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世家!
“這裡有禦醫留下的止痛丸,陛下用過之後便能安枕了。”
晏平帝服過止痛丸之後再次陷入沉睡。
這次的刺殺事件來的蹊蹺,而且對方的目的似乎並非要置晏平帝於死地,有些人懷疑會不會是晏平帝自導自演,目的是為了對付朝中的一些人。但偏偏晏平帝受驚後摔落鑾駕,如今起不來身,這若是自導自演也太過火了吧?眾人又將懷疑的目光轉向程氏。可看樣子晏平帝毫不知情,那麼程氏搞這場刺殺豈不是很容易引火自焚?而且程氏入京不久,哪裡有那個能力圈養這樣的死士?此事著實透露著詭異與蹊蹺。
數日後,晏平帝的傷情穩定些了,便將矛頭對準了此次事件,然而京兆府搜尋數日仍舊未能找到一絲半點關於刺客的線索,晏平帝大為光火,私下裡已經認定此事是李晙所為,而李崫為了替李晙打掩護,故意怠慢差事,這讓晏平帝十分震怒。隻是沒有證據,就連晏平帝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打殺自己的兒子,當然找茬是一回事,可殺子就不那麼簡單了。當初晏平帝勝券在握不也等待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逐步讓李晙“合理”地消失,隻可惜最後功虧一簣罷了。
半月後,晏平帝的傷勢漸漸恢複,然而卻留下了個毛病。因為腰身受傷,晏平帝不能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一旦天氣變涼,腰背部便疼痛難忍,還有很多的難言之隱。這次的刺殺事件著實給他留下不少後遺症,那之後晏平帝幾乎不曾在同任何妃嬪行房了。
八月,楚國大將軍江萬恒帶領楚國大軍在沒有得到熊耀命令的情況下對三逐城發動了血洗。這是數十年都沒有發生過的大事情,三逐城的百姓根本來不及反應便倒在了楚國的鐵騎之下。之後江萬恒攜鐵血之勢通過三逐城向縉雲發動了進攻。
楚軍進攻的毫無征兆,靠近兩軍邊界的一座小城被楚軍攻克,楚軍仍舊采取鐵腕手段,屠滅了小城,一路打到南郡首府城下,才被征南軍攔下。
數日後,打探清楚情況的斥候便將楚軍的血腥做法上報了郡守,最後傳回京都。而居於三逐城另一邊的唳雲國守軍,在察覺到不尋常的氣息之後也派人來查看情況,這才發現了楚軍所做的事情,當即回報給了趙焿。趙焿皺了皺眉頭,加強了邊界守衛,心裡並不怎麼擔心。江萬恒以為用這種血腥手段便可以儘快打開局麵,然而此舉有乾天和,楚軍的進攻恐怕不能儘如人意。
江萬恒假傳聖旨,矯詔出兵的事情,很快便被熊耀知曉了,他極為憤怒,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打他的臉,然而大軍已經出征。熊耀知道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麵全是因為熊兆多年執政留下的惡果,他該慶幸的是江萬恒沒有將軍隊對準他,否則他也隻能落荒而逃。
憤怒下,熊耀將江萬恒定為叛匪,並且連下六道聖旨,一是給江萬恒,讓他立刻停止進攻,滾回章江城來領罪;二是給領軍大將江萬恒的部下們,讓他們拿下江萬恒,回京認罪;三是給邊疆戍守的其餘將領,讓他們與江萬恒劃清界限;四是給各地郡守,讓他們加強防備,既要防江萬恒大軍又要防縉雲可能的反攻;五是給朝堂之上的眾臣,宣布江萬恒為逆匪,戒嚴京都,搜查餘黨,開始清算三神山一係的勢力;這最後一道便是給晏平帝的,言明此事乃是逆匪江萬恒與三神山勾結所為,與楚國無關,讓晏平帝協助他共同誅殺江萬恒。
不過三神山經營多年,熊耀的前兩道聖旨幾乎沒有人聽他的,至少目前是這樣。後麵的幾道聖旨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所有人都在等,等一個結果,如果江萬恒能夠取得一定的穩定戰果,那麼楚國的天下極有可能要變一變了。
京都未央宮,接到八百裡緊急文書的晏平帝看過之後,當場震驚地昏了過去,這對於程雪琪來說幾乎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了。晏平帝受傷之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時常毫無征兆地昏厥,片刻後便能蘇醒,雖然她很不希望晏平帝此時出事,但這並不能阻止晏平帝日益惡化的身體情況,所以程雪琪對晏平帝越發逼得緊了,就是想在晏平帝駕崩前為她的兒子李皬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