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之微信帝國!
其實,在洛陽得到信息,知道董卓已兵臨函穀關的時候,劉辯就急派劉備的一萬兩千兵馬和臧霸的2萬兵馬速速增援洛陽;
就連500的匈奴騎兵都被劉辯派了上去,當然也是許了這三支參戰部隊非常大的好處,承諾他們戰後,幫助他們招募補齊兵員,並且增加軍備和糧草的供給,以及獎賞有功將士等等;
事情緊急,劉辯也顧不得討價還價,都全部答應了,現在能調動到函穀關前線的兵馬也就這兩支了,至於嚴白虎、波才他們那點部隊;
還不如留著洛陽附近維護治安呢,現在大戰在即,如果沒有武裝力量維持治安,說不好就會有流氓地痞趁亂打砸搶,那樣會造成民心浮動,更不利於前方戰事;
至於史渙的5000精銳是劉辯最後的底牌,肯定要留在身邊,如果真的前方頂不住了,整個洛陽都要陷落,劉辯還指望著這5000精銳可以保護自己離開呢;
這也是自己最後的資本,作為現代人的劉辯可沒有那種抗爭到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覺悟,對於16歲的後世絲,如今已經億萬身家,他可真不舍得死,當然如果能有守住洛陽的希望,劉辯也是願意把史渙的5000屠熊軍精銳派到前線的;
至於太史慈和魏延的兩個旅,現在連兵都沒招齊呢,加一起現在還不到1000多人呢,都沒訓練過,跟老百姓差不多,去了也是炮灰,劉辯是不會那麼殘忍的做這種無意義的犧牲;
至於東麵虎牢關的張邈、陳宮部隊和老將軍朱攜部隊,劉辯現在也是不敢隨便調走的,雖然劉辯判斷曹操不會進攻洛陽;
但如果真的西麵戰局不利,誰知道得到消息的曹操會不會背後捅刀子,想著也瓜分一些戰果,來摘桃子,劉辯還是不得不防啊。
就在早上劉辯得到了快馬回報的消息,函穀關前線戰況緊急,董卓軍一直猛烈攻打函穀關,韓浩部傷亡慘重,就連韓浩將軍本人也身受重傷,一隻手臂被廢掉了;
本來這兩天劉辯心情就十分沉重,心情也是非常壓抑;一想到自己的計劃突然被打亂,一想到董卓幾十萬大軍就在不遠的函穀關,再想到曆史上董卓的殘忍,劉辯16歲的小心臟真的有些吃不消了;
此刻的劉辯心思非常不定,所以他找到了自己的軍師兼老師賈詡,想從賈詡這裡找尋一些內心的安慰;
晌午賈詡府中
依然是非常簡單的一些陳設,與當時長安的賈府所不一樣的是院中賈詡種的各種綠植,讓人置身其中不免會感到一種綠意盎然,勃勃生機之感;
“老師家中為何種植那麼多花草,辯記得當時在長安老師府中並未見過老師的這種雅好”
此刻的劉辯對賈詡的稱呼改成了老師,自稱也改成了辯(劉辯以前是皇帝,他是沒有字的),從這點充分暴露了劉辯此時想要從賈詡身上找到某種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寄托;
“當初身處無望之地,自無心栽種希望之種”
賈詡說完後,劉辯好像聽懂了些什麼,又好像沒有聽懂,便開口問道
“老師是說洛陽有希望?還是說老師在洛陽感動了希望?”
“殿下此刻心事太重,以無法對局勢做成正確的判斷;既然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不如不做判斷,先去找尋內心想要的東西,在殿下找到之前,詡會替殿下守好洛陽的”
賈詡看出了劉辯的情緒非常不穩定,也感到了劉辯此刻身上時而害怕,時而激動的情緒,在大事來臨前,作為決策者的這種情緒是非常影響戰局的,往往一場戰局的最後勝利和失敗很大程度都取決於決策者的臨危不亂和處事果決;
賈詡刻意沒有喊劉辯為主公,而是喊劉辯為殿下,就是在提醒此時的劉辯應該認清自己的身份是決策者,賈詡也知道對於一個剛剛16歲的青年來說,這太難了,
不是哪個人都具備這種能力的,往往這種能力很多都是天生的,靠後天很難補足,不過賈詡覺得讓劉辯此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應該會讓劉辯的情緒和心智回歸;
其實就連劉辯自己都感覺到了自己的各種複雜和負麵的情緒,有時候在巨大的壓力麵前,而且是關乎未來生死這種問題上,真的很難說讓人完全理性,沒有任何壓力,畢竟人不是機器;
劉辯閉上了眼,做了一個深呼吸,他的理性告訴自己,現在自己與其瞎指揮一起,不如信任前方的將領;
劉辯在回憶自己這些天遇到的人和事,在想自己內心中現在,此時此刻最想做什麼,這時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一個人的影子,那個一席綠色綾羅像精靈一般的女子,那個自己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子,卻是此刻內心告訴自己最想見的人
(s這兩天白天一直都在忙,都是夜裡更新的,基本保持每天更新兩章左右,今天本來想早點更新,無奈還是到了夜裡才有時間寫,明天白天終於有時間可以寫了,造幣總廠明天白天應該可以多寫一些;
造幣總廠在此感謝投推薦票的書友大大們和打賞、關注本書的朋友們,用郭德綱的話說你們是造幣總廠的衣食父母,在任何時代都是沒有君子養不了藝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