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平時不準,災時可以。”
“朝廷律法,不可朝令夕改,也最忌政令繁瑣,百姓都不識字,你一年一個新政令,百姓如何能懂?政令的解釋權都在官吏士紳手中。
最終的結果便是官吏士紳可以打著朝廷的名義恐嚇百姓,肆意盤剝鄉裡,其禍更大。”
何秋瑩從沒想過這麼多,聽了葉天的話,眉頭緊鎖,“那就沒辦法了麼?”
“窮是一切的根源,百姓為什麼會賣孩子?人口買賣為何如此猖獗,為何朝廷無法禁止?說白了,都是太過貧窮,若人人有飯吃,又有誰願意賣掉自己的孩子?
也隻有讓百姓不再為了生存而賣掉自己孩子的時候,隻有所有被賣人口都是被蒙騙拐賣而非自願的時候,才能去打擊人口販子。”
“讓百姓有飯吃?有飯吃,就三個字,說得簡單,可自古以來,就沒哪朝哪代能讓所有百姓吃飽過,又有哪朝哪代沒餓死人?”
這倒不是何秋瑩悲觀,她在立石城這些年,年年都能看到餓死在街頭的窮人。
就連他們何家,遭遇旱災的時候,也有佃戶被餓死,在這個時代,對百姓來說,不餓死是理想,吃飽飯是夢想。
“如果我在來之前,有人告訴你,月朗山將會變成一片沃野,你會相信麼?”
聽到葉天的話,何秋瑩下意識搖頭,她雖不管理家族事務,可作為何,韓家爭奪的爭奪區域,她對月朗山的情況也是有了解了。
月朗山連連乾旱,畝產極低,值錢的隻有藥材,可經過九霄商會和各家默克,大戶的盤剝,農戶種植藥材隻夠糊口,連吃飽都達不到。
可葉天掌管月朗山以來,便大興土木,雖說規劃的水利工程和工廠還未建設完工,可工地已經解決了月朗山居民們的就業問題。
現在月朗山的人富的流油,家家能吃飽不說,隔三差五還能吃到肉。
聽何家的管事說,這幾天一直有百姓偷偷來月朗山定居,等所有規劃完成後,月朗山不一定是本直東路最富庶的地方,可一定能成為百姓日子最好過的地方。
葉天剛才那一番禁止人口買賣是“害民”之舉的言亂,讓何秋瑩大為折服。
初聽這話,何秋瑩滿心不服氣,可聽了葉天的解釋,越聽越覺得正確。
這與非黑即白,總是慷慨激昂的沈東輝截然不同。
“你在琢磨什麼呢?”
“啊,我,我在想,你和沈先生不一樣。”
聽到沈東輝,葉天一臉不屑道“除了嘴炮功夫了得,在雞蛋裡挑骨頭之外,最重要的不是提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
若是以前,有人當著自己的麵貶低沈東輝,何秋瑩肯定發火,可這一次,她不僅不生氣,還讚同的點了點頭。
何秋瑩以前會迷戀上沈東輝,就是敬佩沈東輝的博學,在認清沈東輝的真麵目,對他徹底失望,何秋瑩的智商重新上線後,猛然發現,葉天才是有大智慧,大本領的人。
葉天自然不知道女人心思,出村之後,何秋瑩堅持要親自帶著小寶,而小寶顯然也被之前的事情嚇壞了,抓著何秋瑩的衣服不鬆手。
於是兩人共騎一馬,帶著磐石營士兵們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