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義降叛軍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二十三章 義降叛軍

第二十三章 義降叛軍(1 / 1)

我欲揚明!

看到前軍將士並沒有濫殺戰俘,曹聞道還與曾望一道說降頑抗的叛軍,楊博甚感欣慰,便笑著說“嗬嗬,曹將軍此言便是小覷在下了。前軍、中軍數萬將士都是身冒箭石,攀梯登城。楊某雖是一介書生,但身為營團軍中一員,又受各位將士義勇之氣激勵,也不敢人後啊!曹將軍更不必責怪曾將軍,大局既定,全軍入城也不必急於一時。你等欲以春秋大義曉諭叛軍,許其悔過自新,如此處置甚為適宜。”

說著,楊博衝林健一拱手,道“這位可是鳳廬總兵李明博帳下中軍副統領林健林將軍?下官兵部職方司郎中、監營團軍事使楊博有禮了。”

方才看見一個五品服飾的文官走過來,林健已猜到了幾分,正在心中感慨營團軍各級軍官將佐都能身先士卒,與早早便丟棄部眾獨自逃命的高得功、李明博和蔡陽等人無異天淵之彆。此刻聽他自報家門又搶先行禮,忙回禮道“楊大人安好!末將甲胄在身,不能為禮,萬祈恕罪。”

“林將軍不必多禮!”楊博說“貴駕與曹將軍舊友重逢,一敘彆後之情,下官本不應打擾,不過適才林將軍所言之‘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下官卻萬難苟同,是故出言不遜,衝撞了林將軍,失禮之處,還請林將軍恕罪。”

見楊博說的這樣客氣,林健忙又抱拳道“楊大人有何訓示,敬請指教。”

“謝林將軍!”楊博用他那雙如點漆般炯炯有神的雙眼盯著林健,斬釘截鐵地說“請林將軍恕下官直言,南都造逆倡亂,實乃國朝前所未聞之大不幸,記諸史冊,千秋萬代之後,謀逆之人也難免誤國誤軍誤身之評!”

林健雖對靖難之舉不甚熱心,但他平日喜讀書,好與士人來往,聽到了許多痛罵新政虐民的言論,不免受了一定的影響,也認為新政變亂禮法違背祖製,此刻卻聽楊博將謀逆之罪說的如此嚴重,便說“願聞其詳。”

楊博說“一曰誤國。我大明立國百七十年,時至今日,四邊不靖,積弊叢生,邊事不修,將疲兵弱。皇上奮萬世之雄心,一力推行富國強兵之新政,於宗室勳貴、縉紳士人起課征稅,所為者乃是緩解國朝財政難局,實倉廩,修武備,強甲兵,安天下。一乾宗室勳貴因一己之私利受損而遷怒國家,南都之亂,由此而起。造逆之人聲言新政之為亂法,所仰仗者不過‘禮教’二字而已!且不論新政是否乾犯祖製、侵傷禮教,斯時韃靼虜賊寇犯國門,圍困京師,當此國難,皇上以萬乘之尊尚且親冒矢石,督率全軍力抗強虜。凡我大明官軍百姓,俱應與國同體,共擔國是。哪有前方正在打仗,後方卻又趁亂造逆之理?若因此被韃靼襲破京師,入據中國,我物華天寶之赤縣神州,無限的田園錦繡、城市繁華豈不從此要淪為穹廬牧馬的蠻荒之地;我漢家億兆民眾,豈非從此要變成茹毛飲血、不知仁義禮教為何物的畜生禽獸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更談何維護春秋大義、祖宗成法?!”

“二曰誤軍。朝廷養兵千日,不過指望我們一二陣殺敵報國。韃靼犯境,殺我官民百姓,掠我子女財帛,更欲南下牧馬,毀我社稷宗廟。乾坤摧折,至於此極;舉國上下,惶恐難安。此正是我大明將士戮力同心,保家衛國之際。當是之時,京師禁軍、五城兵馬司及我營團軍皆奮起而戰;周邊各省也儘起勤王之師,共抗強虜;京畿及各省百姓或獻納穀草以資軍用,或踴躍投軍以保家園,雖身死國難而不敢稍有退縮遲疑,所為者何?儘忠家國社稷,以全我大明軍人之本色氣節也!惟是南都、中都各軍卻自外於全民,不思保家衛國報效聖恩,反而操戈於同胞,揮刀至手足,致使全軍圍殲韃靼虜賊於京師城下之戰機功敗垂成,更有今日徐州城中兄弟相煎之慘劇生,豈非誤軍乎?!”

“三曰誤身。有道是天地君親師,君在五綱之三,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且自古忠臣不事二主,謀逆之人無論事成與敗,鮮有好下場者。皇上已禦極二十有三年,是我大明億兆生民的君父,更是我明軍數百萬將士的君父,身為大明軍人,豈能附和那幫辜恩背主的亂臣賊子謀逆作亂,犯下誅族滅門之罪?”

說到這裡,楊博停頓了一下,將目光從林健身上移開,麵向著他身後的那些叛軍兵士,提高了聲調“幸喜天佑我大明,賴有皇上洪福齊天、全軍將士效死用命,遂使家國得保,社稷幸存。否則,爾等從逆之滔天大罪,伐儘南山之竹而難書,傾儘東海之波而難洗,爾等生前必受國法軍規製裁,身後必受千秋萬代之後人戟指唾罵,魂魄必墮阿鼻地獄永世不得生!”

