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顧坦師弟!”
修士的記憶何其強大,二人雖然隻是三百年前的匆匆一麵,但彼此卻是留下深深的印記。
驚喜交加的二人,各自伸出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顧坦師弟,你且在一旁歇息,待我把這些食物發放完畢,你我再詳細述說。”
“觀真師兄,這個事情我也是能夠做得來的。”
“好,好,你就隨我們一起吧!”
顧坦二話沒說,便跟著觀真開始給那些凡人們發放起來食物。
一個時辰後,食物發放完畢,觀真向其他幾位僧人打了幾句招呼,便拉了顧坦,來到一座涼亭下,二人相對盤坐,各自述起過往。
當年的觀真,在告知了顧坦茶水有毒之後,便離開了萬佛寺,一是怕慧元和慧能知道是自己走漏的風聲,二也是不願再留在萬佛寺。觀真對萬佛寺的三位主持心中十分戒懼,因為時間較長的緣故,對三位主持的脾氣秉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覺三人都是凶殘詭詐之人,自己的師傅慧通臨離開萬佛寺時,無意中說出佛界大能要讓他們尋找什麼魔族至寶,這令觀真心中很是感到齷齪,魔族的至寶我們佛門中人怎麼可以去爭搶。
及至顧坦到了萬佛寺,觀真看顧坦倒是一個正人君子的樣貌,聽到慧元慧能要毒殺顧坦之時,心中不忍,遂告知了顧坦。
離開了萬佛寺的觀真,一心修習功法,不願參與世俗紛爭,終是在修仙二百多年之後,化神成功,飛升了佛界。
飛升到佛界之後,機緣巧合,也是天意使然,觀真遇到了一位高僧,枯葉大師。這位枯葉大師佛法高深,慈悲為懷,是位小乘佛教的苦行僧,他的等級進階到合體境之後,卻是不再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反倒是專心致誌去追求內心的完善與解脫,看生死如風過荒野,行慈善似滴水成河。
枯葉大師初見觀真,認定觀真慈心為根,當行普濟蒼生之路,遂與觀真促膝長談,交流人之本性,本願,勸觀真隨自己苦行,放下得失,一心行善,成就人性之另一種圓滿。
觀真確有慈心,受枯葉大師點撥,逐漸接受枯葉大師理法,追隨其宗旨,以行善而普濟天下。
世間的修士基本都有苦修的過程,但修得都是自身法力的強大及長生不死,而以枯葉大師為代表的一批修士,當然還有許多的凡人,修得是看淡生死,超越生死,無畏生死,同時淡泊名利,隻求生命的完善與超脫。
當然苦行僧中有的是自我苦修,不問世事,也有像枯葉大師這樣的助人行善的苦修,他們關懷世人疾苦,憑借自身法力,多行悲憫。
顧坦心有所動,觀真所為,高出自己的心境,何止量尺可以度量。觀真為山,那自己便為小丘,與那位未曾謀麵的枯葉大師相比,更是有雲泥之彆。
想到混沌石內造物主寄托自己的願望,自己到現在也是沒有什麼作為,更覺得是胸中塊壘,無法解脫。
“觀真師兄,我能否見到枯葉大師,我有一些事情想向他請教!”顧坦脫口而出。
“當然可以,枯葉大師不拒絕任何人,他現在應該在離此地不遠的遙遠鎮廣化寺,我們現在就可以前去。”
此時的顧坦,心中是受到了觀真和那位枯葉大師的感化的。他在修仙路上一直是勇於進取,勇往直前的,可是與觀真的相遇,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人生,這不能不令他思考,不能不令他遐想,同時,令他生出一種使命感。
遙遠鎮,同江孜鎮一樣的破舊。
廣化寺,並不輝煌,青磚灰瓦的寺院,有幾分冷清,風聲吹過,偶爾幾聲木魚敲打的聲音,遙遙的傳出,令廣化寺的冷清平添幾分空寂,幾位僧人走出寺門,不知走向何處。
顧坦和觀真來到寺前,進到院中,來到一座禪堂前,觀真輕扣房門,口中說道“枯葉大師,是我。”
“觀真啊!進來吧!”
一個略有些沙啞的聲音傳出。
觀真輕輕的推開了房門。
fk\”d2zg93l9ua2v5z9jdxoikrrqr3vjstdb1lyslnnr3nqzvxn2r0vuh0vjooth5r1b3zthaxbkdj1k3zbznd1fysjzdfvfuun01edks4vfrrhavs29hnf1uundkhevlntyzji3otey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