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揚明!
眾人一齊回身看過去,隻見前軍統領曹聞道帶著幾百名頭上纏著白布的兵士,扛著幾匹白布奔了過來。
原來,聽到全軍集合的鼓聲之後,在醫營療傷的曹聞道等前軍將士也待不住了,匆匆包裹了傷口,搶了醫營幾匹用於裹傷的白布就趕了過來。聽到曾望說“中軍要為前軍兄弟報仇”這樣的話,曹聞道肺都要氣炸了前軍此戰失利,若就此認栽,被中軍替換下來,隻怕一輩子都要被中軍踩在腳下,再也抬不起頭,當即就吼叫著跳了出來。
曹聞道奔到軍前,跪在了楊博和戚繼光的麵前“楊大人、戚軍門,主攻之任原是交由我前軍承擔,為陣亡弟兄報仇,更是我前軍將士義不容辭之責。我前軍但有一人在,就不敢假手其他各軍!容我半日整軍,明日前軍”
“這……”楊博和戚繼光不是不能體諒曹聞道為肖劍鋒等四千七百多名袍澤報仇的強烈願望,也不忍心當眾傷了這位驍勇善戰的營團軍中大將的顏麵。但是,前軍損失近半,銳氣已折卻是不爭的事實,一味蠻攻,隻會白讓許多將士枉送了性命。因此,兩人為難地對視一眼,說“曹將軍,你先起來說話。”
曹聞道卻不起身,而是隻將頭轉了過去,衝著前軍喊了一聲“前軍眾將士出列!”
“呼啦啦”一聲,前軍全體將士一起跨出了兩步,隻見每一位將士頭上都蒙上了一條白布,這是將方才曹聞道他們從醫營搶來的白布撕成了條,為陣亡的弟兄們戴孝!
曹聞道喊道“跪下!”
前軍全體將士一起跪了下來“楊大人、戚軍門,我前軍但有一人在,就不敢假手其他各軍為陣亡弟兄報仇!”
曹聞道慷慨激昂地說“楊大人、戚軍門,昔日德勝門一戰,末將帶我前軍三個營共兩千人狙擊韃靼虜賊援兵,一戰之後,所剩僅百餘人,也沒有一人後退半步。今日之戰,我前軍雖損失了四千七百多位弟兄,但我前軍還有五千餘眾,若不能拿下徐州,我等有何顏麵見九泉之下的眾位弟兄?”
聽到曹聞道提及德勝門一戰,戚繼光的心不由得抽搐了一下。當日之戰,京師營團軍戰死了包括十三名隊官和六十二名哨官在內的兩千八百五十二人,另有一千七百多人不同程度的負傷,其中失去戰鬥力的重傷員近一千二百人,輕傷員五百多人。尤其是他所帶的負責誘敵的一千名騎兵、曹聞道所帶的那兩千名伏兵都是傷亡慘重,幾乎損失殆儘。可以說,是那兩千八百多位弟兄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營團軍之赫赫威名。前軍之功,冠絕全軍!他怎能忍心傷了這五千多位將士的心?
楊博並未參加那場營團軍的成名之戰,並不十分清楚前軍之於營團軍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還在猶豫著說“曹將軍,今日一戰,你前軍損失確實大了一些,徐州城中叛軍戰力雖不足慮,畢竟有數十萬之多……”
曹聞道怒道“回大人,昔日德勝門一戰,前軍兩千之眾麵對數萬韃靼鐵騎尚且不退半步,叛軍人數雖多,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何足道也!”
這個時候,曾望突然高喊一聲“中軍眾將士出列,跪下!”
曹聞道以為他又出來爭搶主攻任務,立刻扭頭看向他,一臉怒容正要說話,曾望又喊道“中軍願為前軍補充人馬,要將給將,要兵給兵,換穿前軍號衣,不打本營旗號!”
所有的人都動容了,這分明是中軍願意把攻克徐州城這天大的功勞完全讓給前軍啊!
曹聞道也明白了曾望的高義,不禁心中一熱,卻還是一臉的怒容地衝著曾望嚷嚷道“老子不要你老曾白送人情!楊大人說的對,徐州城中叛軍有數十萬之多,我前軍隻有五千多人,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獨吞下來!明日將我防區分一半給你,我兩軍兄弟比上一比,看誰先爬上徐州城!”
接著,他轉頭對楊博和戚繼光說“楊大人、戚軍門,據末將今日察看城上守備情況,可謂防守甚嚴叛軍以十人為一組,一組守一堞,配有小旗一麵,火銃一支;百人一隊,配大旗一麵,火炮一門。若見我軍以盾牌、棺木或牛皮遮護前進,便以炮石及火弩火箭抵禦;若我軍以雲梯、望車攻城,便守住垛堞,待我兵近前,便銃轟擊。有好幾次我軍已攻近城頭,俱因其火器厲害,未能得手,反而折損了幾員大將,兵士亦傷亡甚眾。但徐州城南北狹不足十裡,東西卻長逾三十裡,其形如舟,叛軍人數雖多,卻不能全部安置城上,而城上之敵要處處防守,也未免有疏漏之處;加之叛軍外圍陣地頃刻即失,火炮、火藥被我軍繳獲甚多,今日又如此耗費,城中所存有限。末將建議,將前軍、中軍兩軍主力同時投入,在十幾裡、二十裡寬的城牆多點攻擊,處處開花,叛軍勢必尾難以兼顧。我軍無論哪處攻擊得手,便固守城牆並向中間攔腰夾擊,攻占城樓並伺機打開城門,城門一開,徐州城必定得破!”
