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二年四月初三,葡萄牙與英格蘭聯軍,依靠安南港口基地補給,強占大明澎湖列島。
福建總兵俞谘皋領船三十餘艘與敵周旋,但因速度問題,未能立功。
內閣以英國公張之極為首主戰,但是被朱威叫停。
朱威的保守政策,引起許多非議。
哪怕是徐光啟左光鬥之類的文臣,都覺得朱威此舉不妥。
京城與寧夏之間的信件往來,八成都是勸朱威出兵的。
可是朱威一概不理,冷處理。
除了給張之極說過為何如此之外,其他人都未說過半句。
邊上人都不懂,不懂朱威為何這般。
其實很簡單。
大明得國之後,對內外都太硬了,也太剛了,對外戰爭可以輸,但是不能不打,二百多年以來,已經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了。
朝廷上下官員甚至皇帝,有外敵入侵之時,沒人會言退。
這正常嗎?
其實並不正常。
若朱威現在隻是一個兵,或者隻是一個衛指揮使之下的軍官,那自然是想打的,也是可以打的,可是朱威現在看的全國全局,此時打仗,弊端太多了。
此事發生在東南沿海,那裡也是鄉紳士大夫,包括宗族力量最集中的地方。
現在有大軍壓著,那些人不得不將土地田產吐出來,心中原本就是憋著一口氣的,天知道這群人為了利益會做什麼?賣國之類的事,他們也是做的出來的。
福建水師是很厲害,可是現在船不行,靠著船的數量和人命堆倒也能堆的死西洋人,可若是被有心人內外勾結,茫茫大海之上,前無遮後無攔的,船速又比不過人家,死個萬把人都翻不起什麼浪花的。
若是福建水師出了問題,東南沿海各方走私勢力必定再起波瀾,到時候朝廷也隻能到處滅火了。
一地亂,說不準就能牽連彆地,這五條新政可是大刀闊斧啊,是真正的改革,暗地裡藏著心思的人太多了,朱威不想冒這個險,更冒不得這個險。
至於為何不告訴其他人真相,朱威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大明這股子不懦弱的氣勢非常好,是一個強國必須有的內核。
朱威不想讓這團火滅了。
現在在這事上越多人罵朱威,朱威就越開心,不管那些人心中到底什麼想法,最起碼,人心可用。
讓他們鬨上一陣子,然後朱威鬆個口,讓俞谘皋進一步,他們再鬨一陣子,朱威再鬆個口…以此類推,那些人總覺得有希望,而新政落實,也有更多的時間。
總之就是一句話,在如今天下大變的大勢之下,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世人罵朱威懦弱,罵朱威誤國,罵朱威心思不正,都無妨的。
朱威不想做那張居正,張居正為了自己的理想不計後果壓下了所有其他的聲音,朱威不想。
因為張居正是拿著整個家族的命去實現抱負的,而朱威已經少了一個弟弟了,真正少了個弟弟之後,朱威才知道有多痛,他做不到張居正那樣,這世上…應該也沒彆的人能做到張居正那樣了吧?
“大人,京城的人到了。”
朱威放下手中的雜書,這段時間,朱威倒是喜歡上了看一些秦冉兒她們才會喜歡看的話本小說,不得不說挺有意思的,四大名著大致就是這時候前後出版的,其他的雖說比不上四大名著,但是水平也都不低,是個消磨時間的好東西。
“讓他進來吧。”
很快進來一人,個不高,皮膚黝黑,褶皺很多,看著年紀不大,但是又好似一把年紀。
朱威看清來人之後,微微一笑:“怎麼是左閣老親自來了?”
來人正是左光鬥。
左光鬥是第一次來寧夏,心中想象的那種漫天黃沙的景象並沒有出現,反而有著不輸於江南的繁華。
朱威的語氣很柔和,好似是與一個相識已久的老友一般。
但是左光鬥可不能這麼隨意,因為他們二人,說實在的,見麵的次數不過三五次罷了,左光鬥對於這個手握實權與重兵的年輕人,可是不敢有半分小覷。
恭敬拱手道:“公爺安,下官這次過來寧夏,是因工部動遷之事。”
朱威擺了擺手:“什麼公爺不公爺的,都是讓外人看的玩意兒,咱們自己人就不用多說這麼多了,工部動遷之事,左閣老是有彆的意見嗎?”
左光鬥點頭:“正是,六部皆在京城,工部雖說權柄不重,但是也事關天下工事,不論河道治理,還是軍備火器,都是國之重事,陡然遷到寧夏,遠離中樞,恐怕…並不妥當。”
朱威沒有回話,而是示意左光鬥繼續說下去。
左光鬥本就是個直臣,若是彆的人說不定麵對朱威還會注意一些說話的語氣,但是左光鬥不一樣,他可不管那些。
“公爺,下官就直言了吧,公爺明知道工部能造神兵利器,無數工匠的本事都是頂了天了的,有工部就能有軍備火器,加上寧夏現在屯兵數萬,很難不讓人往公爺要造反的方麵去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