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世家!
晏平帝聖旨召集城防軍入宮協防,抽調走了城防軍的主力,留下的三千人要鎮守整座京師的防衛,分攤到城門處的其實沒有多少人。
陳朗帶著十幾名部下狼狽地逃竄回了京都,剛剛進城他便下令,說道“關閉城門!快!關閉城門!陳王謀反,我要入宮向陛下稟報,在此之前,汝等決不可開城門!務必死守京都大門不失!”
“是!”
按理來說,陳朗是沒有資格對城防軍下令的,這一切還是因為他與城防軍統領陳奭的關係。如今陳奭不在這裡,算得上是群龍無首,所以陳朗的命令他們也聽,畢竟陳王謀反可是大事,他們不參與皇位之爭,但是也得保證自己不會事後受到牽連。
所以當陳王帶著人馬趕到城門口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了,這下可是麻煩了。
“快開城門!本王奉旨入京勤王,打開城門!”
城牆上的士兵有些猶豫不決,他們可不敢得罪陳王,隻得派人去請副統領前來。這位副統領還在忙著召集四千名城防軍呢,要知道並非所有的城防軍都當值,能立刻行動的兩千人已經入宮了,現在他召集的四千人便包括了預備人員和各種原因休沐的人員,從京都最南端到最北端,從最西到最東,橫跨整座城,難度著實有些大,不是那麼好召集的。這是因為高士和不敢太早地打草驚蛇,他想著先把在外麵的士兵召回來,然後再調動,這樣也會麻痹太子那邊一段時間。否則他直接調動城防軍,外麵的陳朗等人根本來不及回來,而太子就會先一步得到消息發難。不要看就多這麼一小段的時間,如果高士和沒有這麼做,那麼說不定何澤早已經帶兵殺入皇宮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晏平帝也根本來不及召集禁軍護駕。雖然最後也沒護衛成功,但怎麼也削弱了太子不少的力量。
這副統領苗齊是個中立派,這些日子以來的種種讓他意識到了這次的事件恐怕就是皇子們的奪位之爭了,他沒有傾向的人選,所以就聽命行事,上麵讓乾啥就乾啥。不過私下裡他也知道,晏平帝半年多不朝,早已惹得群臣不滿,這次的奪位,勝負還真不好說,他自己是覺得太子登基也沒什麼不好,不然他就隻能永遠屈居陳奭之下。但是要參與奪位他還真沒有那個膽子。
所以苗齊很是客氣地向下麵喊道“下麵的可是陳王殿下?”
“正是本王。本王有父皇的聖旨,是奉詔進京討賊的,還不快開城門?耽誤了大事,你們負擔得起嗎?”
“殿下恕罪,天黑前關閉城門乃是慣例,殿下若有聖旨不妨遞上來一看,待下官確認無誤後便會開啟城門。”
苗齊派人放下來一個籃子,示意李皌將聖旨放在籃子裡。
李皌佯裝怒道“大膽,你這是對父皇不敬!想看聖旨,須得你親自出城迎接!”
苗齊自然不敢出去,他說道“殿下若是不肯,那下官便去忙了。”
“放肆!你竟敢違抗聖旨!”
“下官不敢。下官也是奉命辦事,陛下還有彆的任務安排給下官,著實是沒有時間啊,請陳王見諒!”
李皌又急又怒,他們這一點兒人攻城著實是有些難啊,等他們攻進去了,折損也會非常大,時間拖得也會非常久。
不過就在他們扯皮的時候,城門竟然打開了。李皌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說道“殺進去!”
苗齊詫異道“怎麼回事?誰把城門打開了?”
底下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上來說道“副統領,王祥帶領的小隊叛變了,他們打開了城門!”
皇後早就決定好了要靠武力奪位,這麼多年滲透進城防軍不難。
“大人,我們要阻攔陳王嗎?”
苗齊想了想,說道“不用。皇儲之爭不是我們能參與的,繼續守好城門就是了,注意不要跟陳王起衝突。”
“是。”
在苗齊的示意下,其他人便都收起了武器,躲了起來,任由陳王的大軍進城。待這些人都進來後,手下人又上來請示道“大人,馮校尉派人來問,這還用召集兄弟們嗎?”
苗齊眨了眨眼,其實他也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做了,想了想還是說道“你告訴他,還是按照原計劃召集兄弟們,但是不要急著進宮,先聚集到城門口再說。”
“是。可是陳統領還在皇宮啊?”
苗齊說道“這不是我們能參與的事情,還是等宮裡麵分出勝負再說吧。”
“是。”
“快開城門!”
“哎?怎麼又來一支?這是誰的軍隊?”
苗齊看著底下黑乎乎的一片,也看不出來這是哪些人。
“大人,這看著好像是晉王的親兵。”
夜色中,有些視力好的老兵認出來了其中的一些人仿佛是晉王的親兵,便說了出來。
苗齊扶額,剛來一個陳王,現在又是晉王,看來今晚上注定是要發生一場大變了。
“大人,那我們開不開城門?”
“開,為什麼不開,讓他們爭去吧,比起陳王,我倒寧願是晉王奪得大位。”
不過麵子上總要過得去,所以苗齊明知故問道“來者何人?”
底下有人答道“我們是陳王的部下,殿下剛進城,你們快把城門打開!”
苗齊深吸一口氣,將到嘴的質問咽了回去,這家夥還真是信口開河。陳王方才進城的時候可沒有留下人看守城門,這說明陳王並沒有後續的援軍,否則他一定會控製城門讓援兵入城。
“既然是陳王的部下,那麼請進吧。”
苗齊心照不宣,同樣把李晙放了進來。這奪位的事兒還是一次性解決的好,免得誰在外麵不開心再起兵攻打,那事情豈不是越滾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