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事關國本?
關於諸葛亮的想法吧,張溪隻能說.想的挺好,但這事兒,他不摻和。
張溪不想給自己的徒弟製造不必要的壓力。
羊祜不是鄧艾,鄧艾那是自小父親早亡,就母親一人在世,自己作為師父,是有必要為了鄧艾的婚事操心的。
而且鄧艾那也是自己先相中了關銀屏,然後再支支吾吾的請張溪出麵去提親的,跟硬塞一個老婆給羊祜的性質完全不同。
人羊祜有爹有媽,哪怕按照這年月的禮製要求,也是講究“父母之命”在先,至於張溪,撐死當一個“媒妁之言”而已,做不得這個主。
再一個,當初收小羊祜為徒的時候,也是跟羊祜的老爹羊衜說好了的,將來小羊祜到底是效力哪個勢力,張溪是不會去強製性的要求的。
所以這事兒張溪是不會替諸葛亮說話的,最多就是讓小羊祜寫家書的時候,把這事兒提一嘴,做主的還得是泰山羊氏自己。
再說了.堂堂大漢丞相,沒事兒老算計這些玩意兒,真沒事兒乾了是吧?!
有這功夫,咱們聊聊北伐好不好。
諸葛亮被張溪這通表態給氣的,有點無語.但又不好說什麼。
這貨就這個德行,你能指望他什麼?!
但是北伐嘛.
“北伐之事,待諸將齊聚後再議不遲亮還有一事,想與元長私議。”諸葛亮繼續說道,“此事事關國本,望元長萬不可推脫。”
國本?!
張溪愣了一下,然後抬頭,看向了諸葛亮.半天沒說話。
一說起所謂的國本,張溪就明白諸葛亮想說什麼了。
在這個時代,能牽扯到國本的事情,大概就是兩條。
一條,是天子身體不佳,有殯天之危.很顯然,如果是劉禪快要掛了,諸葛亮顯然不會有這個心思還在自己的府邸裡,關心小羊祜的婚姻問題。
那麼剩下的,就隻有一條了——到現在為止,當今大漢天子劉禪,並沒有冊立太子。
劉禪不是沒有兒子,劉禪現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璿,十歲,次子劉瑤,三歲。
這兩個兒子都不大,考慮到這時代小孩子的夭折率,現在不冊立他們倆中的一個當太子,其實也說的過去。
畢竟,皇子夭折不過是尋常事而已,但太子要是出了什麼意外,政治影響力是很大的。
但是呢,這兩個孩子,不管誰被冊立為太子,其實嚴格說起來,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這兩人,都不是嫡子,也就是說,都不是張皇後所生。
不管是出於禮法,還是出於政治格局的穩定,張皇後的兒子被冊立為太子,才是最符合現在季漢政權實際需要的。
可.張皇後和當今天子成婚快十年了,至今無子。
這就不能不讓諸葛亮擔心了。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一直持續到劉璿成年的話那麼立劉璿為太子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儲君也是君啊!!!
所以,諸葛亮的想法,張溪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吧.
“天子正值壯年,丞相考慮這些,未免操之過急了吧?!”張溪略帶遲疑的,勸說了一下諸葛亮。
“亮亦知天子康健,不愁子嗣.隻是皇後那裡”諸葛亮微微皺眉,話到這裡就斷了。
話不需要全說出來,不然不好聽了。
畢竟,劉禪是證明了自己生孩子沒問題的,那麼問題就隻能在張皇後那裡了.隻是都是子侄輩的孩子,諸葛亮不太好說出口而已。
成婚十年都生不出孩子來,難道還指望之後十年能有個奇跡?!
諸葛亮擔心的,就是這點。
張皇後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上到劉禪,下到元從派,荊州派,都不希望張皇後失去皇後之位,哪怕他一輩子無所出。
而諸葛亮呢,考慮到政權結構的穩定性,自然也不希望張皇後出什麼意外.這裡麵就涉及到一些皇權,宗室,世家之間的關係了。
從兩漢之間的曆史對比來看,其實,皇權,宗室,世家之間,就是一個巧妙製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