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恩威並施(一)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五十八章 恩威並施(一)

第五十八章 恩威並施(一)(1 / 1)

我欲揚明!

朱厚熜看著跪俯在腳下的那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冷冷地問道“你就是汪直?”

“是。”赫赫天威之下,那個人在簌簌抖,聲音也因緊張而顫抖了起來“草民……草民正是汪直。”

汪直此次進京,身負兩大使命,一是受許氏集團的二當家許棟所派,帶領船隊為徽商糧船護航;二來也是因那些同鄉徽商說朝廷有意要開海禁,引起了盤踞海島的幾大海商集團的濃厚興趣,許棟特地派他來打探消息。可是,船隊一抵達天津港,就被官兵團團包圍起來,不許那些帶有武器的護衛登岸,讓他和眾多黨羽心裡十分害怕。他不得不化裝成普通商人,與那些回京複命的徽商一同進京,花重金賄賂與徽商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榮王阿寶和當道達官大僚,可此事畢竟關係到太祖聖訓,誰也不敢給他打保票。隨後,他又想出了一個主意,通過徽商向朝廷進獻了一百支從葡萄牙人手中購得的新式火槍。可兵工總署的人試驗之後,認為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不及皇上賜下圖譜禦製的火槍,就對此不屑一顧,讓他十分沮喪。正在他心灰意冷,準備收拾行李灰溜溜地回去繼續當海盜之時,突然接到了皇上宣他進宮見駕的諭旨!

跟大部分的徽商一樣,在下海經商之前,汪直也讀過幾天聖賢書,雖然沒有讀出什麼名堂,但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觀念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他的骨子裡。因此,從接到宣他進宮麵聖的諭旨那一刻開始,他便如同夢遊一般,聽不到身邊那些徽州同鄉充滿了羨慕甚至嫉妒的讚歎之聲,也記不住傳旨的那位“呂公公”在他耳邊喋喋不休地講述的一切朝覲禮儀。尤其是當他被內監引進這間恢弘莊嚴的偏殿之中,看到端坐在禦座上的那位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天下百官萬民的君父嘉靖皇帝之時,更感到一種巨大的威壓自心底油然升騰而起,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行過三跪九叩的蹕見大禮,便趴俯在地上,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了。

“汪直,徽州歙縣人,號五峰。少時落魄,有任俠氣。及壯,多智略,善施與,以故人宗信之,若鄉有徭役訟事,常為主辯,諸惡少因倚為囊橐。曾因販私鹽被官府拿問,對同伴說‘國中法製森嚴,動輒觸禁,孰與海外逍遙哉’自此決意出海為商。嘉靖十九年,變賣家產遠赴廣東,傾資造巨艦,收帶硝黃、絲棉等違禁之物抵暹羅、西洋等國,往來互市,獲利甚巨。嘉靖二十一年,航日本,貨殖生絲、棉帛等物,獲利當在十倍之數。嘉靖二十二年,帶三名葡萄牙商人從暹羅抵日本九州種子島,島主時堯從這三名葡萄牙人手中購買西番火槍,並習學製造技術,日人稱之曰‘鐵炮’。嘉靖二十三年,率千餘人投奔大海商許氏集團,任管庫之職,以經商才略經驗得到許氏兄弟老二許棟的賞識,不久即升為管哨,兼理軍事,統管內外,成為許氏集團重要頭目。”

朱厚熜象背書一樣,緩緩地說了這麼一大段話之後,又問道“汪直,你的經曆大致就是如此,朕可有說錯之處?”

汪直不敢應聲,心中驚恐之餘,又感到無比的激動皇上對自己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會如此重視,不但將自己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言辭之中還頗有嘉許之意……

侍立一旁的呂芳厲聲嗬斥道“大膽刁民,皇上問你話,怎不回答?”

汪直這才如夢初醒,趕緊叩頭說“草民……草民該死……草民該死……”

“看來朕沒有說錯。”朱厚熜又說“朕還知道,你平生最欣賞一副對聯道不行,乘槎浮於海;人之患,束帶立於朝。”

汪直渾身如同雷擊一樣方才聽皇上說起他的那些經曆,或在官府有存底,或有旁人佐證,朝廷無孔不入的廠衛番子暗探費點功夫就能為皇上搜集到,大概也隻能說明官府的勢力何等之龐大,但自己喜歡的對聯皇上居然也知道,這實在是匪夷所思之事!他不顧禮儀地抬起了頭,怔怔地看著禦座上的朱厚熜,喃喃地說“皇上天聽若雷,神目如電,草民行止,難逃皇上法眼……”

見他誠惶誠恐的樣子,朱厚熜心裡十分得意你以為我是靠遍布天下的東廠錦衣衛特務搜集你的黑材料啊!告訴你,我穿越到你們明朝之前,曾經有幾個好事的小日本跑到你家鄉給你這個有重大漢奸嫌疑,在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修墳樹碑,惹得全中國的熱血青年在網絡上和一幫想為你翻案的哈日派吵得不亦樂乎,連你小時候在村裡偷雞摸狗的那些糗事都給你翻了出來,更不用說你曾乾過的那些諸如走私軍火、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等威脅世界和平的勾當!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得意歸得意,朱厚熜的心裡也明白,皇帝的招牌可以讓那些飽讀聖賢書的官紳士子俯帖耳,卻未必能使汪直這樣從小就不遵紀守法,長大之後更下海為寇的江湖中人心悅誠服,要降服他,讓他對自己死心塌地地效忠,光靠一身黃袍大概是不夠的,必須恩威並施;而故弄玄虛為自己披上一層神秘的光環,不但十分必要,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他故作平淡地一笑,說“朕膺天命為九州之主,國事、家家事、天下事,朕不可不知,也不敢不知啊!”

