝用度,說起來真是一個無底洞,以自己和兒子兩個人的俸祿肯定是不夠的。京官的大部分收入,都靠門生和各地方官員的孝敬。一路青雲直上位列台閣,每年收到的孝敬比俸祿高出十倍百倍,他從未為那黃白阿堵之物犯過愁。可自他被皇上斥退出閣去抄《永樂大典》之後,非但門庭冷落鞍馬稀,各省地方官的冰炭敬(地方官送給京官的常例,夏曰“冰敬”,冬曰“炭敬”)也立刻銳減,老家江西的各級官員因念著家鄉出了他這麼一位當朝一品大員,儘管還是按著時令奉送如常,但數目已是大大減少;而那些門生故吏要麼改換門庭從此與他老死不相往來,要麼被卷土重來的夏言整得狼狽不堪,自顧不暇之時也就顧不上孝敬他這個恩師。在捉襟見肘之時,他一度也曾想過裁減傭人節省開支,但兒子卻堅決不同意,說虎老威還在,人倒勢不倒,爹既然官已做到這個份上,必要的排場便不能不講,抬轎的轎夫,侍弄園子的花匠,做飯的廚子,外院的書童,內府的丫鬟,一個也少不得,然後便主動接過了執掌家政之責。說起來這幾年家中的一應用度開銷還全靠兒子撐著,總算沒有落到入不敷出、山窮水儘的地步。他情知有愧於兒子,也不好就這個問題多加斥責。

過了片刻,他端起酒杯微微呷了一口,說道“便是不說他趙文華生性本狡險貪鄙,官場士林風評很差;就以他靠給皇上進獻‘百花仙酒’幸進一事,便為人所不齒,為父舉薦他出任通政使司要職,實在難以服眾。”

嚴世蕃笑道“正是因那‘百花仙酒’,兒子才以為通政使司右通政非趙文華莫屬。當日爹為了那‘百花仙酒’受皇上的叱責,過後便將他的門生帖退還於他,從此再也不許他登我嚴家的門,這些事兒朝野上下人儘皆知。若非如此,以他與我嚴家的關係,加之他操切行止又多為官場清議不齒,早就被夏言打外任甚或罷官免職了,又怎能安然坐穩工部營造司員外郎的位子?說起來,朝野上下早就以為他已與我嚴家劃清界限,爹舉薦他擢升正四品右通政也無人能說爹的什麼壞話。有他在那個位子上幫爹照看著,必不會出什麼岔子。”

嚴嵩歎了口氣,說“為父是曾退還了他的門生帖,也不許他再登我嚴家的門,可你終日與他打得火熱,又怎能掩天下人之耳目?”

話雖如此,嚴嵩也知道兒子為人仗義,既收了錢又應允了的事情就一定會想著法子給人辦了,便又說道“此事再讓為父想想,縱是他有心悔過,也不必急於一時,一切都需待你與陳公公追查逆案之後才可定奪。你且讓他安心等著,隻要他痛改前非,爹還是認他這個門生的。”

嚴世蕃見父親鬆口,很是高興,便拈了一塊父親最喜歡吃的蜜製火腿夾到父親的盤中,笑著說“他可不隻是爹的門生,還是爹的義子呢!”

“此話再也休提。”嚴嵩又歎了口氣“仇鸞也曾拜在為父門下,以子禮事我,可如今他竟成了棄國棄家的逆臣賊子,若非有昨爺薛林義、陳以勤謀逆之舉,怕是陳洪第一個要抓入詔獄之人便是為父。”

“也是爹昨日說的那話天不亡我大明,天不滅我嚴家。我嚴家與國同體,爹又是朝廷一等的忠臣,總有上天嗬護,皇上也不會讓爹明珠蒙塵。不過,爹剛剛複任閣臣就擔了這麼重的擔子,也委實辛苦了些。”

“你也不必替為父擔憂,”嚴嵩說“這段時日,你且不要再隨便見人談事,平日裡外官要登門拜訪,六部九卿之下一律擋駕,六部九卿過府拜訪,你也莫要出麵,由為父去應付他們,得空好好想想你自己的差使。說起來,你奉旨清查逆案之事,竟比為父還要難上許多,若是處置不好,我嚴家就禍有日矣。”dd


最新小说: 靈霄逆途 宇智波,從毀滅忍界開始 風華鑒 長生修仙:我的天賦有點多 我有九千萬億渣男金 廢土世界的女子指揮官 無儘複活後,我能傷害轉移 韓城:我與未來有扇門 諸天儘頭 我在神秘複蘇無限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