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能找出造墓的人,就能推測出墓裡麵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劍陣了。”我說道。
“問題是,現在根本查不出這座墓是誰造的。”顏院長說道。
“能布下這等劍陣的,一定是劍道高手。而大唐雖然劍道百花齊放,但最有名的卻隻有三個人。”
這三個人,一個便是墓主裴旻,另外兩個是李白和公孫大娘。
而在野史逸聞中,李白的劍法正是由裴旻所傳。
“你的意思是,裴旻墓中的劍陣出自詩仙李太白的手筆?”顏院長問道。
“八九不離十。”
“荒謬,簡直一派胡言。先不說李青蓮到底會不會劍法,師從於裴旻更是無稽之談。”
先前在文昌書院開會時便與我起爭執那位老儒生,聽見我的推論後立刻開始反駁。
他一開口,我立刻閉嘴。
“秦玦,野史不足取信,除非你還有彆的證據。”顏院長有些為難的說道。
“北風行就是證據。”我說道。
“北風行?”
見顏院長一時沒有醒悟過來,我開口念誦起了北風行全篇詩文。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複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念完我說道“世人都以為這首樂府詩,是李白感悟邊塞之苦戰爭之罪所寫,其實並不是,這首詩通篇就寫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裴旻。”
“你怎麼知道這首詩是寫給劍聖的?”一直沉默著沒有說話的沈若羽突然問道。
“還記得歐陽教授講的那節課,她一共說了三個裴劍聖的小故事,劍畫合一,裴旻射虎,射殺蛛怪。詩裡所寫的‘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就是在暗指他射殺蛛怪這件事。”
關於裴旻射殺蛛怪的故事,傳說是這樣的
相傳裴旻在深山中行走時,遇到了車輪一樣的大蜘蛛。
大蜘蛛一看到裴旻,立刻吐出蛛絲,像一張漁網一樣,差點把裴旻給纏住。
裴旻躲開後,立刻引弓射殺,並從蜘蛛網上的絲收藏起來。
當部下受傷的時候,他把蛛絲燒成灰塗抹上去,傷口瞬間就能愈合。
其實李白的這首詩,並不是隻有這一處在映射。
開篇所寫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也是在暗指他為裴旻下葬的事。
雪花指的是縞素,軒轅台乃是供奉祭品的地方。
我的話讓沈若羽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她對著顏院長說道“院長,我相信他的推斷。”
(不接受任何反駁,北風行這章真是神來之筆,天縱其思~~喜歡龍娘的朋友多多留言支持,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