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皇帝那些年!
“戰爭債券利息很高?”真英悅試探的問道。
“沒有利息。”
“那是能憑此做官,升爵?”
“我大周官位,爵位高貴,豈可買賣?”
葉天的話讓真木泉幾人羞愧難當,從先帝朝開始,北安就允許商人百姓買官了,和大周相比,他們……
“商人為什麼會如此支持大周征戰?”
“商人眼中隻有利益,如此做,自然是為了能賺到更多的利益,比如我大周征討金國,就有很多商人,不僅積極購買戰爭債券,更主動捐款助戰。”
葉天顯然早有準備,一個眼色過去,竟有士兵拿出兩份報紙送到真英悅的手裡。
兩份報紙都有些年頭了,第一份報道的就是大周征討金國之前,各界踴躍購買戰爭債券,積極捐款的場麵。
而第二份,則是金國大草原的商貿繁榮。
兩相對比,真英悅立刻明白了。
商人重利,他們不可能無緣無故掏出銀子支持戰爭。
所圖,無非兩點,第一,大周鐵軍追亡逐北,早就成了一個不敗的神話。
大周每次發動戰爭都會做好周密的部署,沒人會認為大周會戰敗。
在這種信心的支撐下,商人自然願意購買戰爭債券來獲取官府的好感。
另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戰爭會讓國家花費海量資源,卻能擴大市場,讓商人們賺取更多財富。
更加報紙上的報道,金國被攻滅後,大周境內,一個月之內就冒出了四十六家以牲畜,牛皮,羊毛,茶葉貿易為主的商行。
這些商行規模都很大,背後必然有豪商甚至是商團的支持。
他們想要得到草原市場的先決條件,就是大周要占領草原,他們在戰爭期間主動出錢也就不難理解了。
想到這裡,真英悅感覺身體一陣陣發冷。
靠著這種模式,大周每次發動戰爭都有用之不儘的軍費,這也意味著,大周的戰爭機器很難停止下來。
小小的北安,若是觸怒大周,最先跳出來的,恐怕就是早就覬覦北安市場的周商了。
真英悅將報紙遞給真木泉,之後又給淵理沙和野真未兩人傳閱。
和真英悅不同,對於報紙上的內容,真木泉嗤之以鼻,認為這都是大周為了吹噓而編造出來的。
不懂經濟的淵理沙和野真未也對報紙的真實性深表懷疑,唯獨真英悅憂心忡忡。
葉天時刻關注著四人的反應,心中不由冷笑,三個男人加在一起,也沒一個女人有用。
“人人皆知,皇權至高無上,可在銀元麵前,皇權不值一提。”
真木泉下意識想要反駁,可嘴巴剛張開,就又把話咽了回去。
伊織憑什麼敢窺覬皇位?說白了,還不是靠銀子?
有了錢,才能廣布黨羽,才能收買民心,才能拉攏軍隊。
而自己,身為太祖皇帝嫡傳血脈,空有皇位,卻因為口袋裡沒銀子,成了泥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