楊博義正詞嚴、鏗鏘有力的話語如同一記又一記的重錘,狠狠地砸在林健和所有叛軍兵士的心頭之上,林健和那些叛軍兵士都微微地低下了頭,不敢直視楊博那逼人的目光。

不知是不是早已商量好的,曾望適時大聲喊道“當兵吃糧,吃的是皇糧,皇上推行新政,為得正是富國強兵,弟兄們的糧餉更未削減分毫,弟兄們何必為了那幫宗室勳貴一己之私利、不臣之野心便白白斷送了性命!依我大明律法,謀逆是滅門的罪,可皇上天縱聖明,仁德寬厚,曉得諸位弟兄乃是受人蒙蔽脅迫,特頒下‘惡必除,脅從不問’的恩旨,各級將佐軍卒投誠者可赦免附逆之罪。弟兄們莫非還要頑抗到底,等著朝廷誅滅九族嗎?”

比之楊博方才講的那些大道理,曾望的話似乎更有說服力一些,那些兵士持槍舉刀的手都無力地垂了下來,隻是礙於律法軍規不敢自己做主,便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林健。林健卻麵如死灰般地蠕動著嘴角,一時說不出話來。

見叛軍還在猶豫不決,曹聞道怒道“若不是念在你們畢竟曾是大明軍人的份上,老子恨不得要把你們碎屍萬段,為我那四千七百多位弟兄報仇!如今楊大人、老曾苦口婆心跟你們說了這半天了,彆他娘的給臉不要臉!想打,就拿起刀子跟老子拚個你死我活;願降,就跟著老子一起去抓那些丟下你們獨自逃命的土鱉龜孫!都是兩腿夾一個卵子的男人,要打要降給句痛快話!”

周圍的營團軍兵士也齊聲喊道“要打要降,給句痛快話!”

人群之中,有位叛軍兵士突然喊了一嗓子“我願降!”說著,他擠出人群,將手中的長刀扔在了地上,然後轉身麵對著叛軍兵士說“弟兄們,那位將爺說的對!我們拚著性命守城,可那些大帥軍門卻都他娘的逃了,我們這些丘八何苦要為他們賣命!”

在營團軍諸人曉以情理,懾以兵威的雙重壓力下,那些叛軍兵士早已心誌動搖,見有人帶頭,紛紛扔掉手中的刀槍。

楊博含笑看著木然地僵立在那裡的林健“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林將軍是否也該順天應命?”

“順天應命?”林健苦笑道“當初自寧海衛奉調他任,兵部原說是調林某到宣府的,卻不知道為何最後又改調鳳陽。這世間有許多事原本都是身不由己……”說著,他突然舉起手中的寶劍,就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

“不可――”楊博和曹聞道、曾望等人一齊大聲喊道,但與他相距一丈多寬,想要出手救援隻怕已是來不及。

不過,站在林健身旁的督戰隊隊長卻是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林健的胳膊“林軍門,你當初便不讚同起兵靖難,還曾與李大帥和蔡軍門大吵了一場。若非顧忌你在軍中聲威,他們或許就要暗害你了,你又何必替他們擔罪!我們這些弟兄還要靠你給我們做主,你就忍心拋下我們而去?”

趁林健的胳膊被人抱住,動彈不得的當兒,曹聞道兩步衝到他的麵前,劈手奪去了他的寶劍,順手給了他兩記耳光“姓林的,我老曹怎麼有你這麼一個死心眼的兄弟!”

“三哥!”林健感慨地叫了一聲,眼淚潺潺而出“林某誤上賊船,附逆倡亂,為禍家邦,還有何顏麵苟活世間……”

“林將軍此言差矣!”楊博說“上蒼有好生之德,仁德寬厚更無過皇上,南都擁遼派重要人物、湖廣士子有名張居正者幡然悔悟,投效朝廷,皇上不但赦免其罪,更許其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以你之罪,比之張居正孰大?何必要自責至斯?”

林健搖頭歎道“林某世代為軍,半生忠勇,卻不曾想一念之差,鑄成千古遺恨,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楊博說“林將軍方才提到當年調任一事,下官時任兵部武選主事,確知實有此事。當日林將軍敘功升遷,兵部的確擬調宣府任職,恰逢鳳廬總兵李明博進京述職,言稱中都將疲兵弱,武備廢弛,亟待良將充補治軍。兵部念及林將軍是有大功於社稷之人,又為南方人氏,未必能耐北地苦寒,就將林將軍改任中都。本是一番好意,卻不曾想幾乎誤了林將軍終身!此事雖非下官主辦,卻難辭顢頇誤人之過。林將軍可否容下官彌補過失,更留貴駕有用之身,為家國社稷效命如初?”

林健自然知道楊博此說是安慰自己,但如此懇切撫慰,他又怎好再堅辭不受,遂長歎一聲,單膝跪地,抱拳道“多謝楊大人及各位將軍寬恕,林某願降!”

不等楊博伸手攙扶,曹聞道已將林健拉了起來,狠狠地給了他當胸一拳,嚷嚷著說“小林子,還他娘的廢什麼話?快叫你手下的弟兄們把路讓開,我營團軍還有數萬將士等著進城殺賊立功呢!你也彆閒著,跟著老子抓那些賊娘入的土鱉龜孫去!”dd


最新小说: 我有九千萬億渣男金 廢土世界的女子指揮官 無儘複活後,我能傷害轉移 韓城:我與未來有扇門 諸天儘頭 我在神秘複蘇無限抽卡 窩囊吧,但還是成萬人迷了哈哈! 一夢浮生錄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鬥破:焚穹九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