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之微信帝國!
許可全部介紹完後,用眼神看向劉辮,劉辮揮手示意他可以退後了,自己要發言了;其實如今洛陽的新貴們遠不止在坐的這些,隻是這些人是劉辮和賈詡商量後覺得在洛陽勢力和影響最大的人物,換言之,也就是洛陽的各個大佬。
劉辮開口說道“今天來的有我認識的,也有我不認識的,不過你們是洛陽士族、幫會、軍隊、宗教和外族友好勢力的代表;今天請你們前來是本王有幾件事向各位宣布,也有幾件事想與各位商量。”劉辮說完後用眼看向與會的各位。
最先開口的是盧植;盧植說道
“主公有何吩咐直說便可,我等定當照辦”盧植還是很挺劉辮的,作為漢朝元老,又是劉辮陣營地位最高、官職最高的人,他不開口彆人是不好開口的;不過劉辮也知道盧植說這話又挺自己的因素,但也有場麵話的因素,因為劉辮這次找他們來多半是讓他們出錢的,從彆人口袋裡掏錢直接命令就是搶了,到不是沒有彆人這麼乾過,不過劉辮肯定不會這麼乾的,他以前還親自下嚴令,洛陽境內保護私產呢。
“是啊,主公,你就說吧,我等都聽您吩咐”韓浩、史渙等人也都紛紛附和道,作為軍將他們處事、說話還是比較直爽的。
緊接著,這些新進崛起的勢力代表也都紛紛表態道
“是啊,殿下,我等皆是您治下子民,您吩咐,我等沒有二話”
劉辮聽後雖知道他們也都是說說而已,但心裡也是安心不少,至少說明現在的洛陽城裡,有頭有臉的勢力最起碼都是服自己的,沒有敢明麵刺毛的;要知道劉辮作為一個現代人心裡還是沒太適應古代這個說殺人就殺人,說造反就造反的時代,他在心裡穩定還是比發展更重要的,所以如果內部不穩的時候,他是不會像著什麼統一天下之類的,說實話,統一天下,橫掃六合之類的口號對於一個目前剛剛16歲的劉辮遠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相比統一天下而言,在古代變成個首富,天天能泡妹子,遊山玩水,吃遍美食,逛遍美景對他更有吸引力,但是後者在這個亂世顯然不太可能,要想過好日子,先得保證自己不死,要是真能統一個天下什麼的也是不錯的,但此時的劉辮還真沒敢想那麼多。
劉辮接下來就開始宣布他的幾項政策
“第一,翻修擴建洛陽白馬寺;任命當時的白馬寺一位30歲左右的僧侶李亦(法號度淨)為新任主持,由本王出兩千萬錢進行擴建;子乾先生(盧植)具體建設事宜還是要您幫助協調一下,如果錢不夠,本王還可以追加幾百萬錢”
說完這些話,把在場的諸位都弄蒙了,最蒙的就是張天師,張衛,要知道在此時,中國漢代以前都是道家的天下,佛教傳入本朝不過數十年,全天下有名一點的也不過就是一座白馬寺,怎麼這個小王爺不支持自己的天師道教,倒支持起了邪教?在當時道家人眼中,佛教人又少,規矩又多,他們覺得就是邪教;就好像最早基督教隻是猶太教的分支,猶太教認為基督教是邪教一樣;
但劉辮並不是臨時起意的,他這麼做是有他這麼做的原因的,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最有可能推翻統治者的就三股力量,一是內部瓦解,二是外族入侵,三就是底層起意;內部瓦解你是如何都避免不了的,不管是藩鎮還是兄弟叔伯子侄篡位還是權臣架空皇帝,這些用在好的製度都是隻能壓住東麵壓不住西麵;二就是外族入侵,少數民族戰爭成本低,每隔幾百年就會把歐亞大陸各個勢力捶打一遍,在古代也沒有槍炮這種武器,就注定了先進必然挨打,人家從小就騎馬打仗,你和人家怎麼拚?第三就是底層起意,也就是俗稱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在評書裡老被講評書的人說什麼登高一呼;要知道在古代農業社會,一個村鎮人是很少的,你在那個村子呼一下說造反誰理你啊,你連個高的地方都找不到;要知道在古代最能組織農民造反的組織化工具就是宗教,隻有宗教才能把散碎在各處的分散力量組織起來,不論是漢代的黃巾起義還是後來的太平天國無不如此;
劉辮也是做了一番深入研究的,他考慮了好長時間,很多種宗教,包括西方的什麼基督教、中國的道教,什麼阿拉伯的教(,這種組織化能力一個比一個強,都不適合自己的統治,道教就不用說了,中國多少個皇上是迷戀道教想煉丹修仙而導致亡國身死的,教對教徒的控製更是早就超過了政府對教徒的控製;基督教就更不用說了,在歐洲教皇的權利甚至都超過了世俗皇帝的權利;所以這些都不是劉辮的首選,當然這些宗教都宣導人向善,但劉辮想到了一個也是宣導人向善,但並沒有那麼強控製欲的宗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傳播非常快而廣,很適應亞洲地區人性特征,這個是經過曆時的驗證的;所以劉辮一點都不擔心,最重要的是從來沒有過佛教組織大規模叛亂朝廷的,在曆史上還總是幫助朝廷教化民心,這點讓劉辮覺得雖然現在佛教力量小,但是未來大有可為,是個潛力股。
其實劉辮自己並不是佛教徒,他也不信佛教,但這並不妨礙他把佛教定為自己勢力範圍的最大宗教,又能製衡天平道(黃巾)的殘餘思想,還可防範日益壯大的天師道(五鬥米道),簡直是劉辮目前最佳的選擇;就在劉辮之前的兩個月在自己好不容易抽空去遊玩的途中,當然也不敢去太遠,就去了白馬寺,無意中認識了那個30歲的僧侶李亦,與之交談發現其見聞廣播,身為漢人,但出生在天竺(印度和尼泊爾區域,這個李亦出生在尼泊爾區域)通曉好幾種語言,與眾僧侶穿過西域、塞外一路來到洛陽傳佛,絕對是牛逼大發的人物,要知道在漢代當驢友趕那麼遠的路可不是那麼舒服的;在經過一番交談夠,劉辮與李亦詳談甚歡,決定讓李亦來當白馬寺的主持,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傳經送法,能傳到彆的勢力就更好了,就這樣就有了今日的一幕。
(s造幣總廠太感動了,這麼多朋友一下投了這麼多推薦票,感謝你們,感謝jsk、混沌嗎、混沌小書迷、月夜依戀、飛天神熊、白雲霧、春羽、一本正經胡說八道、13等書友們的支持,這是今天的第一更,晚上一定加倍努力爭取在更兩章,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投給造幣總廠的推薦票;愛死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