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和東吳之間局勢緊張,調去襄陽的水軍和戰船,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來了.周瑜那個老狐狸,怎麼可能會放這些水軍回江陵來增強江陵水軍戰力呢。
所以啊,隻能是在江陵重新建造戰船,操練水軍。
好在江陵船塢還是現成的,不用花力氣重建,隻是修建戰船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僅僅涉及到錢糧,還需要足夠的人力。
因此,張溪不惜犯忌諱,在大冬天的發動徭役,征召民夫服役。
當然啦,張溪多少還有點良心,他還是說服王基,動用了官府的備災物料,給這些服役的民夫百姓們準備了厚衣炭火,保證他們的取暖。
再一個,這個冬天,張溪直接就住到了船塢附近,就地監督修築戰船的工作。
倒不是擔心戰船修建進度,張溪主要是怕自己給百姓分發的那些厚衣炭火被某些不要臉的玩意兒給貪墨了.就地盯著點,總比當甩手掌櫃來的強。
就這樣,辛辛苦苦的忙活了兩個月,在徭役結束的時候,終於是造出了三十餘艘走軻,以及半艘蒙衝戰場。
之所以是半艘,一方麵是因為工期有限,隻夠造這麼多,另一方麵是張溪有意為之。
這半艘蒙衝戰船,是隻修建到甲板的,船上的各種進攻和防禦設施全都沒有造,因為這艘蒙衝戰船,將來是要在上麵安裝配重式投石機的。
上次水戰的效果是真的不錯,張溪覺得吧,如果自己有五艘這樣的蒙衝戰船,再配合兩三百走軻作戰,他真的有信心,直接封鎖整個縱向江麵。
雖然進攻能力嚴重不足,無法直接威脅東吳水軍吧,但防守能力起碼是拉滿了。
將來再有機會進攻荊南四郡的時候,張溪用這套戰法,就可以不用擔心後勤補給的問題了。
因此,船塢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想滿足張溪的設想,儘可能的完成這些奇葩蒙衝戰船的建造。
至於水軍操練嘛,張溪倒是也一直在關心著,但問題在於張溪真的不懂水軍。
這個不懂水軍,不僅僅是對水軍作戰指揮的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張溪是真的不會操練水軍。
彆說張溪不會,現在整個荊州,正兒八經的水軍將領,也隻有文聘一個人。
張溪厚著臉皮去求文聘,希望他能傳授一些水軍的操練之法。
可問題是,在這個年代,不管是水軍還是陸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練辦法的將軍,都可以稱之為名將,而這種練軍的辦法,一般也都是當傳家寶傳承的,輕易不會傳授給彆人。
所以,文聘全然沒有搭理張溪的要求,傳授水軍戰法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文聘還是派了自己的長子文岱前來江陵,讓文岱幫助張溪操練水軍。
不能傳授給張溪,但是派長子過來幫忙操練,這份人情也不低了張溪當場任命文岱為樓船校尉,全麵主持江陵水軍的操練事宜。
畢竟也是老熟人了,早年間張溪和文岱也是有過交情的。
好了,水軍操練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水軍領軍將領的問題,依然沒有著落。
文聘派了文岱來協助張溪操練水軍,還真的隻是給張溪解決燃眉之急而已,文聘真沒打算讓自己的長子文岱統帥江陵水軍。
倒不是文聘不想提攜自己的兒子,主要是文岱的能力,真的很一般。
不管是文聘還是文岱自己,都跟張溪明說了,文岱的水戰天賦有限,水戰經驗更是不足,恐怕不足以出任一軍主將這樣的職務。
文聘是水陸皆通的將軍,在荊州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但一旦離了荊州.水陸皆通,其實就意味著,水戰,陸戰,他都不是頂尖水準。
文岱作為文聘的長子,自然也是承襲了文聘的一套戰法,但他的天賦水平還不如文聘,陸戰,水戰能力雖然都懂一點,但都連他老爹水陸皆通的水準都沒有,隻能說是略懂。
這個略懂可不是影視劇裡諸葛亮的那個“略懂”,諸葛亮那個是自謙,文岱這個是真的隻懂一點。
這樣的人,貿然領軍上陣,能力不濟之下,不僅會葬送全軍,自己也活不下來。
而且水戰這個東西,跟陸戰還不一樣.陸戰的話,仗著馬快,仗著身邊親衛死戰,主將還有可能逃出來。
但水戰上,隻要戰船被人圍住了,要麼投降,要麼戰死,根本沒有逃跑這個選項。
所以,為了不白白的葬送大軍,也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小命,文聘非常直白的告訴張溪,文岱不可用以為將。
所以啊水軍統帥的問題,還得張溪自己想辦法來解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