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世家!
早朝上,晏平帝處理完今日的政事,便準備退朝。很少在朝會上說話的宗正李崫忽然出言道“啟奏聖上,昨日臣聽太醫令說道,晉王身體越發沉重,恐怕等不到改歲之日了。且晉王今年已二十有五,至今沒有正妃,臣以為當為其娶妻以衝喜。”
一時之間,朝野寂寂,眾人皆閉口不敢接話,端坐龍椅之上的晏平帝同樣看不出喜怒。良久後,唯有禦史大夫曾良佐出言道“稟聖上,臣以為宗正之言甚為合理,也當如此。晉王多年為國守邊,又數次立下大功,今遭宵小暗算而致時日無多,衝喜之舉是無可奈何也是應有之事,還請聖上允許。”
駙馬楊燭明也站出來說道“請聖上下旨為晉王選妃。”
“準奏。”
十日後,晏平帝在朝堂上接見了遠道而來的魏光度父子和鎮東將軍何澤。大太監高士和手捧聖旨宣讀道“聖上詔令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乾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晉封定雲太守魏光度為兵部侍郎。其子魏崇信忠孝勇武,可堪大任,擢為禁軍中郎將。鎮東將軍何澤馳援有功,晉封為征東大將軍,統領虎賁軍。欽此。”
三人領旨謝恩,自是不提。
忽而晏平帝開口說道“朕聽說魏愛卿有兩個女兒,不知可有許配人家?”
魏光度不知道晏平帝為什麼忽然提起了這一茬,但欺君可是要掉腦袋的,因此他誠實地回道“還不曾許配人家。臣早已答應小女將來的夫婿由她自己挑選。”
魏光祿此時出言道“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挑選,這成何體統?”
魏光度剛想反駁,晏平帝便插口說道“朕有一子至今還未婚配,想與魏卿做個兒女親家,不知魏卿意下如何?”
天子的親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喜事,但魏光度並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家,畢竟皇族中勾心鬥角,失敗者的下場通常都不會太美妙。
不等魏光度想好如何回絕,晏平帝已經拍板道“那就這麼定了,下個月初一便是個難得的好日子,就在那一日完婚吧。”
“這……”
“退朝吧。”
晏平帝離開後,眾人依次退出大殿,隻剩下沒來得及回絕的魏光度父子。
“爹,先回去再想想辦法吧。”
魏光度頗感鬱悶,這要嫁給誰都沒說呢,就退朝了?
魏家在京都也有不少產業,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就是魏家在京都的大宅。回府之後,魏光度有些鬱悶地將魏皛皛和魏柳招來。
這柳氏倒是聰明,在得知也落部退兵、魏光度父子回京受賞一事之後,就一直在官道上等著,這才等到了他們。魏光度沒有辦法,總不能將她們拋棄在荒郊野外,所以隻能帶著她們一起來京師。
魏光度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跟她們說了,然後詢問兩人的意見。
魏皛皛抗拒道“爹,您之前答應女兒,自己挑選夫君的。”
魏光度點點頭,說道“爹沒忘。魏柳,你怎麼說?”
魏柳問道“爹,是哪位皇子?是太子嗎?”
“應當不是太子,按年齡來看,可能是十一皇子陳王殿下。”
“當王妃啊?那也不錯,女兒願意。”魏柳高高興興地應下了這門親事。
翌日,魏光度便將此事上奏,晏平帝不置可否的同意了這門婚事,並壓下了禦史大夫等人對人選的異議。隨即,宮裡便派教養宮人前去教導魏柳婚儀禮儀。
如此折騰了數日之後,魏柳便有些受不了地抱怨道“宮裡的事兒真多。”
負責教養她的老宮人姓張,聞言嚴肅道“魏家小姐慎言,你現在還不是晉王妃,隻是兵部侍郎家的庶女,按規矩是沒有資格成為王妃的,是聖上恩寵才有你今日的地位,更該好好學習這些禮儀,不辜負聖恩才是。”
魏柳從小被柳氏嬌生慣養,連魏光度也插手不得,而魏夫人為了避嫌,輕易不說教,以免柳氏借題發揮,攪得家無寧日。雖然知道這個道理,但仍舊有些怏怏道“我當然知道,若不是為了成為晉王妃,我何必受這些苦?”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意識到哪裡不對,反問道“你說什麼晉王?不是陳王嗎?”
“什麼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