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求仙路!
看到智真眼中的一絲異彩,顧坦心中微微一動這老和尚不簡單啊!
心思電轉,顧坦決定向智真和尚說明,他的直覺告訴他,不會有壞處。
“智真大師,我可以把幾種功法同時在體內流轉,法力倍增,所以,我可以以化神境第六重的法力,戰勝化神境後期的強者。”
顧坦可沒敢說還有混沌石的輔助,這可是他最大的秘密。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貧僧生前雖未能渡過大乘境之劫,但曆經萬餘載,貧僧的見識自認為不淺。”
說完,智真停了下來,沉吟少許,明顯是有話要說的樣子。
“貧僧苟且,氣量狹小,本不該如此,但,我想這是我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就以鄙陋之心要和二位做個交易,不知可否?”
“大師!您是否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啦?不好說出口?”
“大師,您德高望重,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智真無奈的搖搖頭“是這樣的,我的時日不多了,再有個十年吧!我就要魂飛魄散了,我想在魂飛魄散前,回到佛界,回到故鄉,魂歸故裡。可是我鬼魂之體,辦不到啊!正好二位到了這裡,救下我們,所以我就想,二位要是在十年內能到佛界,能否把我也帶回故鄉?”
說完,智真的眼中,期盼之色流露。
肖義成和顧坦都不由得一陣的悲憫和心酸。他們都能體會智真的感情,同時他們自己,也充滿了對人界的向往。
人界,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心之所向,情之所係,月光照耀下的山河,血脈親人是否安康。雖然二人都沒有兒女在人界,但他們都願意相信,還是有血親存活人間。那種對血親的惦念,多山河的眷戀,雖九死而無改。
星辰漫漫是天涯,隻見天涯不見家!
其實,他們是孤兒!
“智真大師,您見外啦,我們離開這裡正是要去佛界,您不要說什麼條件啦!我們一起走剛剛好。”
肖義成很是爽快,他的情感,同樣的豐富細膩。這倒不完全是應和智真,肖義成和顧坦早已有打算,離開真靈星後,就去佛界,去找郝天瑜。
“那就好!那就好!”
智真和尚明顯有了幾分激動,過了一萬餘年,一想到回到故鄉,仍是心中蕩漾。
“不管有沒有條件,我這兩件事都要做。尤其是這第一件事,對於顧坦,可能更有裨益,至於肖施主能否有益,我不確切。好吧!我們開始吧!”
這智真和尚看著老態龍鐘,行動遲緩,卻是著急了起來。正是歸鄉心切,遊子心急啊!
“顧坦啊!你可以多種功法同時流轉,所以我想,人有十二正經,外加奇經八脈,三百六十五穴,若你能讓這些地方都有功法流轉,那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啊!是否會超越至仙境?這個,你自己探尋吧!”
說這話時,智真的眼中再次放出異彩,似乎現在的顧坦,就是至仙,或者超越了至仙。他的表情,滿是希冀!
一席話,令顧坦醍醐灌頂,如雷貫耳,他的思路再一次被打開,他的心臟急速的跳動起來,那是被未來牽引的力量,那是元神受到了感召。自己可以多少種功法同時流轉呢?最終的極限是多少呢?
“我生前呐,修習的是阿含經,阿含經共分為四部,乃佛教原始基本經典,阿含經早已融入我的靈魂,雖曆經萬年,我現在口述出來,保證一字不差,你二人記下吧!”
智真和尚安穩盤坐,雙目低垂,雙手放於膝上,口中阿含經經文如淙淙流水朗聲而出,竟無半點遲慢,得道高僧之風采,卓然而現。
修士的記憶,如白染皂,過目不忘,耳聞則誦。肖義成和顧坦,隻需聽過一遍,阿含經就會紮根心中,永不再忘。
智真和尚口述完阿含經,又是問了起來“顧坦,看你對戰之時,是完全選擇正麵硬碰硬,為何不使用閃避迂回之術呢?”
這話問的正是顧坦的短處,顧坦略一微笑,看向肖義成“我從未用心修習過閃避之術,僅會的閃避之術神影步,還是在人界時跟二哥學的。”說完,一指肖義成,又繼續說道“到了仙界之後,確實在對戰之時,感覺有所欠缺。”
“你二人不妨施展一下,讓貧僧看看,也好有個比較。如若強於貧僧的功法,貧僧也不露怯了。”
智真和尚倒也謙虛。
肖義成和顧坦,也是不恥下問,智真和尚,妥妥的前輩,生前已經衝擊大乘境,功法何其高深。如若不死,很難說會不會衝擊至仙境。不向這樣的前輩學習,那他們二人簡直就是豬腦袋。這樣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