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不退!
陳百臉色頓時變了,乾笑著問道“朱大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小的可以解釋的。”
朱威死死盯著陳百的眼睛,直到陳百臉上都急出虛汗了,這才搖頭道“沒什麼誤會,陳公公…你我都是聰明人,多的本官就不再說了。”
說完後轉身“走吧,內閣幾位大人想必已經到了。”
眼角的冷汗滴落,陳百胡亂抹了一把,連忙上前將朱威迎入大殿。
進入大殿之後,內閣三人已經到了,畢竟內閣就在謹慎殿旁邊,比禦花園到乾清宮的距離要近的多。
互相見禮之後,朱由校直接開口“今日叫諸位愛卿過來,主要是想一塊聽一聽朱先生的政見。”
徐光啟三人齊齊望向朱威,朱威一副坦然的模樣,並不懼怕這些目光。
“那朱先生,你就說吧,把剛剛沒說完的話,全都說上一說!”
朱由校一開口直接將朱威給賣了,大明的內閣體製,是決定國家政策的關鍵,而朱威略過內閣和朱由校直接說,不論說了什麼事,其實都是不被內閣接受的。
朱威深吸一口氣“陛下,三位大人,臣隻是有些愚見而已,我一說,大家一聽就好了,不用太過在意!”
徐光啟笑嗬嗬道“無妨的,朱大人請說。”
朱威對著徐光啟微微點頭“好…諸位都知道,我朱威在地方的時間,比在京城的時間長很多。有些在京城看不到的事情,甚至聽說了也不會相信的事情,我卻是親眼所見。”
“大明兩京十三省,包括各土司,各邊境衛所,一共有多少流民,諸位大人可知道?”
這話一出口,彆說朱由校了,就連首輔方文哲也是一臉懵。
流民之事由來已久,哪怕是在朱元璋時期都有,但是那時候的流民,更多的是黑戶,就是沒有統計在冊的那些人。
現在的流民更多,除了黑戶之外,更多的是失去土地的百姓,生活無以為繼,自然隻能外出討口飯吃,這些人不管是哪裡的官府,都不歡迎。
不止是因為這些人到了哪裡,哪裡犯罪率就飆升,更多的是這些人要吃飯,要生活,官府就要掏錢,還不能不掏,真逼急了,可就是大事了。
並且流民多少,也和當地執政水平相互關聯,流民多了自然也就是差的,事關烏紗帽,所以流民這事,對於官員來說,是又怕又恨的。
徐光啟在南京任過職,南京是陪都,流民相比較其他的地方少很多,而另外兩位,沒有在地方當過官,更是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
朱威見狀已經大概知道了一些,於是輕笑道“給諸位說一個大概數量吧,大明現在共有流民一百七十餘萬人。”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數字會很多,但是沒人能想到竟然這麼多!
一百多萬啊,大明現在總人口也不過六千多萬,六十分之一!
這個比例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徐光啟驚呼“這…不會吧?年初之時各地上報流民總數,隻有五十萬啊!”
朱威搖頭“徐大人,為了京察,為了考核,您覺得有多少隱瞞不報?”
這話沒法接,這是官場的規矩,什麼事都不會做的太滿。
方文哲問道“那朱大人,你這數據從何而來?”
朱威笑了笑“方大人,你若是覺得我這數據不準,不妨親自下去查一查。彆的不說了,光是寧夏從萬曆四十六年到現在,已經吸收流民近二十萬,遼東自萬曆四十五年到如今,也有三十萬流民安家了。”
“這樣一算,已經有五十萬流民妥善處置了,而我說的那些數量,是減去這五十萬的,諸位大人,還有陛下,民為國本,此事應當重視啊。”
朱由校皺著眉頭,他感覺得到,朱威在禦花園想要說的事,不是流民的事,可是流民之事也確實是國之大事,他也不好說什麼,至於怎麼處置?開玩笑呢,他哪裡知道?
場麵有些冷了,過了一會兒後,方文哲又問道“朱大人,你既然開口說出這事了,是否已經有了處理方法?”
朱威點頭“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議,也算是拋磚引玉了,還望陛下和三位大人莫怪我想的太簡單。”
說罷朱威看笑向朱由校,朱由校沒有辦法,隻能開口道“但說無妨。”
“臣遵旨…這事說好解決也很好解決,那就是朝廷撥款,以工代賑!”
“可否細說?”
“諸位應該都已經知道了有水泥路這麼一個玩意兒了吧?”
這東西在京城不是什麼秘密了,朱常瀛和成國公逢人就說,讓人耳朵都起繭子了。
“這東西很好用,成型快…質地堅硬,並且修成路之後,咱們蒸汽機車,就可以快速連接大明兩京十三省了,無論是通商貿易,還是物資轉運,又或者兵馬調動,都會異常便捷。”
“現如今,寧夏各主要城池,都已經連接了,各路商賈都是大加讚歎,寧夏吸收的二十萬流民,最主要的事,就是修路,以此為例,大明若是將官道重新修一遍,那流民自然也就能有安身之所了。”
這主意聽著倒是很好,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錢從哪裡來?
商稅開收了,國庫是有了點餘錢,但是想要修遍整個大明的官路,這點錢就如同杯水車薪,完全無濟於事啊。
於是方文哲問了出來。
朱威點頭“方大人考慮的是,若我有辦法讓朝廷不用掏太多的錢,甚至之後還能反補朝廷,諸位大人是否會同意呢?”
朱由校眉頭一挑“若真的不用內努出錢,國庫出的也不多的話,朕就首肯了!”
朱由校當然同意了,機械是他的興趣,他做的那些東西,肯定是要推廣出去的,反正最後不用自己掏錢,還做了一件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內閣三人也是麵麵相覷,但是也都動心了,流民之事如果真的是朱威所說的那樣,那就已經是危及朝廷社稷了,不可掉以輕心啊。
“既然如此,那就給這個計劃取個名字吧,就叫大基建計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