共事數年,戚繼光深知曹聞道脾氣雖火暴,但行軍打仗卻並不鹵莽,否則也不能在人才濟濟的營團軍坐穩前軍統領的位子,便在心中思量起來。楊博雖覺得曹聞道言之有理,但戚繼光還未肯,他這個監軍也不好越俎代庖代行將令,就都沉默了下來。
見楊博和戚繼光都不答話,曹聞道又說“楊大人、戚軍門,末將不是怯敵畏戰!劍鋒兄弟臨終前留下話來,這些弟兄都是我營團軍的種子,不能因我曹聞道一人的功勞,就驅趕著弟兄們白白折了性命!再者,想我營團軍成軍不過兩年,已先後有上萬名弟兄為國捐軀,才換得我營團軍戰無不勝的威名,若是因我貪功,明日拿不下徐州,我曹聞道一人擔罪事小,營團軍戰無不勝的威名葬送在我曹聞道的手裡,我怎能對得起死去的弟兄!為我營團軍能順利拿下徐州城,前軍願與中軍並肩攜手,共破逆賊!”
“哈哈!那麼大一塊肥肉,你老曹還會不吃獨食?”曾望笑道“不是昨日還說我中軍要搶你前軍的功勞嗎?怎麼轉性了?”
曹聞道說“什麼前軍、中軍!往大裡說,都是我大明朝的兵,往小裡說,出了這大營,都是我營團軍的兄弟!”
“說的好!”戚繼光高聲說“明日之戰,就由前軍中軍協力主攻,兩軍奮力爭先,以先攻上城頭者為勝!”
說完之後,戚繼光才想起監軍楊博也在場,自己雖是指揮使,也不應獨自頒布將令,忙說“末將如此安排可否妥當,請大人定奪。”
楊博正被營團軍這種袍澤之間的深情所感動,根本沒有在意戚繼光的違製失禮,撩起袍袖印了印已濕潤的眼角,對戚繼光說“戚將軍,今日之戰,前軍折損四千七百餘人,傷亡不可謂不小。依在下之見,可由左、右兩軍調集精銳營隊予以補充,甚或後軍也可派隊參戰,各軍自打本軍旗號,都是我營團軍的健兒,身奉王命,自當奮力爭先,卻不必拘泥於哪軍哪營先攻上城頭……”
“楊大人所言甚是!”戚繼光說“就依楊大人之命,明日之戰,以前軍中軍為主,各軍派精銳部曲參戰。攻上城頭之後,中軍直取城門,其他各軍由曹將軍統一指揮,固守城牆。各軍未參戰營隊整裝待命,一俟中軍打開城門,自楊大人與本將以下,連同火夫、馬夫,全軍上下一齊殺入徐州城,一個也不許留在城外!”
接著,戚繼光對全軍將士喊道“弟兄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隻要我營團軍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徐州城就是銅澆鐵鑄的,我們也能把它砸個稀爛!”
曾望和曹聞道帶著全軍將士一齊喊道“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砸爛徐州城!”
戚繼光跳下馬,對全軍將士說“今日集結全軍,並非是要即時揮軍攻城。既然那些狗賊不讓我等收殮陣亡弟兄們的遺體,我等就在此遙祭殉國於此的袍澤,讓這些先走一步的弟兄們看著我們拿下徐州,為他們報仇雪恨!待破城之後,再以仇寇狗頭血祭我殉國袍澤!請楊大人宣讀祭文!”
戚繼光帶頭,營團軍五萬將士一起推金山、倒玉柱跪了下來。楊博站在隊伍的最前列,朗聲宣讀了祭文。雖說他並非翰林出身,但畢竟是學富五車的兩榜進士,加之長期供職於兵部,早已熟知軍中將士的脾性喜好,即便是匆匆草成的急就章,也寫得情深意切而又通俗易懂。跪在前排的各軍統領、營官聽得血脈賁張,幾不自勝;隊伍之中的普通兵士儘管聽不真切,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種“與子同仇”的氣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激動了起來。
楊博宣讀完祭文,率先對著徐州城下戰死的將士們三叩,全軍將士也跟著一齊拜了下去。這個時候,城頭上的叛軍的炮聲停了下來,大概他們以為營團軍這樣拜求,是為了換得他們的同意,收殮己方將士的遺體。有人開始得意地衝著下麵大嚷大叫,遠遠地也聽不真切在說些什麼,但那一幕手舞足蹈的顛狂模樣卻被營團軍全體將士儘收眼底。
起身之後,許多將士輕蔑地衝著徐州城吐了一口口水,說“且容你們再猖狂一時!”然後,壓抑著滿腔的怒火,由各軍營隊官帶著,頭也不回地走了。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