汪直戰戰兢兢地說“草民惡言穢行,有辱聖聽……”

朱厚熜將臉色緩和下來,和顏悅色地說“也算不上什麼惡言穢行。你徽州多山少田,百姓無以為生,遂行走四方,貨殖南北,百十年間已遍布天下,有市鎮之處皆有你徽州商旅的足跡,也可謂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隻是你與旁人不同,看不上針頭線腦的小買賣,直接就盯上了海外貿易那塊大肥肉。海禁國策、朝廷律法再嚴,也擋不住你財之路嘛!”

汪直頭上的冷汗潺潺而出,“草民乾犯國法,罪不容誅……”

朱厚熜突然又板起了臉,冷冷地打斷了他的話“不錯,朕確實想過要殺你。不是因你私商海外,觸犯海禁;而是你勾結倭寇,逞凶海疆!”

通倭是滅門的罪,情急之下,汪直也顧不得君前禮儀,喊了一聲“皇上!”膝行兩步,想更靠近禦座。

皇上提出要召見海盜頭子,呂芳當時就嚇了個半死,苦苦哀求勸說,皇上卻十分堅決,他隻好命錦衣衛副指揮使楊尚賢專門調來幾名太保拱衛左右,保護皇上的安全。此刻,大太保楊尚賢見汪直稍有異動,便怒喝一聲“大膽刁民,再敢近前一步,格殺勿論!”

汪直嚇得一哆嗦,趕緊趴在地上“草民不敢……草民不敢……”

朱厚熜擺擺手,對楊尚賢說“何必如此緊張。他從萬裡之外的江南跑到北京來,大概也不會是想謀刺朕的吧!”

汪直鬆了一口氣,說“草民不敢。皇上是天,是萬民的君父,皇上要治草民的罪,草民不敢不從。但草民從未勾結倭寇,禍害百姓,請皇上明察!”

“未曾勾結倭寇?”朱厚熜冷笑一聲“江浙、閩、粵等省沿海百姓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從事漁業生產,或從事海上貿易,朝廷頒行禁海之令,百姓斷了生計,不得已貨殖走私,這也就罷了。可你們盤踞海島,與倭人做生意之時不講信譽,經常拖欠貨款。倭人索討迫切,你們便慫恿官兵前去圍剿,卻又事先通知倭人,以此賣好於倭人,意圖賴帳不還。久而久之,倭人憤恨,便四處侵擾沿海各州縣,江北淮安、揚州,江南鬆江、蘇州、常州,浙江杭州、嘉興、寧波、紹興、台州,福建福州、漳州、泉州、興化,廣東潮州、澹州等地數十州府都有倭寇出沒,我大明東南萬裡海疆,幾無一寸淨土!遠的不說,嘉靖十八年,大股倭寇流竄至寧海石所莊,占據村鎮數十日,當地數萬百姓被迫拋棄家園,遷徙內地以避倭禍。嘉靖二十年,更有數萬名倭寇、海盜分乘百餘艘大船齊聚寧波、台州近海,耀武揚威,不時派遣數千人登岸搶劫,圍攻州府,攻占縣城,燒毀官衙民房無數,殘殺守備官軍及沿海百姓無數,掠走財帛子女無數。如此囂張狂悖,簡直視我天朝上國威嚴如無物,朕及百官萬民不勝憤慨之至!”

朱厚熜越說越激動,從禦座上站了起來,疾步走到跪俯在地上的汪直跟前,厲聲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我泱泱中華,豈能任人淩辱!沿海百姓不堪忍受倭禍之苦,紛紛組織鄉勇民團,奮起抗擊來犯倭寇,與各地官軍戮力同心,並肩作戰,舍生忘死,保家衛國,忠義英勇之壯舉感天動地!可你們這些海商、海盜都做了些什麼?你們不但不思為國儘忠,反而助紂為虐,為之通風報信、引導帶路,更夥同其燒殺搶掠,分贓而肥。這難道還不算是勾結倭寇,禍害百姓嗎?你們之罪,罪惡滔天,朕不殺你,朝廷不殺你,上天也要收你,收你們這些貪財無義、勾結外寇的漢奸賣國賊!”dd


最新小说: 野火吻星辰 流放,侯門棄女淪為通房丫鬟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 神朝之上 霧色纏溺 滿朝奸佞:朕的錦衣衛能無限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