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
曆史總是讓人想到的是迷,想要知道真相。
萬界之中的帝王將相自然也不例外,對於他們而言通過去武珊珊這位千年之後的人了解未年。
他們可以避免一些錯誤,正如漢武帝劉徹所言。
武珊珊思考一下後,說道:“這段曆史太詭異,如果說除了漢武帝陛下自身年老變得生性多疑外,很難讓人不懷疑有人在謀劃奪位之爭。
隻是陛下在臨終時托孤殺了劉弗陵的生母,或許讓某些人計劃落空。”
武珊珊點破一點,漢武帝劉徹心裡各種猜測打了幾回。
武珊珊:“我給你個建議,太子早點繼位,你年老後當個太上皇不好嘛?”
漢武帝劉徹沉默不語,萬界之中不怕事大的皇帝調侃:“武帝若是早些退位,也許悲劇可以避免。”
“後世多數人認為,你與大唐李隆基一樣就是活的太久,隻是兩者區彆你幡然醒悟,下輪台詔罪己。”
武珊珊的話,讓一眾帝王心裡打顫,他們怕自己也會犯類似的錯誤,也重新考慮權力問題。
沉默一會兒,漢武帝還是鼓起勇氣問:“還望告知真相,朕不勝感激。”說完打賞了一對玉如意。
“哎……。”武珊珊不由得歎口氣,接著說道:“其實在後世也有人排了個太子榜或叫意難平的榜單,劉據赫然在榜而且排進前五。”
“這麼說在曆史上也有十大太子榜單了?”漢武帝問道。吃瓜不能隻讓萬界眾人吃大漢的瓜吧?
之前已經有一個太子的瓜讓萬界吃到了,唐太宗嫡長子李承乾,這瓜吃得夠大。
武珊珊此言,各朝各代的太子多少有些緊張,不會有我吧。
更勁爆的是武珊珊下句:
“意難平,唐朝太子差不多占一半,十大太子,唐朝差不多三,四位上榜了。”
唐朝太宗李世民:“吃瓜又吃到唐朝頭上,這又是怎麼回事?”
唐高宗:“這怎麼可能?”那個叫心態崩了。
其它唐朝皇帝也好不到哪裡去,至於一些朝代帝王心思差不多。
漢武帝劉徹的話還是讓武珊珊之言回到正題上,“武姑娘,還請回答朕之前的話題。”
“不好意思,有點意難平,那還是回歸正題吧。”武珊珊有點失神。
稍後,武珊珊這才娓娓道來:“劉據,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嫡長子,漢宣帝劉詢祖父,母為皇後衛子夫。
元狩元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七歲,深得武帝喜愛。
為其建博望苑,得以交結賓客,從其所好故多有以異端進者。
什麼是異端者?自從漢武帝接受董舒卿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家”時,武帝認為不妥改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有些登鼻子上臉,不知天高地厚了。
做為一個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儲君,必須博覽群書,諧子百家均應當涉獵。
這就造成曆史上同為被陷害的秦朝公子扶蘇與漢太子劉據兩個人截然相反的的做法。
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又一個子不類我,那些心懷不軌的人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北宋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記載道: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寬厚仁慈的劉據也吸引了同樣寬仁的大臣們,但也正因此他招來了其他大臣的反對,最終反對他的大臣中的代表江充將其害死。
武帝末,衛後寵衰,時江充用事與太子及衛氏有隙,遂借巫蠱事至太子宮掘蠱,聲稱得桐木人。
江充等人正是利用老年的劉徹迷信且多疑,故而達成構陷太子劉據的目的。
太子無以自明,乃於征和二年七月,矯節捕殺江充又發賓客士卒與丞相劉屈氂等戰長安市內,兵敗亡匿為吏發覺圍捕被迫自殺。
後田千秋為其訟冤,武帝乃族滅江充家,作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其孫漢宣帝劉詢繼位追諡曰“戾”。
天幕中視頻播放一段漢武大帝影視剪輯片段:
“好極了,你們構陷太子,還被朕封侯,這一開始就是一個針對朕和太子的陰謀,你們讓朕老年喪子,朕定要為據兒報仇,誅殺爾等,夷滅三族!”
視頻中憤怒的漢武帝隱忍,怒而不動聲色,很快采取行動。
而田千秋勸武帝:“陛下,斷不可對李妃動手啊,那李廣利還領兵在外呢。”
“那又如何,據兒決不可以枉死,朕要為據兒報仇!傳旨但凡參與構陷太子的夷三族!”
“朕什麼都料到,卻沒有料到人可以無恥到這樣的地步,李廣利這哪是攻打匈奴,這是拿七萬漢家子弟命在賭,他這是要攻下漠北匈奴王庭,自立為王!
他這是想與大漢朝廷分庭抗禮!可憐我七萬大漢兒郎啊,被李廣利斷送了。”
這段視頻絕對炸裂,沒有把武帝之前的皇帝們給氣暈了。
幕後的林楓也沒閒著,一直與網友討論巫蠱之禍,各種假設,猜測都有,彈幕也隨之出現在萬界天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