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有九曲,山也隨著九曲排列分為三十六峰。
大王峰在第一曲,古漢城遺址也在第一曲,位於大王峰南麓和獅子峰之間的空曠平原地帶。
我和顏冰徒步前行,隨著熙熙攘攘的遊客來到大王峰下的儒道講學宮舊址。
這裡也有一座孔廟,曆史上不知多少學宮書院在此地紮根,為儒道在楚越之地的發揚傳承做出貢獻。
有了文昌孔廟的前車之鑒,我沒有進去祭拜孔聖,在門外等顏冰。
等她出來後,我們繼續登山。
畢竟不是凡人,我和顏冰的體力都是極好,僅僅用了半個時辰的光景,我們便來到武夷宮。
不出我的意料,今天的武夷宮為了迎接靈異科的到來閉館整修,不接待世俗遊客。
這令遊客有些意興闌珊,站在山道上頻頻拍照。
我和顏冰走險道繞行上山,從武夷宮的後山門進去。
武夷宮內長居道士十餘位,此刻也都早先接到通知規避,隻留下一位駐守的道長。
武夷宮屬於道家,也屬於佛家和儒家。
武夷山本身為三教勝地,這座由曆代朝廷冊封的宮殿也是三教不分家。
大殿空蕩蕩的,四周壁畫皆為後人所繪,描繪的無非是曆代朝廷祭祀武夷君的場景,神話傳說倒是不多。
這一點和彆的洞天福地有著截然不同之處,不止武夷山中神仙傳說極少,就連這個山神武夷君,道藏中都沒有相關記載。
揚名還是來自於漢武帝,說漢武帝曾派遣使者來到武夷山祭拜武夷君,用乾魚作為祭品。
除此之外,再無關於武夷君的正史描述。
到了宋朝的朱熹,更是直接說武夷君之名,著自漢世,祀以乾魚,不知果何神也。
意思也就是說,武夷君是純粹土生土長的山神。
大殿正中供奉著武夷君的神像,為一豐神俊秀的年輕男子,又不知出自何處。
顏冰進殿祭拜,取香燭點燃,插入香爐。
隨後,她彎腰行禮,虔誠的跪在蒲團上,磕了三顆響頭,起身取下一枚木刻銘牌放在神龕上。
銘牌上麵刻著一個孔字,是儒道靈異科人員的標識。
香火正常燃燒,沒有異常。
顏冰轉身走出大殿來到我身邊,問道“你也進去拜一拜武夷君吧。”
我想起宋玨的囑托,她要我以後無論去了什麼道觀廟宇都不要祭拜,如果誤闖進去,念一句鬼神冥冥,自思自量,迅速離開。
想到這裡,我說道“我不拜鬼神。”
說完又覺得不妥,我不該在武夷宮內當著武夷君的麵說這樣的話,於是遙遙對著武夷君躬身行禮,念道“鬼神冥冥,自思自量。”
哪知,我話音剛落,便聽轟然一聲巨響。
抬頭一看,武夷君的神像不知何故跌下了神龕,落在地上摔了個粉碎。
“……”顏冰。
“……”我。